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重新定义增长:无重塑世界经济的新发展模式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重新定义增长:无重塑世界经济的新发展模式

越发展越贫穷?

书籍名:《重新定义增长:无重塑世界经济的新发展模式》    作者:马丁.R.斯塔奇



也许1985年会被标记为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分水岭。这一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GDP开始与劳动收入、收入分配和自然资本等关乎人类福祉的其他指标出现分歧,也是这一年,人们希望通过努力开发出能够指引经济发展的新罗盘,并协调隐藏在数字背后的两股大趋势——一边是惊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另一边是巨大的环境损耗。更让人惴惴不安的是,这些努力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如果将自然资本计算在内,实质性增长毫无活力可言,其远远低于GDP增长的速度。那么这个结论意义何在?如果实质性增长的速度低于人们的预期,那么也就意味着当前的经济增长引擎并没有人们预期中的那般成功。这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指标:

•  IWI(包容性财富指数)的工作由联合国环境署支持、多位著名经济学家牵头,旨在衡量长期的可持续财富。这里所定义的财富是一个国家的实际资本总额,具体包括生产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增长则是实际资本总额的提升。其背后的逻辑是决定一个国家人口未来福祉的是国家资本总额的管理与发展,而不是当下的收入水平(GDP的测量数据)。在最新的IWI报告中,全球140个国家在1990年至2010年的包容性财富增幅仅为32%,而同期GDP的涨幅为187%,这一分析结果令人担忧。根据IWI的数据,如果将环境破坏成本计算在内,那么有82个国家的人均包容性财富在下降,因为自然资本的损耗速度高于其他资本的积累速度。而且,有很多环境问题还没有计入IWI的数据分析中,也就是说,这一分析本身还没有充分反映自然资本的破坏程度。

•  GPI(真实发展指数)从GDP增长出发,将各种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考虑在内,最终得出真实的增长水平。1990年至2005年,全球范围内的GPI增长接近于零。虽然各个区域的发展变化存在细节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GDP与GPI的差距越来越大。

•  在2013年,TEEB研究团队以及英国Trucost咨询公司共同承担了一项艰巨任务——计算全球各类主要生态系统中遭到破坏的自然资本的总成本。最终计算出的总成本已经高出全球GDP的13%——数字本身已经如此巨大,而且按照目前的发展路径,这一数字还会继续增长。研究人员又将这一成本与采掘行业、粗加工行业(损耗自然资本的重要主体)的规模和利润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如果将环境破坏成本计算在内,那么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处于赢利状态,一个都没有!这就指明了全球经济中心的问题与风险。在能源行业中,近些年有很多关于高估化石能源资产的讨论(所谓的“碳泡沫”问题)。而根据Trucost咨询公司的分析,“环境泡沫”比“碳泡沫”还要大2~3倍。

上述的这些测算方法当然存在争议——GDP也是一样,但是这些分析都得出了一个令人无法回避的结论:GDP已经不再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创造财富的首要指标,在GDP保持正增长的背后,一个不太乐观的景象正在慢慢显露出来。人类当前测算的GDP增长也许只是透支未来所得到的结果,而并非真正的进步与增长。真实的经济发展速度可能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迅速,甚至在某些国家已经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倒退。人类是不是真的越发展越贫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