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差异优势:制造差异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差异优势:制造差异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12 富足能力——选择相信一切都很充足

书籍名:《差异优势:制造差异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    作者:约翰·C.马克斯维尔



以前我可不是一个典型的青少年。和大多数十来岁的孩子一样,我很排斥晚上睡觉。但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我对早晨起床的反应。每天早晨我都醒得很早,而且一睁眼醒来我就会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爬起来,因为我不想错过任何事情。现在想来,那时我又能真正错过什么呢?我的家在俄亥俄州瑟克尔维尔市(Circleville)一个寂静冷清的小社区里,那里只出产玉米。然而,当时我期待着每天都会发生什么奇妙或令人兴奋的事情,并且我想完整地经历这些事情的全过程。

我想,我生来就具有富足的心态。我的天性让我积极思考、信任别人、觉得自己和他人都挺好,并且享受生活。我喜欢有多个选择,而且我认为几乎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我的富足能力非常高。

我认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另一个极端是有些人持有一种匮乏心态。富足的思考者认为,一个人所需的任何东西在这个世界上都绰绰有余;然而匮乏的思考者认为,一切都不够满足需求。富足的人爱说“可以”,匮乏的人则觉得自己被迫说“不行”。这两种人看世界的方式完全不同,而且这两个世界对彼此来说都一样真实。他们看到什么、体验到什么,以及成为什么人,都取决于他们看到哪个世界。

一次又一次,我观察到人们在这方面的视角控制了他们今天的生活,以及可能的明天。认为一切匮乏,会阻碍人们发掘他们的最大能力;认为一切富足,则会释放他们,去探索他们到底能走多远。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是正确的,但我知道事实就是这样。你的视角将决定你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中,而你选择的视角,决定你是一个富足的人还是一个匮乏的人。

你在这一方面如何思考决定了你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你要想想一切是否足以满足需求,并集中注意力改变你的想法。富足思维会鼓励你做出一些选择,增加你的可能性。然而匮乏思维会导致你做出一些选择,减小你的潜力。富足心态向你大声呐喊:“一切都绰绰有余。”匮乏心态则发出警告:“快点,趁着它没有耗尽,尽力获取吧!”富足心态说:“去吧,你会发现那些资源。”匮乏心态说:“紧紧抓住你拥有的,因为没有更多资源了。”富足心态说:“最好的日子在前面等着你呢。”匮乏心态说:“就这样了。”我们会如何反应,取决于我们允许心中和自己说话的那个声音。

受匮乏思维的鼓动

就像我说的,我天生有富足思维的强烈倾向。然而,在我的一生中有三次重要的时刻,我情不自禁地想到的是匮乏,而不是富足。每一次都出现在我面临对人生中的大方向做出重大抉择的时刻。当遇到需要我做出改变的情况时,我总是想选择我所知道的安全的事情,而不是在一个潜藏着更大成就的新方向上奋力开拓。

第一次发生在我三十三岁的时候。那时我正管理着一个极好的教会,它的健康发展已经得到了当地人的承认。我在做着让我备感舒适的事情,和我喜欢的人们一块工作,并且他们也希望我能留在那里。但是因为我把教会发展并运用得非常成功,我获得了一个将我的领导理念推广出去的机会,也就是在更高层次上,将其运用到其他几十个教会。

我面临着一个决定。我是应该待在舒适的地方呢,还是奋力开拓一片新天地?人们想让我留下,这让我很难做决定。两年里,我权衡这两个选择,但最终我的决定落在了富足思维一边。我离开教会,去培训一个完全不同的机构里的领导人。

第二次发生在我四十八岁的时候。我又在掌管一个教会,这次是在圣地亚哥。又一次,那个教会蓬勃发展,我也非常喜欢那里的人。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认可。教会里一位有影响力的作家已经确定那个圣会是美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教会之一。教会的创始牧师一直待在那里直到退休,我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情。

然而,就在那个时候,我获得了一次机会,可以将我写的东西和演讲分享给更广大的听众,其中包括工商界,但是只有辞去教会的领导职务,我才能这样做。和以前担任牧师职务相比,这种转变可以让我接触到更多人。但是同样会有巨大的风险,也就让我产生了许多疑问。我放得下以前的职位和声望,然后从底层重新开始吗?面对全新的听众,我能取得成功吗?我能掌握所有应该知道的东西吗?那要花费多长时间呢?如果做出这一举动,我能取得哪怕一丁点的成绩吗?

最后,我没让匮乏思维带来的恐惧压倒富足思维认为的可能性,我辞去了教会的职务。

第三个诱惑出现在我六十六岁的时候。我向你们讲过罐子里的玻璃球的故事,已经对你们暗示了这一点。当时的生活很好,我开始倒计时,距离七十岁还有几年,想着到那个时候我就要离开我的那些组织了。正如我在故事中告诉你们的那样,比尔·希贝尔斯帮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因此我和迈克·凯悦(Mike  Hyatt)好好谈了一次,他说我是我那些组织的脸面。我非常欣慰地“丢了我的玻璃球”,并再次选择了富足思维。如果我不致力于为领导者增加价值,不能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我无法想象这是什么样的生活。

“行”还是“不行”?

现在,我认为我已经非常清楚地理解了匮乏思维和富足思维这两个世界。总的来说,匮乏心态位于“不行”的那一边,意味着人们待在安全的地方守着,而富足心态位于“行”的那一边,意味着他们愿意尝试新事物。位于“不行”的那边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呢?

• 它会限制你——它会引着你远离新的机会。

• 它很容易——当你说“不行”的时候,你不用做任何事情或去任何地方。

• 它很舒服——它感觉起来很熟悉。相比于接触新事物带来的兴奋,许多人更害怕失去已经拿在手中的小确幸。

• 它具有欺骗性——它看起来更安全,但实际上不是。正如作家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Steven  Pressfield)说的那样:“对我们自己撒谎是一回事,而相信它是另一回事。”

• 它很大众——普通人都是这么做的。

位于“行”的那一边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呢?

• 令人兴奋——当一切事物都新鲜的时候,你需要依靠创新才能理顺它。这体现了作家和喜剧女演员蒂娜·法伊(Tina  Fey)的人生哲学,她说:“先说行,然后再想办法。”

• 不断拓展——富足创造更多的富足。你的经历越丰富,你的潜能越大。

• 富于挑战——新道路不容易开辟。

• 回报丰厚——在“行”的那一边,通常会有更多的选择在等着你。

我意识到,“不行”不总是坏的,“行”并不总是好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过一种“不行”的生活会减少你的选择、机会和收获,然而生活在“行”的那一边,将会提升你和你的生活环境。当我在三十三岁变换组织的时候,情况就是这样的。我获得了一次机会,可以在更高层次上教授领导艺术,见证了我的领导原则应用于不同组织的许多种类的领导者,并且增长了见识。当我四十八岁的时候,情况也是这样,因为它让我成为一名最畅销的作者,将我的听众扩大了一万倍!六十六岁的时候也是这样。否则,我就不可能到危地马拉或巴拉圭,去帮助那些国家的人,我就不会帮助约翰·C.马克斯维尔团队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我的过去多次站在“行”的那一边,它给我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积极的成果,这比我生命中的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多。

富足能力增强后的特征

就在最近,约翰·C.马克斯维尔团队举办了认证活动,我注意到保罗·马蒂内利的小组成立了一个咨询站,这样出席者就能够提问和得到解答。在他们的桌子后面是一个巨大的标志牌,上面写着:“答案就是‘行’。”我非常喜欢这种说法。它向每一个人表明:“我们总会找到办法的。”

那就是富足能力强的人的思考方式。他们相信答案就是“行”。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也许并不容易,也许不是最优选项,但他们相信办法总会有的。所以我希望你们也能那样想。我想帮助你们采纳一种富足心态,提高你们在这方面的能力。即使你们有一点点怀疑,我希望你们愿意尝试一下。我希望你们能够关注一下富足思考者的三种思维方法,并选择接纳它们:

1.富足的人有坚定的信念

为什么富足的思考者能够很轻易地说出“行”?那是因为他们在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拥有坚定的信念。

他们相信自己——他们说:“我能做的还有很多,不只是人们看到的。”

我就总是感觉我能做的比其他人看到的多。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就这样认为了。其他人看到了我的不成熟、缺乏经验和经常的冒冒失失。许多人解雇了我。他们说我太年轻了,什么也负责不了。我通过努力工作来证明他们的错误,并且我不得不说,当取得成功的时候,我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还有很多次,我对正在做的工作很不满意,但是我相信自己,这使得我能够奋勇向前,哪怕没有人鼓励我。马克·吐温说过:“没有自己的认可,人是不会舒服的。”我一直对自己很满意,现在也是。这样,当其他人不承认我的时候,我个人的自信也会给我提供说“行”的能力。

信念驱动行为。缺乏信念,是匮乏思考者的特性,它会拖我们的后腿。我们犹豫不决,并不是因为我们不能干一些事情,而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没信心。我的朋友,不要等着某个其他人来挖掘你。不要等着得到某个人的许可。你不需要任何别的人来告诉你能否胜任。相信自己!相信你能!

他们相信别人——他们说:“别人能做的还有很多,不只是我看到的。”

我对你们提到过我认为每个人都能以一当十。一些人评论说我对别人的信任往往是那么不切实际。我同意,事情可能是这样。然而,我仍然想让每个心存怀疑的人都看到信任别人的益处。我想写这本书的欲望也来自这个信念。当我告诉你们,我相信你们可以提升你们的能力、改进你们的生活时,我可是认真的。

亨利·福特建立了他的商业帝国,也是基于这种类型的思维。他说:“我正在寻找有无限能力的人,他们不知道有什么是做不到的。”看,这就是对别人的信任。对匮乏的人来说,告诉我们做不成事很容易。他们也愿意这样说。但是历史一次次地表明,人们能够完成其他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那些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的人,每一个都具有富足的心态。如果你不相信能干的还有很多,你就不能开辟新天地、开发新产品或者创造做事情的新方法!

当人们彼此信任的时候,他们想让对方做到最好,也对对方满怀期望。他们互相祝福。达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教授这样定义祝福:“把美好的东西送给某人。”我喜欢这种说法。我想要践行它。你不想吗?

他们相信今天——他们说:“今天还有很多,不只是我看到的。”

在我的书《把握今天》(Make  Today  Count)中,我写道:“你成功的秘诀取决于你每天的安排。”我们每天做的事情要么成就我们,要么毁灭我们。

你成功的秘诀取决于你每天的安排。

富足的人把握此刻,因为他们从中看到了潜能。他们相信他们能做的比以前更多。他们相信他们能够比以前更上一层楼。他们相信他们能够成长更多——并且不断成长。这种信念不但让他们不断前进,而且让他们成为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并且经常,那些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他们相信明天——他们说:“我的未来还有很多可能,超乎我的想象。”

我正在变老,但我拒绝成为一个老年人。你注意过吗?那些老年人认为他们那一代是最后的伟大一代!他们审视年轻人,预测他们没什么前途。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一百代了。我不会那样干!是的,明天充满挑战。年轻人需要成长。但是富足思维告诉我,明天能够比今天更好。

我喜欢把富足心态想象成我们人生中的劲量兔(Energizer  Bunny)。它让我们充满坚定的信念。坚定的信念给我们充沛的精力。我想利用这充沛的精力投身于有价值的事情,并创造不同。你们想不想呢?就由你们来决定吧。

2.富足的人懂得远景的力量

我们的远景并不取决于我们看到了什么。它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看,而如何去看又源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两个人处于同样的处境,看问题却可能完全不同。匮乏心态的人遇到情况经常会想,没有办法!而富足心态的人遇到同样的情况会想,肯定会有更好的办法!

我们的远景并不取决于我们看到了什么。它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看,而如何去看又源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因为有些人的存在,他们的视角受了富足思维的影响,这个世界才变得越来越好。人们曾经认为不可能有比壁炉更暖和的屋子了。本杰明·富兰克林认为肯定会有更好的办法,后来发明了我们现在所称的富兰克林炉。人们曾经认为在陆地上肯定没有比骑马更快的了。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认为肯定会有更好的办法,后来发明了蒸汽机。人们曾经认为不可能同千里之外的人通话。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认为肯定会有更好的办法,后来发明了电话。人们曾经认为人们不可能依靠动力飞起来。莱特兄弟(The  Wright  Brothers)认为肯定会有更好的办法,后来发明了第一架飞机。

我还要继续吗?把你的远景从匮乏转到富足方面来吧,向革新和积极改变敞开怀抱,不仅仅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别人。

3.富足的人对别人很慷慨

我想说的富足的人的最后一个特征就是慷慨。当大多数人说到慷慨的时候,我们通常想到的是向慈善机构捐款。尽管这确实是慷慨的标志,可从富足中获得的慷慨远远不止于此。

还有其他类型的慷慨与金钱无关。这包括给人们一次机会、给别人怀疑的权利,和给别人一个想要和你一起工作的理由。一个富足的人很慷慨,他可以给别人机会,向他们提供资源和信息从而使其更好地完成工作,当他们取得成功时给他们声望,当他们犯错误时给他们慈悲。我在这里讲的其实是精神上的慷慨。

“慷慨”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generosus,意思是贵族出身。它与贵族成员相关,由于贵族的特权和继承的财富,人们希望他们能够对身份低下的其他人付出。在生命中,我们有些人会比某些其他人处境要好。对那些人,我们应该慷慨。如果你是一个领导者,你需要明白由于你的位置和它给你带来的特权,你应该对你的手下人慷慨。我希望所有领导者坚持这个高标准,尽管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做。那些把富足心态带进领导职责的领导者,能够增加对团队和组织的积极影响。

一些人担心,如果他们付出太多,他们自己就不够了。但是我要说,事实恰好与此相反。你付出越多,得到的就越多。它只会让你变得更慷慨。实际生活中,当你对别人微笑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这一点。当你对别人微笑时发生了什么?你通常会收获一个微笑。这会让你更愿意微笑。你越乐意帮助别人,他们通常也更愿意帮助其他人。这促使你更愿意帮助别人。你爱得越多,得到的爱就越多——并且想分享给其他人。我称其为富足悖论(Abundance  Paradox)。你付出越多,就不得不付出更多,而且想要付出。

你付出越多,就不得不付出更多,而且想要付出。

富足的人不会因为付出而枯竭。事实恰恰相反。他们向别人的生活里撒上种子,结果大获丰收。毫无疑问,我一生中回报最高的投资就是相信并在别人身上投资。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每日任务清单上总是排满了为别人做的事。我完全同意我的朋友凯文·迈尔斯的观点,他说:“我们应该更多地为别人着想,而不是想着从别人那里索取更多。”慷慨的人总是乐于提升他们周围那些人的生活质量。并且人们总是愿意同提升自己的人接触,而远离让他们感觉差劲的人。

我相信你们能走出匮乏的世界,成为一个富足的人,即使你从小到大都感觉一切都不能满足需求。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我确实看到过一些人最初具有匮乏心态,后来选择成为富足的人。其中之一就是我刚刚引用过的凯文·迈尔斯。我已经指导他二十年了。他说我教给他的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将他的心态转变成了富足。

我们应该更多地为别人着想,而不是想着从别人那里索取更多。

凯文说:“我过去以为生活就像一个馅饼,只有这么多块,所以你只能尽己所能拿到你那一块。约翰教导我说,如果没有馅饼了,你只需要回到厨房再做一个。这和我从小到大的想法完全不同。但是现在我接受它了。”

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在你的心里,你会愿意相信富足的。我给你的建议是听从你的内心。它生来就是富足的。同自己对话,大声说:“我相信一切都绰绰有余。”这是朝着正确方向——富足迈出的一小步。可有时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小步,将会成为你生命里的一大步。

有时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一小步,将会成为你人生中的一大步。

关于富足能力的问题

1.当面对机会的时候,你会说“行”还是“不行”呢?如果内心富足通常意味着说“行”,你能做些什么来促使自己更经常地说“行”呢?

2.对富足心态的信仰始于一个人对自己的信念。你怎样评估你的自我信念呢?它处于高、中还是低水平?你必须做些什么才能提升它,并摆正你自己的位置,迎接更为强大的富足心态呢?

3.现在,你在生活中关注着什么,并认为“没有办法”了?挑出对你来说重要的一些事情。告诉自己:“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然后开启头脑风暴,看看你能怎样积极地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