乐读窝

区块链浪潮:连接技术与应用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区块链浪潮:连接技术与应用

第26章 区块链构建全新打车场景

书籍名:《区块链浪潮:连接技术与应用》    作者:贾英昊



26.1  打车行业发展现状


“互联网+打车”,通过提供一个信息化的管理通信平台,使得用户与出租车建立一个更精准的连接,实现用户和车主双赢:方便用户出行,减少车主空驶率。由于其优势,“互联网+打车”模式不仅变革传统的出租车经营方式,还为广大的私家车群体进入打车体系中提供渠道,诞生了如顺风车、快车、专车等打车模式,也造就了滴滴、快的等互联网企业。

为抢占用户市场,以打车为经营内容的互联网企业会选择两类策略:一是扩大车辆供给基数,让更多的出租车、私家车加入。二是通过补贴等手段刺激用户使用其产品,以达到扩大用户占有率的目的。这也是滴滴打败竞争对手成为打车行业龙头的两种重要手段,但同时为滴滴的发展埋下巨大隐患。

首先,滴滴一直存在安全隐患,但整改措施收效甚微,最终酿成一件件惨案。虽然滴滴开始进行整改,如下线顺风车业务,但是真正的整改措施是否能落地、措施是否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依然存疑。

其次,作为从“补贴大战”中走出来的打车企业,滴滴正通过涨价回收“补贴投入”。2014  年  1  月,滴滴拉开了补贴大战的序幕。这场补贴大战让全国人民记住滴滴、快的两家企业,也使消费者享受到了资本带来的福利。那段时间打车,快的补贴  8  元,滴滴就补贴  10  元;快的进而补贴  11  元;双方不断提高自己的补贴额度。对消费者而言,这是一场欢乐的降价活动;然而对两家企业而言,这却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谁都不愿意后退一步,因为一旦落败,过去所有的资本投入都将变成零。最终在  2015  年  2  月  14  日,种种原因之下,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随后,2016年8月1日,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这也就意味着在打车领域持续了多年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滴滴最终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霸主。此时,滴滴拥有了定价权,曾经企业不计成本肆意补贴的行为,最终要由后期消费者的高额支出来偿还。

应对“毒”角兽之恶,人们有何良策?近几年大家热议的区块链技术,恰好可以形成一种新的商业形态。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第一、区块链可以把对人的信任,转化为对机器的信任;

第二、区块链可以重塑用户与平台的关系,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理念。



26.2  对策一——安全性问题


大家使用滴滴打车,一方面是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这个打车平台有着基本的信任,能够把自身安全寄托在平台上。然而乐清事件之后,大家对滴滴的可信性打了大大的问号。

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给交易双方解决信任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思路。区块链技术可使交易过程被记录在一个无法被篡改的系统之中。司机可以将身份信息、车辆所处位置、价格以及乘客评价等信息上传到区块链上,乘客根据司机信息进行筛选,找到与自己需求匹配的、更为可靠的司机。全网所有的节点都可以对整个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校验、认证,一起维护整个信任的环境。

这时候,人们对平台的信任,本是基于平台之前的商业历史;而通过区块链技术,人们对新型打车系统的信任,是基于整个系统无法篡改、共同维护的特性,这就相当于把对巨头的信任,转变为对机器的信任。用户与系统的关系由此改变。

由于区块链中的每一笔交易都完全透明且无法更改,用户可以随时追溯任何交易信息。如果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一个奖惩系统,使司机和乘客互相打分,并且有相关的申诉功能,同时通过社区投票来确定该行为是否合理,来杜绝恶意评价行为。这在滴滴的评价系统上更进一步。

乐清事件发生前,该司机已经出现过对乘客不利的恶意行为,并且乘客已经将该行为投诉到了滴滴平台。然而滴滴由于上文提及的种种原因,反应很慢,并没有及时将信息公布出来。而在区块链网络中,如果该乘客将所述信息上传至区块链上,那么该乘客在打车时,将及时发现司机的过往记录,也就不会选择乘坐该司机的车辆,进而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通过将上文所说的一系列信息进行上链,经过验证并被永久存储,来建立一个无法篡改的可查询信息系统,这本质上是降低了信息的壁垒、增加了犯罪的成本。再加上政府监管力量的加入,相信在将来,恶性犯罪事件会越来越少。



26.3  对策二——补贴大战


打车作为典型的双边市场,同时又具有物理空间的约束,每多一个乘客和每多一位司机加入到网络中,都会带来整体效率的提升(接单更快了、空驶情况更少了)。因此,理想状态下一个垄断化的平台,是实现社会整体效率最大化的最佳选择。这就是打车领域发生补贴大战的逻辑前提。为了得到未来长期的垄断利益,前期各大平台会通过各种方法去剔除竞争对手,“补贴烧钱”就是一种做法。方法带来不少弊端,但各资本方依然乐此不疲,因为一旦在补贴大战中胜出,占据垄断市场,资本方将获得丰厚的利润。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虽然在补贴大战的时候享受了一波资本带来的福利,但是战争过后却需要消费者来收拾残局,比如滴滴的加价等行为。补贴大战一方面对市场秩序和规则造成破坏,一方面也给用户带了后期的价格压力。归根到底,补贴大战是提前消耗后期利润的短视行为。

那企业是否有可能在吸引消费者的同时,获得良性发展,与消费者形成共赢的局面呢?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思路。

区块链可以重塑用户和平台之间的关系,让用户从消费者的角色转变为平台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共存的角色。通过发放  Token,消费者的利益跟平台的发展直接绑定,让消费者更有动力去帮平台推广,消费者在口碑传播的同时,更是在给自己获利做铺垫。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乘客和司机在接入平台服务时,可以获得Token,而且加入越早的乘客和司机获得的Token越多,Token的持有者将享受到未来平台规模化带来的红利。后期加入的用户也可以通过拉新用户等方式获取更多的  Token。在整个过程中,Token  的总量和发行机制以及相关的奖惩措施均由区块链保证公开透明,即便是之后成长为垄断平台的巨头也无法篡改。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区块链构建了一个可信的价值网络,从而解决在价值交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基于可信的区块链网络,可以大幅度提高应用市场的效率,并且实现价值的合理分配。相较于其他领域在区块链上的应用,打车服务非常符合  P2P、标准化、网络增益效应等“链化”特点,易于实现数字化、链上交易。若司机把乘客从  A  点送到  B  点,通过  GPS  自动计算打车路程与时间,通过链上公开透明的计费系统,乘客通过链上账户智能合约实现自动转账,将打车服务的价值百分之百还原给每个参与的普通大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互联网”。打车等行业,天然地适用于应用区块链技术。

展望将来,区块链使得整个生产关系发生变革,加速企业的成长和创新。在推广和竞争初期,团队不再需要花费巨额融资在市场推广和补贴中,而是可以将资金和人才用到技术研发和产品打造上,用户在选择平台时眼光也更加长远,选择长期合作的伙伴。区块链真正重塑了用户与平台的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而在目前,我们同时需承认  Token  机制的应用可能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一方面如果涉及  Token  与发币之间的兑换,法律层面上目前仍不可行;另一方面,Token  对于大部分司机、乘客来说,仍是陌生事物,市场的教育、推广需耗费一定成本。打车场景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仍有待从实践中解决问题。

总体而言,区块链技术在打车行业必将获得落地应用。而随着区块链技术越来越成熟,监管体系越来越完善,无论是为保障用户安全,还是为“补贴大战”提供另一种思路,区块链都将带来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相信市场上的“毒”角兽会越来越少,真正的独角兽企业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