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差异优势:制造差异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差异优势:制造差异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2 掀掉限制你人生的帽子

书籍名:《差异优势:制造差异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作者:约翰·C.马克斯维尔



几年前,在约翰·C.马克斯维尔团队(John  C.  Maxwell  Team)举办的一次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名叫尼克·胡哲(Nick  Vujicic)。那次活动主要是对一些培训师和演说者进行培训和认证。保罗·马蒂内利(Paul  Martinelli),是约翰·C.马克斯维尔团队的主席,他邀请尼克发表演讲。

尼克的演讲鼓舞人心。他有着极好的心态,谈笑风生,热情洋溢,而且很有亲和力。尽管他才三十出头,但已经写了五本书,并得以出版,还参演了两部电影,在MV中也有表演,也曾亮相于奥普拉的节目,他演讲的听众数以亿计,而且来自世界各地,常常是大型的场馆座无虚席。

这还不够震撼、让人钦佩吗?如果你知道尼克没有胳膊也没有腿,你又有何感想呢?

尼克出生的时候就没有胳膊和腿,在成长过程中,他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他受过欺负,感到孤独。八岁的时候他甚至想过自杀。但是他坚韧不拔。他建立了信念,爱他的父母,渴望能够变得不同。他不允许身体上的局限限定自己。他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拥有的一切。在他的《人生不设限:我那好得不像话的生命体验》(Life  without  limits:Inspiration  for  a  ridiculously  good  life)一书中,尼克这样写道:

你的舒适区和梦想之间的地方,就是生活发生的所在。

——尼克·胡哲

海伦·凯勒在小的时候就失去了视力和听觉,但最后她成了知名的活动家和作家。她曾说过世上没有安全的生活这一回事。安全的生活根本就不存在……生活要么是一场大胆的冒险,要么什么都不是。风险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本身就是风险。你的舒适区和梦想之间的地方,就是生活发生的所在。那是高度紧张的地带,但也正是在这里你会发现自己。卡尔·瓦伦达(Karl  Wallenda),是美国具有传奇色彩高空走钢丝家族的一家之长,也如此表示,他曾说,生活就是在走钢丝,其他的一切就是在等待。

尼克认为他的目标就是对观众演讲,成为一个激励人心的演说家,尽管他没有经验,也没有资源,更没有受到任何邀请。他决定给一些学校打电话,提供演讲,主题涉及校园暴力、远大梦想和永不放弃。他遭到了五十二次拒绝,但在尝试第五十三次的时候,一所学校终于接受了,并且承诺付给他五十美元。他欣喜若狂。后来,他意识到,仅仅是去那所学校就要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尼克无所畏惧,把那笔钱给了他哥哥,让他哥哥开车送他到那里。结果尼克只对十位学生做了五分钟的演讲。来回花了五小时,只为了五分钟的演讲,他觉得自己就像个傻瓜。

但是接下来电话开始响个不停。一所接一所学校邀请他去分享他的故事。这样的请求越来越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今天,十多年以后,尼克一年就会收到三万五千次演讲的请求。

尼克建议人们要有远大的梦想,同时不妨冒点傻气。他说,如果我们任由这个世界定义我应该是谁,因为我的样子看起来很奇怪……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家伙就不会过上有所作为的生活;肯定的是,我也不可能有幽默感;可以肯定的是,他也不会热爱生活。我们会把这个世界上的人们模式化。所以,如果这个世界认为你还不够优秀,你要知道,这是一个谎言!再听听第二个观点吧!

认识你的价值,并增强你的能力

我希望成为给你第二个观点的那个人。我的观点是:你拥有很大的价值。你拥有很大的潜力。你不仅足够优秀,而且有能力变得更出色,在你的生活中实现更大的意义。尼克的一番话,我非常有共鸣,他说,如果上帝会起用一个没有胳膊和腿的人,让他成为上帝的手和脚,那么上帝就肯定会起用任何有意志力的心脏!

凯瑟琳·B.阿尔勒(Catherine  B.  Ahles),是公共关系学教授,同时还是马科姆社区学院(Macomb  Community  College)关系学院的副院长。她评论说:在我们二十来岁的时候,我们会花大部分时间去发现我们能做的成百上千的事。但是到我们渐趋成熟,步入三十岁的时候,我们开始发现永远都不可能做的事情。当我们四十不惑或者步入不惑之年以后,我们面对的挑战就是把这些综合起来——了解我们的能力,认识我们的局限,并做最好的自己。我认为她的建议非常有价值,但同时我也认为,我们不会因为人生的年龄阶段而受限。你可以在二十岁之前就开始把一些事情综合起来。即使已经过了四十岁,你仍然可以增强自己的能力。正如我在上一章中提到的,增强能力开始于发展自我认知。更明确的是,你需要开始认识到你人生的一顶顶帽子,并认识到哪些帽子是你不能掀掉的,哪些帽子是你可以掀掉的。

你掀不掉的帽子

我相信你可以过上没有限制的生活,你可以比你所想的走得更远、做得更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的生活就会没有限制。所有人都会受到限制,有些帽子是无法掀掉的。当尼克小的时候,他向上帝祈祷,希望他能长出胳膊和腿,但是显然,这一切都没有出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了解这些限制,然后去接受它们。但是他没有让这些限制约束自己的生活。想想你生活中必须了解和接受的那些限制:

出生的帽子

你无法控制自己的出生,你也无法使时光倒流,从而有机会改变这件事情。你能做的只有接受。

• 出生地点:你也许喜欢你出生的地方,也许不喜欢,这都无所谓,现状就是如此。

• 出生年月:有些人说,自己出生在了错误的时代,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出生在中世纪或者旧西部。他们也许感觉自己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但其实不然。听说过这句老话吗?“足下即所在。”那么,也可以这么说,现时即当下。你的出生恰逢其时。就我自己而言,我很满意自己的出生年月。如果让我出生在美国的拓荒时期,我想我自己恐怕无法生存。

• 出生的家庭:你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出生顺序、兄弟姐妹和自己的成长环境。不论好坏,你只能接受,你能做的,就是最大化地利用这些条件。

• 与生俱来的特质:你无法选择自己的基因组合、种族、骨质结构和身高。你想要灌篮,但是你的身高只有五英尺七英寸,怎么办?要么你选择另外一项运动,要么你就去培养斯伯特·韦伯(Spud  Webb)[7]那样的灌篮技能。人要学会适应。

如果你感到心灰意懒,那么请你想想尼克。他的身高只有三英尺三英寸,他只有一只脚,很小,上面还只有两根脚趾,但是他会游泳、钓鱼、绘画,而且每分钟可以打四十五个字。

生活的帽子

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生命,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会遭受事故,我们会得病,我们会失去自己所爱的人,我们会发现自己不具有实现梦想的智慧和技能。我把这些称为“生活的帽子”。

我父亲在六岁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对此他印象深刻。我想,他时时刻刻都铭记着这件事情。从他对待我们的母亲和他要求我们对待她的方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举个例子,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他总希望我们能刷锅洗碗。如果我们嘟嘟囔囔,他就会说:“我小的时候总是帮妈妈洗碗。”

失去母亲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在我六十多岁的时候,我失去了自己的母亲,至今我对她都难以忘怀。每个人都有这方面的经历,有些沉重一些,有些平淡一些,苦痛自知。

马克·吐温反复说过,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天就是你出生的那天和发现人生目的那天。实现人生目的的部分过程就在于了解那些你无法改变的限制因素,从而可以集中精力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实现人生目的的部分过程就在于了解那些你无法改变的限制因素,从而可以集中精力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你可以掀掉的帽子

尼克·胡哲说:“我认为,最大的诱惑就是感到安逸,觉得你已经搞定了地球上所有的事情,而且非常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太多人并没有像他们希望的那样变得成功,有所作为,过着充实满足的生活,我认为,这就是问题所在。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他们开发了自己的能力,没有新的高峰是他们可以攀越的。于是,他们安静了下来。然后他们变得安逸。

让我来告诉你,你还没有挖掘出自己的能力,没有达到自己的极限,我也没有。我想要活到七十岁,我将致力于在余下的四十五年里获得自我成长。如果我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我仍会为此感到惊喜。当然,也许你做得并不够好,但是只要你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尽力而为,你仍然会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感到惊喜。一开始,首先我们需要拿掉人们通常扣在自己头上的两种帽子。你需要掀掉人们扣在自己人生上的两大类帽子。

别人扣在你头上的帽子

第一种限制来源于别人扣在我们头上的帽子。关于这一点,我知道的最恰当的故事记录在《旧约全书》中。我所知道的,在基督教的《旧约全书》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最能说明问题。上帝告诉先知撒母耳说,他要去一个叫伯利恒的地方找叫杰西的一家,让他以神的名义指定杰西家其中的一个儿子作为以色列的下一任国王。

当撒母耳到了这个地方,找到了杰西,并告诉他让他把儿子们带来,因为他们中的一个将成为国王。我推测杰西和他的妻子一定高兴极了。他们一定在推测谁才是那个孩子。也许他们还会设想着先知的做法,当杰西把儿子们带来排着站好,当先知看到了他们最小的孩子伊莱亚斯的时候,他一定会想,他看起来就像是国王。但是伊莱亚斯并不是上帝指定的那个孩子,下一个、下下一个也都不是。先知看着七个儿子说:“他们都不是那个孩子,所有孩子都在这里了吗?”

其实,还有一个孩子,叫大卫。杰西认为那个孩子不是当国王的材料,所以并没有叫他过来。杰西想到了他所有的孩子,唯独没有想到大卫。杰西不相信大卫能做国王,他们派人去牧场从放羊的空地上把大卫唤过来,他们等着他来到这里。这个孩子出现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站着,身上又脏又臭,简直就是这个家里最不像国王的孩子。但是谁又能知道呢,也许大卫早知道先知会在这个日子出现在他家,并且知道自己是这个场合里不受欢迎的人。不过,你瞧,大卫才是上帝指定的那个人。那里没有一个人看到大卫的潜质,但是上帝看到了。

大卫具有一种巨大的能力,这种高能力远远超出人们对他的认可。大家一再低估这个孩子。他的兄弟们不仅认为他不是做国王的材料,甚至做士兵的材料都不是。一天,杰西派大卫去前线战场给他的兄弟们送去食物和供给。巨人歌利亚讥讽以色列的战士们,让他们派一名勇士来和他挑战。巨人对上帝的不敬激怒了大卫,大卫开始思考对付巨人的办法。大卫最小的弟弟开始奚落和嘲讽大卫,那意思就是说,你为什么会在这儿,这是属于真正男人的战场。然而大卫并没有在意。当国王索尔听说终于有人愿意挑战巨人,国王叫来了大卫,他看了一眼大卫,觉得大卫不是勇士的材料,国王背着巨人,试图劝说大卫,但是大卫仍然打算去应战。国王试着把他的盔甲给了这个孩子,但是一个体重200来斤、身高近2米的大男人的盔甲,并不适合体重130斤不到、身高1米7左右的牧羊人。大卫脱下了盔甲,穿上了日常衣服,手拿石头和弹弓,面对着巨人。巨人看了他一眼,觉得他不是英雄的材料,但是这对大卫来说并不重要,最终他把巨人打败了。

大卫最后的确成了国王,他把所有的犹太人团结起来,组成了以色列国家。他征服了敌人,成立自己的王国。他死后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所罗门,据说那是最英明的国王。

我非常努力地抗争,想抵达我要去的地方,而不让别人控制我去什么地方。

这是一个戏剧性的故事,讲的是伟大领袖如何被别人扣上许多顶帽子。我们每个人也都会被其他人扣帽子,或大或小。我记得,在我五年级的时候就被别人扣过帽子。我喜欢吹喇叭,于是我父母就给我租了一个喇叭。当我走向音乐老师准备上我的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我是多么兴奋呀。结果我的音乐老师看了一眼我的嘴说,你的嘴形不适合吹喇叭,你以后也学不会吹喇叭。他告诉我的父母,我应该学管弦乐器,可是我不喜欢玩管弦,我喜欢吹喇叭呀。结果猜怎么着,我父母把喇叭换成了黑管。我总在想,假如给我一次玩喇叭的机会,结果会怎样,我想我一定会爱死吹喇叭的。

今天,我不愿让我的潜能听任其他人安排,我不愿让别人给我扣上一顶顶帽子,并界定我的潜能。我非常努力地抗争,想抵达我要去的地方,而不让别人控制我去什么地方。有些人,你甚至都不认识他们,他们却给你扣了帽子。但是你绝不可以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定义,而失去信心,失去自我。开放自我,让自我充满无限可能。在本章的后半部分,我将探讨你将如何才能掀掉这些帽子。

你扣在自己头上的帽子

最有可能限制我们的就是我们给自己扣上的帽子。作家、演讲家、培训师米歇尔·罗森塔尔(Michele  Rosenthal)写过发生在她小学时的一件事情,那件事促使她给自己扣上了一顶帽子,直到今天她还在继续应付这顶帽子:

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和其他四名学生被安排在一个优等数学小组里。作为这个特殊群体中的一员,我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一提到数学,我就很从容、自信,觉得胜券在握。

一天,老师宣布要进行一次数学测试:在六分钟内完成十二道加法题(每道题都是包含四个数字的简单等式)。老师说:“这些题都非常简单。如果这十二道题你不能全做对,那么你就是个十足的笨蛋。”笨蛋?肯定不是我。我下定决心把这十二道题解答得完全正确。这是我们第一次计时进行数学测试。我很快就发现,我不知道怎么判断解答一道题花了多长时间。我试着尽快计算,但觉得永远难以相信我得出的结果。我开始恐慌,我的大脑好像凝固了一样,那些数字在我的脑子里四处游荡,我什么都想不出来了。当老师叫我们放下铅笔的时候,我已经把答案都填到了每个答题栏里,但是我知道它们都是错的。

第二天,我们的测试卷发了下来。在我的试卷上方,赫然写着一个巨大而鲜红的数字“-12”——我彻底失败了。我拿着试卷哭着走回了家。现在回想起来,我可以告诉你,就是在那一天我内心形成并接受了这个定论:“我不会做数学题。”这个看法直到今天还在继续。

虽然我们都会给自己扣上束缚自己发展的帽子,但是,我们必须把它们扔到一边,必须永远摆脱它们的限制。现在我回想一下我曾给自己扣上的一些帽子。

寻求他人的认可

当我初入职场时,我总想取悦于别人。我想让每个人都喜欢我,而且我不喜欢惹是生非。实际上,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领导者,那么这种想法就是错误的。我必须学会如何移除那顶帽子,对于那些正确或者最有益于团队的事情,我必须乐意去做,即使这样做会让部分员工不高兴,或者我受到别人的指责。我花了几年时间去移除那顶帽子,最后我做到了。每次当我想做一件取悦别人的事情时,我都尽量从团队和员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做会帮助我做出更好的决策。

生活在受限的环境中

无论出生在什么样的环境,大多数人都只是接受这一宿命。他们认为这都是正常的,而且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人生没有其他选择。事实上,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他们已经给自己的生活创造了一个自我强加的帽子。举例来说,我在一个非常保守的小镇上长大,在那里,领导力既不被重视也不被教导。人们的期望是,只要你努力工作,并且成为一个好人,那就足够了。但对我来说这是不够的,我想要有所作为。就在我开始学习领导力的时候,我意识到,如果我想继续成长、学习并发展我的潜能,那么我必须从那种保守的环境里走出来。因此,在我三十岁出头的时候,我就是这么做的,我把那顶帽子从我的人生中移除,假如我没有移除那顶帽子,那么它将会一直留在我的身上。并且,一旦我意识到我可以为移除那顶帽子做些什么时,这必须由我自己来做出选择。

几乎没有成功的领袖典范

在我十七岁的时候,我就开始计划进入政府部门。大学四年级时我准备成为一名牧师,于是在教会管理课上,我坐下来并写下了我的职业目标。我记得是这样写的:我希望有朝一日领导一个五百人的教会。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大胆的目标,因为一个五百人的教会是我见过或听说过的最大的教会了。

大约在我大学毕业两年后,我无意中发现了埃尔默·汤斯写的一本书,书名为《十大主日学校及其发展壮大的原因》(The  Ten  Largest  Sunday  Schools  and  What  Makes  Them  Grow)。我记得读第一章时,当时在想,这个教会居然超过五百人,我甚至不知道有这样的教会存在。再往下读发现下一个以及再下一个教会也是如此,书中的十个教会都超过了五百人。这本书开始改变我的想法,突然我心目中有了一个学习成长的典型,这种典型是我以前从没见过的。

就在那一天,我人生中的这顶帽子变得松动了。这促使我想办法去采访埃尔默·汤斯所写的十个教会的领导人,而这样做使得这顶帽子越来越松动,直到最后,它被掀掉。对我来说,我的思想和期望发生了改变,我的领导力,甚至我预期的效果都发生了改变。

松开领导力帽子的过程

我认为,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是许多自我强加的帽子掉下来的方式。它们不是一下子就被掀掉的。我们会接触许多新的想法和成功人士,于是这些帽子就会开始松动,当变得足够松的时候,它们就会掉下来。

在领导力方面,最初是由我自己和别人为我扣上了帽子,后来我掀掉了这顶帽子,如果回顾并思考一下我所经历的事情,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过程:

• 问题暴露——1973年,我阅读了埃尔默·汤斯写的《十大主日学校及其发展壮大的原因》。书中的所有教会都超过五百人,那时我意识到领导一个比这更大的教会也是有可能的。

• 树立榜样——1974年,对于书中提到的十位牧师,我拜访了其中的两位。他们说我可以成功,然后我也开始相信自己。

• 开始醒悟——1975年,我阅读了金克拉·齐格勒(Zig  Ziglar,美国作家、国际知名的演讲家)写的《与你在巅峰相会》(See  You  at  the  Top)。这使我认识到,要有意识地去发掘自己的潜能。

• 勇于尝试——在我的教会里,我实施了一项计划,我买了一些公共汽车,用来接人们并带他们去做礼拜。我用《圣经》的每一篇命名每辆公共汽车,从《创世记》开始。在汽油短缺导致这项计划不能实行之前,我已经用《路得记》来命名了,一共命名了八辆公共汽车。虽然计划中止了,但我突破了制约我发展的障碍。

• 积累经验——1975年,我的教会拥有俄亥俄州发展最快的主日学校。

• 找到答案——1976年,在查塔努加(美国田纳西州东南部一座城市)的一次会议上,我听到田纳西天普大学(Tennessee  Temple  University,又译坦普尔大学,坐落在美国东岸宾夕法尼亚州的第一大城市费城,创办于1884年,是一所拥有超过一百三十年历史的一流公立研究型大学)的创始人李·罗伯逊(Lee  Robertson)说:“一切都取决于领导力。”在我的人生中,我第一次意识到领导力的重要性。

没有自己的努力,你就不可能生活得舒服。

——马克·吐温

你需要松开哪些帽子,才能掀掉它们,并开始提升自己的能力?你是否受到了自满的限制?

克莱夫·斯特普尔斯·刘易斯(C.  S.  Lewis)[8]认为,自满是人类的死敌。难道你不喜欢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吗?马克·吐温说过,没有自己的努力,你就不可能生活得舒服。是什么帽子阻碍了你?你需要找出它们,并开始努力松开它们(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访问capacityquiz进行免费评估)。

我相信你

因为我希望你变得更加成功和有价值,所以我想成为你生活中的一个“脱帽者”,我愿意帮助你发掘你的潜力,实现你的梦想。成为他人生活中的“起盖者”和“脱帽者”,是我希望扮演的一个最重要的角色。帮助你始于我对你的信任。你可能在想,你根本不认识我!那倒是真的,虽然我不知道你的故事的细节,但是我希望我能认识你。不过我知道作为一个人来说,你拥有巨大的潜力。每个人都是这样,所以你也是这样。特别是,你可能正面临挑战,你可能不被其他人相信,你可能有一段艰难的过去,然而这些都不会影响你能做什么事或者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正如我的朋友尼克·胡哲所说:“不要让你的生命停滞不前,如果停滞不前你就会一直沉溺于过去所受到的不公平伤害之中。”

一些人和组织会试图炒作你,在你不知道该做什么事的情况下,我想劝你不要盲目自信。你不能被吹嘘成功,但你可以接受帮助,可以被教导如何成长,可以被展示如何赢得自信从而带来人生的成功。“如果你相信它,你就能实现它”的想法是不会持久的,相比之下,“如果你实现了它,你就会相信它”这个观点却会持久,并且会带来真正的自信。

不要让你的生命停滞不前,如果停滞不前你就会一直沉溺于过去所受到的不公平伤害之中。

——尼克·胡哲
当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人们都很相信我,他们对我的相信超过了我对自己的相信,并且是在我相信自己之前。而且正是由于他们的信任,他们给我提供了很多的机会。据说人们相信他们的领导人,这是很棒的,当领导人相信他的员工时,情况就更好了。但最好的还是人们相信他们自己。

在我的人生中,人们都很相信我,而这也促使我更加相信自己。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的父母每天都告诉我他们有多么相信我。

我上高中的时候,内夫(Neff)教练对我很信任。在每一场篮球赛中,当我们进入第四节时,他会说:“约翰,看着我。该你上场了,全靠你了。”

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伦纳德·菲茨(Leonard  Fitts),是我成为牧师时的第一位监督员,是第一个说我具有领导能力的人。还有另一位领导人鲍勃·克莱因(Bob  Klein)曾对我说:“我每天都为你祈祷,因为我认为你在我们的组织中具有最大的发展潜力。”

在我三十出头时,我搬到了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在一次会议上,教会圈子中最著名的牧师查克·斯温道(Chuck  Swindoll)向其他牧师介绍了我,并告诉他们我是专门为上帝做重要工作的。直到今天,我都不清楚查克是怎么知道我的,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相信我。

这样的名单还有很多。他们对我非常信任,毫无保留地鼓励我,这些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工作,也开始相信自己。

如果没有人相信你,那就让我来做第一个吧。我相信你,并且我想给你最好的,我想要你相信自己。我可以给你我全部的信任,但这只会短期内对你的成长有作用。要想获得成功,你必须相信自己。即使别人不相信你,你也可以获得成功。但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你肯定不会获得成功。因此要做出改变,你必须采取行动,并且做正确的事情,这样会让你拥有自信。

即使别人不相信你,你也可以获得成功。但如果你不相信自己,你肯定不会获得成功。

我想帮助你相信自己,并给你指出一条提高能力的前进道路,这样你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你所拥有的潜力。你过去的生活方式怎么样,这并不重要。你需要的是用你的人生去编写一个新的故事。正如尼克·胡哲所说:“或许你现在的生活不太顺利,但只要你挺住,只要你奋力向前,一切皆有可能。要坚信希望。”

这是个很好的建议。当你翻开这一页时,要坚信希望,让我们做好工作的准备吧。

关于扣帽子的问题

1.在你的出身和生活中,你无法改变的限制有哪些?请列举出来。

2.你想掀掉别人为你扣上的哪些帽子?你必须怎么做才能开始松开那些帽子?

3.你给自己扣上了什么帽子在限制你的能力?你必须做些什么才能松开那些帽子?

*  *  *

[1]  伊丽莎白·爱德华兹,美国2008年民主党总统参选人爱德华兹的妻子。她的一生命运多舛,却一直积极乐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伊丽莎白虽然一生饱受挫折和艰辛,但是她向世人展示了坚毅精神和优雅的生活态度。”

[2]  埃尔默·汤斯,弗吉尼亚林奇堡市的自由大学神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客座教授。曾经获得图书金牌奖,代表作《儿子》等。

[3]  《勇敢的小火车头》,是西方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其中不断重复的经典语句“我想我能做到!”数十年来一代传一代,已经成为西方流行语中屹立不倒的一部分。故事中传达了自信、乐观、善良与勇敢等美好的精神特质,感动了全世界千千万万的孩子和大人。

[4]   查尔斯·舒尔茨,1922年11月26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1950年开始创作史努比系列漫画,五十年来,史努比、查理·布朗等故事人物已延伸至全球七十五个国家。代表作品连载漫画《花生》(史努比系列漫画)。

[5]   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源自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Joseph  Heller)根据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这部小说太有影响力了,在当代美语中,Catch-22已作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独立单词,用来形容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表示人们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或者一件事陷入了死循环,或者陷入逻辑陷阱等。

[6]   亨利·福特,美国汽车工程师与企业家,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

[7]   斯伯特·韦伯,别名Anthony  Jerome  Webb、Spud(土豆),1963年7月13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因为身高只有一米六九,被昵称为“土豆”的他竟在1986年扣篮大赛中不可思议地夺得“扣篮王”称号,成为NBA的传奇。

[8]   克莱夫·斯特普尔斯·刘易斯,1898—1963,英国文学家,代表作品有《返璞归真》《痛苦的奥秘》《空间三部曲》《四种爱》以及《纳尼亚传奇》系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