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重新定义增长:无重塑世界经济的新发展模式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重新定义增长:无重塑世界经济的新发展模式

对经济的影响

书籍名:《重新定义增长:无重塑世界经济的新发展模式》    作者:马丁.R.斯塔奇



为了将这一前景具体化,作者将其与欧洲经济相结合,以交通出行、食品和住房系统为例进行说明。我们与一支学术团队合作,对其中的经济与环境影响进行了建模计算,最后得到的结果令人震惊:如果前景得以实现,与当前发展路径相比,欧洲的GDP到2030年还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7%。当然,对大规模的经济变革建模,其中必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即使选择的测算因素有不完美之处,最终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大体方向,即大规模的正面效应。另外,这一分析结果也确实符合常理:如果新技术得到利用,政策得到完善,那么改革成本自然会降低,也将使当前各大经济领域中的系统性浪费现象大大减少,这当然会带来重大的积极影响。而且,在基本生活需求领域,成本下降意味着欧洲家庭的收入增加,这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尤为明显。与此同时,建模分析显示,如果能确保升温幅度稳定在1.5C°~2C°,那么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50年将会下降83%,模型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就业状况会比当前模式下的情况更差。

再联想一下转型过程中,创新与变革为经济发展释放的活力:净正面产品、高价值材料库、低排放的出行与食品系统——在重大价值链中,也存在减少浪费的巨大契机。与企业高管们展开讨论时,作者团队时常会以“精益生产”做类比。丰田公司率先在其生产与供应链中做出改革,将重心从“逐步降低成本”转移至“消除所有浪费”,这种全新的管理视角也带来了全新的改良机遇,公司上下围绕着全新的规范展开创新,产品性能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精益生产”推动丰田公司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盈利最丰的汽车制造商之一,这一理念也成了制造业的新标杆。作者认为,“净正面”原则也同样清晰明确、简洁有力,同样有潜力推动巨大的创新浪潮。

更深入探究发现,递增性原则意味着全球经济将会走上新的发展轨道——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共同繁荣。这里必须明确一点,人类社会至今仍未走上这样的轨道。资本递增的新原则意味着人类有机会摆脱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困境,即经济发展越成功,人类寿命越长,子孙后代越多,环境破坏越严重,社会发展成果越畸形。在当前损耗资源的模式中,人类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增长。而递增性经济则是有益资源的模式,经济发展越好,子孙后代就越幸福,地球也越繁荣。

这一分析结果振奋人心。人类如何在继续积累财富的同时又做到不减损自然资本的生产效率?面对这个问题,当前模式未能解答,而新的发展模式则给出了答案。



技术变革——势在必行,仍需动力


人类已经卷入了一次全新的重大技术颠覆浪潮,并开启了一次全新的产业革命。这对于本书的讨论十分重要,要知道人类得以满足温饱、过上美好生活、持续发展经济,不是靠地球约束或者人口规模自动实现的。人类使用的技术、采用的运作系统决定了社会到底是贫弱还是繁荣。狩猎与采集模式下的经济系统供养了500万人口,农业系统供养了8亿人口,而工业化为50亿人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如果人口攀升至70亿,甚至110亿呢?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工业化是无法保证如此庞大的人口发展的。要想协调好人与地球的关系,我们迫切需要新技术系统的出现。这一情况让不少传统企业感到恐慌,也震慑了它们,但是新技术还是轰轰烈烈地到来了。转变背后的各类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智能手机、人工智能、3D打印、生物材料、量子计算、机器人、大数据、自动化……

技术颠覆改变了银行、通信和娱乐等信息领域,也将在未来20年中深刻改变经济的实体价值链。本书将会着眼于交通出行、食品和住房价值链,说明其中大部分环节都有多项重大创新技术、商业模式具有赢利潜力或者接近这一目标,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精准农业、3D打印建筑、廉价清洁能源、物联网等等,而且在未来5~10年这些技术能够解决当前很多棘手的问题,例如,外部效应、“搭便车”行为和滥用资源等等。思科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说道:“(技术变革的)影响将会比互联网革命强大不止五倍。”技术变革牵涉的利益巨大,因为这些价值链对于生活方式、就业状况、经济发展以及自然资本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