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先成为自己的同盟

书籍名:《精简社交:用可视化图谱解决人际关系难题》    作者:莫拉格.巴雷特



当你想到一些出色的领导者时,浮现在你脑海里的不是他们的缺点,而是他们的优点。并不是因为这些人完美无缺,而是他们的优点及一贯如此的表现让他们的弱点看上去没那么重要了。

每当我让客户及讲习班的参与者列出他们自己的优点,也就是令他们变得出色的东西时,你总能感觉到满屋的惊慌。出于某种原因,夸奖自己变成了一种较为困难的练习。但是,如果你自己都无法列出自己的优点,你又怎能指望别人认可它们?

如果你认为你的职业生涯再前进一步是遥不可及的事,那么,即便机会来了,你可能连争取都不会。如果争取,你可能会得到升职机会,也可能不会。但不管怎样,这都是个学习和成长的好时机。

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一位主题发言人问下面500名与会者是否有人会画画,如果会,请举手。结果,几乎没人举手。随后,他接着说,当他在五岁孩子们的课堂上提出相同的问题时,每个人都举起了手。

孩子不会担心能不能画得“足够好”。孩子只想知道你要的是蜡笔画、铅笔画还是油画!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上来会说:“我可以试试,但不会画得很好。”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为什么对自己如此严苛?



我们每个人都面对两种视角。一种是“由内向外的视角”,即我们的意图、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另一种是“由外向内的视角”,即我们对其他人的影响、我们的名誉及别人与我们共事时的经历。允许一种视角变得比另一种视角重要时,我们会失去平衡。我们戴上面具来掩藏我们的不确定性,或者对内心说我们并不够好的声音变得麻痹。

考虑一下下列场景,你是否曾经:



·下班后开车回家,在没有与任何人交谈的情况下,自说自话地让自己陷入了坏心情?

·因为觉得自己尚未做好准备而决定不申请某个新职位,但后来才发现,招聘主管原本希望你能申请(并且,知道你没申请,他以为你只是没兴趣)?

·因为害怕可能的后果而放掉一次机会,过后却后悔了?

·没理会你以为不合理的积极反馈,而因此让你的机会受到了限制?



自我对话在构建自信、冲破障碍及规避风险方面具有强大的作用。尽管如此,不健康的自我对话也会麻痹我们,从而限制我们的视角和选择。



·我们会担心未来:以后可能发生什么,我们可能陷入什么样的陷阱。

·我们会担心过去:我们本应该怎么说或怎么做。

·我们会担心现在:被揪出错误而被当作骗子,错过即将到来的截止期限,别人对我们怎么看。



有趣的是,当事情并没有按照计划进行下去时,我们讲给自己听的故事大多数都是消极的。我们明白,在事情尚未确定之前先以善待人,但我们却极少用这个态度对待自己。不相信我?

·试想一下,你已经连续几个月辛苦地忙于某个项目,并且已经准备好了面向管理层的报告。根据安排(已经是第二次),你十分钟后就要做报告,而就在这时,消息传来,管理团队取消了与你的会面。这时,你大脑里想的是什么?

·一位曾经多次错过截止期限的同事应该在今天工作结束前把一份文件交给你。你的电话响了,来电显示中是这个人的名字。你接起电话时在想什么?

·你申请了某个晋升职位,但刚刚听说你没能得到这个职位,得到它的是团队中的新人?你这时在想什么?

经验表明,你总是往最坏处想:这些管理者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你的项目并不重要;你的同事会再次令你失望,他是不会按时完成工作的;你还不够好,你的职业生涯停滞不前了。我们紧紧抓住这些消极的想法和情绪,于是距离积极的想法和情绪就更加遥远。即便事情已过去很久,它们依然会影响我们的心态和行为。

如果有,也只有一小部分是积极的设想。例如:“管理者对我是有信心的,他们只是有其他需要优先处理的事情。”“我的同事打电话来是为了告诉我任务已经提早完成了。”“还有其他工作机会,那再适合我不过了,指日可待。”

这是真正悲剧的地方:完全处于消极的状态时,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创建一个黯淡无光的行动计划。我们会减缓自己对这个项目的付出;我们会排斥自己的同事;我们会拿出自己的简历,开始寻找别的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