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第6章 什么会决定你的人际关系图谱

书籍名:《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作者:莫拉格.巴雷特



我知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除非你能够广泛地融入大家,否则你做不成一名好的领导者。这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的方法。

——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

让我们回到人际关系生态系统™,考虑一下这一模型的核心,然后来解释从第一次接触到目前为止人际关系的生命周期。



初见:不反对、不支持


首次接触可能是别人的一次介绍,或者是最初的一次合作,它也可能是与陌生人(之前并无了解的人)的一次见面,或者是与某个你“熟悉”的人的一次交道,例如:其他同事提到过的人、团队新成员、参加活动时见过的某个人或某个声名远扬的人。

在初见陌生人时,我们既不会全力支持这个人,也不会全力反对这个人,因为我们之间的工作关系还没有建立,不清楚双方的目标是否一致。

当与“熟悉”的人打交道时,我们对他(或他对我们)的名声可能早有耳闻。我们可能已经查过网上的资料,或者向圈里人打听过。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态度,让我们变得更为克制,或更加直言不讳。

我们互换名片并礼貌寒暄,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下结论。我们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我,展现出最好的一面。对话可能只停留在表面,不大可能透露任何一方的根本关注点、期望值和弱点。就像“第一次约会”一样:我们试图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在第一次接触中,我们的人际关系可能会迈入正确的轨道,但也可能不会。基于事先调查或者只凭无意识的偏见,我们也许会偏向于支持或反对对方。(据有关报告称,我们会在照面后的几秒内对其做出判断,并对其进行假设,而这最终会影响我们的态度。)

对别人的判断表明我们是否愿意将一段关系向前推进,而这些判断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不管是握手的礼仪、服装的款式,还是与服务员说话的方式,都会产生有意或无意的影响。

不管第一次接触的情况怎样,要想进行“第二次约会”,我们要开始确立或改变我们的第一印象。于是,人际关系的背景开始建立,行为规范形成。在每次互动中,第一次见面时所做的假设不是被巩固,就是被新的、更深层次的了解所替代。

随着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到达某个节点时,我们的态度会转变,而关系的性质也随之改变。这可能是一个真真切切的清晰可辨的时刻,也就是,我们开始爱(或停止爱)对方的那一天。

首次接触后最成功的转变,发生在双方产生共同兴趣并共同投入其中的时候,从这时起,双方开始致力于培养有效的人际关系。而如果转变只源自一方的努力,长远来看,效果自然无法相提并论。

不管激发改变的因素是什么,一段人际关系可能会朝着四个方向发展。这四种情况有的是我亲身经历过或看到过的,有的是我听客户或其他讲习班成员说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