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马云创业实录 : 给创业者的17堂课

乐读窝 > 传记回忆 > 马云创业实录 : 给创业者的17堂课

Part 4 像恋爱一样保持激情

书籍名:《马云创业实录 : 给创业者的17堂课》    作者:马云



1

成功者就是一个疯子

有人说,我的公司是一个疯子公司,我承认。他们说中国99%的公司都不是像你这样的。我觉得我们愿意做1%,因为成功的人都是1%。

哈佛曾有人认为在那个时代中国不可能有公司考核价值观和使命观,后来他受我之邀来到中国,到我们的公司来感受。后来他说,我来之前觉得马云是个疯子,来之后发现你果然是个疯子。疯人院里的人是不相信自己是疯子的,他们相信外面的人是疯子。

我希望在我们公司里面能够形成一种企业的“belief”。有一批优秀的同事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不断地创造价值。加入我公司的人我不能保证100%,但是我希望有70%的人坚信我们可以让中小企业生存、成长和发展。我们坚信年轻人到我们的公司走的是正道。

——摘自《马云:CEO的本事就是会用别人的脑袋》

背景分析

马云如同一位教父,今天随着阿里巴巴的声名远播,愈来愈多的人知道了马云的梦想:做一个中国人办的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做一个世界十大网站之一,做一个102年的企业!

今天人们听到这些豪言壮语,已经不觉新奇。因为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站之一,已经成为世界十大网站之一。但是10年前,当马云在长城上喊出这个口号时,当马云向十几个创始人一遍又一遍地宣讲这个梦想时,又有多少人相信?又有多少人不把这当成狂语疯话?马云的确是兜售未来的高手,但他不是兜售空头支票的骗子。

2003年马云在接受《财富人生访谈》时说:“被看作骗子的时候也是有的——我们刚好可能是中国最早做互联网的,1995年中国还没有联通互联网时,我们已经成立一家公司开始做了。人家觉得你在讲述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而且我自己学的不是计算机,我对电脑几乎是不懂的,所以一个不懂电脑的人告诉别人,有着这么一个神秘的网络,大家听晕了,我也说疯了,最后有些人认为我是个骗子。我记得第一次上中央电视台是1995年,有个编导跟一个记者说,这个人看上去就不像是一个好人!

“那时候我在拼命地推广互联网,在最疯狂的时候大家开始‘烧钱’。别人一定会认为:做电子商务的人只会烧钱,不会干事,所以那时候被当作疯子。

“现在是傻子——这两年你看我们非常执着,我们在做这个公司的时候,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的。我永远只在乎我的客户怎么看,只在乎我的员工怎么看,其他人讲的我都不听。所以人家说你这个人特傻,人家都转型了,你为什么不转型?!”

2003年,对马云的形容有了一个新词汇——“三子登科”,这源于马云的自我形容:8年前开始做这个商务网站的时候,别人说你是骗子;5年前拼命烧钱的时候,是疯子;现在如果还在做这个电子商务网,那是傻子。

这似乎正好是马云创业历程的三部曲——骗子、疯子、傻子,看起来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角色,但是,贯穿下来,有一点是没变的,那就是马云的目标:让商人通过阿里巴巴做生意。正如王石回答“为什么要登山”一样,他说:“因为山在那儿。”

不管创业路上是否当过骗子——被人误解,当过疯子——狂热的激情,当过傻子——执着,最关键的是,你的目标是否清晰。正如马云所说的,创业者都是疯疯癫癫多一点儿,这种疯癫,正是来自于一种理想主义的、最具智慧的激情。

拓展透析

创业的过程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没有无与伦比的创业精神,没有坚强执着的理想主义激情作为支撑,创业者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唯有保持持久的激情,甚至有点疯疯癫癫的执着,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毕业于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西安陆军学院的孙广信曾任乌鲁木齐陆军学院教官。1989年转业后,孙广信创办乌鲁木齐广汇工贸实业有限公司,现任新疆广汇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新疆广汇石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孙广信身上,你仍可感受到军人的正气和部队军官的睿智。他曾说:“对军人来说,没有拿不下来的山头,没有不敢啃的硬骨头。作战时只有攻其最弱,才会取得胜利。无论商场还是战场都是一样。”从军10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孙广信坦言这种理念成为贯穿他所创办企业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

想起自己的创业史,孙广信感慨万千:“我的将军梦没有实现,我抱怨过、失落过,可是我在商场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10年的军人生活。”孙广信认为,他的成功并不是靠运气,他说过,自古以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有一分努力才能得一分回报。

1990年年初,孙广信刚刚在新疆办起企业,还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那时候新疆有一个传统的观念,就是不能和民营企业打交道,孙广信发誓:“我一定要用三年的时间,让新疆接纳我。”在这样一种强烈、坚定信念的支撑下,孙广信获得了成功,赚到了大漠里的第一桶金。

激情创造事业,事业激发激情,没有激情的创业就是没有效率的创业。当你浑身充满激情地为自己创业时,你会感到浑身充满力量,总有使不完的劲儿;你发现你的大脑是如此地聪明,你有那么多的智慧;你废寝忘食,你发现你的效率是如此地高。这一切,都源于你的激情。

英特尔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安迪·格鲁夫在其著作《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一书中说:“这是偏执狂才能成功的时代,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他表示,只要涉及企业管理,他就坚信偏执万岁。企业的繁荣之中孕育着毁灭的种子,你的企业越成功,注视着的人就越多,他们把你的生意一刀一刀地割下,直至最后一无所剩。作为一名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以偏执狂的姿态去思考任何事情,进而击败对手。

不可否认,创业者要想取得成功,是需要一点儿“疯狂”的。这种疯狂代表的是一种大胆的想象、坚定的忘我和专注的执着。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热爱的事业上,最终利用聚焦原则把能量发挥到最大,取得的效果也会最佳。马云的疯狂无疑就是这种,这也是年轻的创业者应该从马云身上学习的一点。

2

野心决定你的未来

奋斗的动力是什么?不是财富。我是商业公司,对钱很喜欢,但我用不了,我不攒钱,我没有多少钱。从大的方面说,我真的就想做一家大的世界级公司,我看到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于是我就想做一家。

如果我早生10年,或是晚生10年,那么我都不会有互联网这个机会,是时代给了我这个机会。在制造业时代,在电子工业时代,中国或多或少都错过了一些机会,而信息时代中国人有机会,我们刚巧碰到这个机会,我一定要做,不管别人如何说,我都要做下去。我觉得中国可以有进入500强的企业,我们学得快,在这个过程中,勇者胜,智者胜。

从小的方面说,既然出来了,那么就得做下去。89元的工资我也拿过,再过10年,可能我连平均生活水平都达不到。我不喜欢玩儿,有人为了权力,有人为了钱,但我没有这种心态。
说实话,为自己,为这个国家,为这个产业,一个伟大的将军,不是体现在冲锋陷阵的时候,而是体现在撤退的时候。网络不行的时候我真正体会到了如何做企业,2000年以前,我没有做企业的感觉,而现在我觉得自己是在做企业,而不是做生意。

——摘自《马云:2002年接受采访的讲话》

背景分析

2000年可能是马云心理状态的一个转折点,他说,2000年以前,只有做生意的感觉,2000年以后,找到了做企业的感觉。这其中的变化,就源自于驱动力的变化,他的动力不再是钱,而是一种理念。2002年的时候,马云的心理状态又有了新的变化,他开始体会到大时代的变迁,在工业制造时代、电子工业时代,中国没有抓住机会,而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时代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马云承认自己对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野心,他认为拥有野心、梦想与激情,并能永不放弃,就一定不会失败。

阿里巴巴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让很多人对马云有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对此马云却很从容。有一次马云去日本参观访问,回来后感慨地说道:“我去年在日本被当众敲一闷棍,忽然对钱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了。我去日本参观了一家企业叫拓板公司,我和他们老板交流:‘去年赚了多少啊?’‘220亿。’我说:‘噢,220亿日元。’他们说:‘不,是美元。’这才叫作钱,我们只做了一两亿人民币就牛起来了,距离太远了。拓板公司是百年企业,我们公司员工平均年龄是27岁,再给我们20年时间,我们也可以了。世界500强企业哪家营业收入不是70亿、80亿美元?我们闭嘴!慢慢来。中国今天的企业要有远大的理想,也会有这一天,如果没有理想那就很难了。今天我们说赚了1000万、2000万,我觉得丢脸。”

“进入世界互联网企业前三强,进入世界500强,每年赚100亿美元”,这是马云的野心,因此马云不满足于一时的成就,看淡金钱,只为更大的目标。

拓展透析

诚如马云所言:小虾米一定要有个鲨鱼梦。希望越大,责任就越大,动力也就越大。既有高远志向,又要有切实的努力过程,这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现实社会中的很多人都在立志,但是不敢立大志,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

其实我们应当坚信:志当存高远,要立志就要立大志。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有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够实现它。

没有野心,就没有进取心,野心和想象力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基础。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作品《企业家的精神》中说道:“一个人如果要成为企业家,就必须不断创新、创新、再创新。而创新来自于不停的进取,进取心则来自于野心。野心让人冒险,冒险带来创新。”

法国一位大富翁在弥留之际写了一个遗嘱:我曾经是一个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留下,谁若能猜出“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他将得到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郎,这是揭开贫穷之谜的奖金,也是我在天堂给予他的欢呼与掌声。

遗嘱刊出之后,有48561个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绝大部分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又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还有的人说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是相貌漂亮,是名牌衣服,是家世等。

在这位富翁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他在银行内的私人保险箱,公开了他的致富秘诀: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

在所有人当中,有一位年仅9岁的女孩猜对了。

为什么只有这位9岁的女孩想到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她在接受100万法郎的颁奖之日说:“每次,我姐姐把她11岁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事实上,野心正是一种创业的美德。成功者拥有目标和野心,并且下定决心,相信自己会做到。他们以切实的行动、谨慎的规划及不懈的努力而得到想要的结果。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迪安·斯曼特说:“‘野心’是人类行为的推动力,人类通过拥有‘野心’,可以有力量攫取更多的资源。”

可以说,目标和野心是信念、志向的具体化,是步入成功殿堂的源泉。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并不重要,一个人将来想获得什么成就才最重要。有了目标和野心,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

3

把激情套现

马云:谢谢董冰。我简单一点儿,3个问题,第一,为什么是电动车?第二,为什么是苏州?还有组织员工学习3个小时你在学什么?

董冰:为什么我选择了电动车。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因为这个行业被打压,是完全依靠市场推动力发展支撑的,现在我已经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消息,政府马上解禁了,证明它顽强的生命力已经迫使一些地方政府不得不让路了。真正有市场生命力的东西一定不是靠扶持起来的,而是靠市场需求生存的,再加上我们的技术能够深入到这个行业,所以我选择了电动车这个行业。

第二,我为什么选择苏州。有两个理由,第一是因为苏州的电动车保有率非常高,如果我在苏州做不成功,证明我无能。第二是因为我在苏州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关系,如果我能做成功,就说明我们的模式能够复制到全国。

第三,3个小时学什么。我以我的团队为荣誉,为骄傲,但是不得不告诉大家,我们所有人,除了我以外平均学历只有初中。很多人十几年以前来自于安徽的大山沟里,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要求我的店长在很短时间内培养起来人,如经过十天左右的培训,他已经能够做到抬头挺胸,穿着我们的工作服走进五星级宾馆的大门。这就是我们的培训。我们让所有的人以这个为荣,只有这样才能做强做大。

马云:董冰,我非常感慨,你这样的项目是《赢在中国》更需要倡导的,点点滴滴做起一个小店,小企业要有远大的理想,我看到了这个远大的理想。

但是我觉得你的激情也不错,我的建议是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而激情不能受伤害。

尤其你的员工在上班非常累的情况下,要再学习3个小时,这很好,但是一个人的体力会消耗掉的,学习无处不在,要从听、从看、从刻苦中学习,你要在这儿做调整。

——摘自《马云:〈赢在中国〉点评》

背景分析

阿里巴巴的创立是从十几个有激情、有理想的年轻人开始的,他们怀抱着创建一家伟大公司的梦想聚集到了一起。年轻的团队容易产生激情,但是更容易因为挫折而失去激情,尤其是一件从未有人做过的事,其难度将会更大,将会有很多从未想到过的、出乎意料的困难,而显然,如果没有持久的激情,在这些困难面前,退却是很容易的事。

马云一直认为,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赚钱的。阿里巴巴企业文化中关于“激情”的阐述是:乐观向上,永不言弃;对公司、工作和同事充满热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不断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寻求突破;不计得失,全身心投入;始终以乐观主义的精神影响同事和团队。

阿里巴巴内部经常会出现“裸奔”的场景,这是阿里巴巴的员工在用特别的方式庆祝业绩上的提升,展现自己的工作激情。一次,在淘宝交易额超过目标值时,某部门雇员在部门经理的带领下愉快“裸”奔,男生脱掉上衣,甚至只剩下一条裤衩。一位“销售冠军”在一个寒冷的冬日跳下了西湖,因为他和马云以年终业绩打赌,而他差之毫厘失败了。

每次阿里巴巴举行宴会等活动,总能看到管理层的人“群魔乱舞”,但同时员工的情绪也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有一次在阿里巴巴的庆功会上,马云一会儿扮成维吾尔族姑娘,一会儿又扮成江南小城的普通渔夫;而阿里巴巴的首席财务官蔡崇信,这个被认为不好说话、极其严肃的人,曾穿上女人的丝袜,在众目睽睽下跳起缠绵的钢管舞……

马云说:“激情来得快,去得更快。你可以失败,但你不能放弃。激情是可以传递的。这样一来,整个公司的氛围就变好了。”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员工靠着这种在外人看来近乎疯狂的激情,形成了强有力的团队凝聚力,大家向着共同的目标大踏步向前。

拓展透析

有人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到同一个池子里,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开始的时候,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它试了每一个角落,每一次都用尽全力,但每次都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甚至浑身破裂出血。鲨鱼的激情持续了很久,可每当玻璃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精疲力竭的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再后来,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完全没有反应,每天仍然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激情。

激情来自于人们对事物的强烈兴趣,创业者的激情包括对事业的激情、对人的激情和对企业目标的激情。激情是催人奋发的力量,它能点燃我们创业所需的生生不息的动力。在对成功的追求上,我们不仅需要激情,还必须把这种激情坚持下来,坚持到最后。

已经创立三十多年的软银投资过约800家互联网中小企业,在过去10年中的投资回报率达9倍之多,是网络行业中全球投资回报最高的企业。孙正义说他投资的互联网企业中有100家破产了,但是绝大多数生存了下来,相当一部分更是如阿里巴巴、雅虎等取得了超级成功。在他看来,成功的企业与失败的企业相比,除了一部分运气以外,主要的区别在于管理层是否具有创业激情。那些成功的企业凭借创业激情,总是能够吸引人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渡过难关。

孙正义的这一看法,也是他自己创业以及支持他人创业的经验之谈。他说,自己创业的方式是先有激情,然后设立愿景,最后确立战略。他现在的目标是成立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亚洲第一的互联网企业。这个行业的技术变迁是如此之快,几乎无法预知将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变革,但是他用激情、意志不断挑战自己,终于带来了累累硕果。

有些人刚创业的时候激情万丈,可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遭遇打击的时候就立即萎靡不振了。这种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将激情延续下去才能点燃成功的火焰。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能有虎虎生威的干劲,才能有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也才能有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方法。

创业者的激情一般都来自挑战,大多数创业者总是乐于寻求富有意义的挑战,希望做的事情能够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从而令自己充满激情。如果希望将激情永久地保持下去,就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在一次次应对危机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竞争与挑战中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