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异时空--间谍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异时空--间谍

第30章

书籍名:《异时空--间谍》    作者:愚蠢猎人




***

在欧洲,还有一个热点就是海峡地区,就在土耳其准备为恢复昔日的强盛而备战之时,其对手希腊感到了不小的压力,除了向美国购买了“密西西比(Missisippi)”和“爱达荷(Idaho)”号成为“基尔基斯(Κιλκί;ς;)”和“里姆诺斯(Λή;μνος;)”号,以及向意大利定购了“比萨(Pisa)”型装甲巡洋舰“阿维洛甫(Γνωριμί;α  Αβέ;ρωφ)”号以外,他们还向德国定购了一艘战列舰“萨拉米斯”号,并有正在向法国定购一艘“布列塔尼”级战列舰“君士坦丁大帝(Βασιλεύ;ς;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号之尚未获得确认的情报。

***

此外,昔日的海洋帝国葡萄牙也有一个重温海洋帝国的美梦,在他们的最近计划中,有定购各3艘战列舰和巡洋舰,24艘驱逐舰和6艘潜艇的设想,其中战列舰将准备向英国订制,但是具体安装什么样的主炮尚未决定,丧失了主要海外领地的帝国,要维持一支庞大的舰队最终只能是梦想。他们现在的主力舰艇只有一艘海防战列舰“达·伽马(da  Gamma)”号。

***

另一个具有特色的地区是北欧,这个地区显然已经放弃了维京人的生活习性,所拥有的海军完全变成了一支防御性的力量。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挪威、瑞典和丹麦等国海军根据本国的军事需求和周边沿海地理情况,建造了一批浅吃水、厚装甲、中等火力的小型主力舰,《简氏舰船年鉴》将其分类为“海防战列舰”。这些军舰的显著特点是配备重型武器、有良好的装甲保护,但通常行动缓慢。从军舰分类上说,这种舰艇是介于巡洋舰和浅水重炮舰两者之间:速度低于巡洋舰但火力更强;比浅水重炮舰快,但火力有所不及。但是从用途上来说,她们主要执行海岸防御任务,因此以其较低的造价受到北欧国家的青睐。由于海防战列舰的主要用途是在没有海防炮台及要塞的沿海地区作为浮动炮台使用,因此其主炮口径越大越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为止,瑞典已经建造了14艘,丹麦和挪威各自建造或从英国订购了4艘海防战列舰。在这些北欧国家的海防战列舰中,吨位最大的当推瑞典完工不久的6852吨之“瑞典(Sverige)”号,本级尚有略大的“维多利亚公主(Drottning  Victoria)”号和“古斯塔夫五世(Gustav  V)”号正在建造之中,其他的基本上是3000-4000吨级;装备最大口径的主炮是为丹麦海军“尼尔斯·约尔(Niels  Iuel)”号上的12英吋,其他绝大多数岸防舰的主炮口径为8.2英吋和9.4英吋。

;Pax  Sinica:远东的“新秩序”

在远东方面,随着中国戏剧般的崛起,其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逐渐开始了卫星化,除了日本还勉强保持者相对的独立性外,别的国家基本上还是回到了藩属的地位。这个地区可以说是处以Pax  Sinica,也就是“中国统治下的和平”这一状态。

***

日本在中国内乱结束后不久,开始了明治维新而实施文明开化,但是不幸的是,由于受到各种传统势力的阻碍,并且由于中国过早的发展,使之不得不接受一种为中国的阴影所笼罩这样的一种命运。

在1869年决定虾夷共和国命运的箱馆海战中,明治政府企图以占压倒性优势的水兵迫使虾夷共和国瓦解,然而,中国则借口保护侨民,遣舰队干涉,仅“戚继光”号一舰就击毁明治政府军多艘舰艇,使虾夷岛最终分离日本而独立。

5年以后,中国又借琉球渔民遇难后漂泊九州被杀为由,派遣军舰到长崎港外示威,双方舰队紧张对峙,扮成琉球渔民的中国海军陆战队乘渔船“琉渔312”号直逼日舰队,日舰躲闪不及将其撞伤,故此中国前卫舰队司令吴海生下令开火,射击时吴本人以及舰长被气浪掀下舰桥受伤,但是在绝对优势之下,日本舰队损失惨重,遭到重创的旗舰,荷兰造巡洋舰“日进”号仅以身免,刚从陆军调来的舰队司令桦山资纪大佐阵亡,此为日本海军之奇耻大辱。  (编者按:此段历史请看中国历史学会编撰的《中国现代史稿》)至此,日本认为,为了使日本生存发展,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所以开始不惜代价地整军、造舰、训练。

在1880年中国购入“郑和”以及“继光”号以后,日本上至朝野,小到黎民皆大惊失色,无不认为这是日本的最大威胁,故而向法国定购了一种搭载一门巨炮的海防舰,目的只是为了击穿“郑和”的装甲。这样的军舰一共建了三艘,以日本三景的“松岛”、“严岛”和“桥立”命名,最后一舰的工程一直拖到了1891年才告完工,这种高额但是无用的白象被俗称为“三景舰”。

在法国顾问路易·埃米利·贝尔丹的方案中,日本还要自建一艘类似三景舰的巨炮舰,但是由于这期间日本自阿姆斯特朗订制的防护巡洋舰“浪速”号显示出的实用性,经过造船少监佐双左仲的强烈建议,日本人在1893年在横须贺造船部修改设计,建成了某种意义上日本最初的现代化巡洋舰“秋津洲”号,该舰的建造也可说是给日本今后的造船工业打下了基础。

1890年,激进的军人山县有朋就任日本首相,上任伊始便发表了任内复土雪耻的政论,次年由于刺杀虾夷共和国陆海军总奉行土方岁三将军的行为被暴露为日本当局所遣,于是世论哗然,世界各国纷纷谴责这种暴行,中国海军以代号“风卷三岛”的行动大举封锁日本诸岛,本来原材料就欠缺的日本国内一片混乱。山县此时从一个赌徒堕落为一个懦夫,他仅仅责令直接指挥者陆军少壮军人田中义一大尉切腹了事,但是中国的回答则是以最新型战列舰“成功”、“沪生”号仅仅由三艘防护巡洋舰簇拥下驶入东京湾示威,要求日本当局惩罚真凶,这样的威慑之下,山县再从一个懦夫变为一个可怜虫,他的选择竟然是前往法国大使馆请求庇护,遭到当然的拒绝后,在愤怒的国人纷纷切腹谢罪的呼声中,却只敢用手枪向胸口射击,身受重伤,四天以后在医院中被高呼“天诛”闯入病房的荒木贞夫少尉等军人乱刀捅死。

事件的结果是由代首相伊藤博文和中国进行了和谈,中国这次的条件出乎意料地宽容,仅仅让日本分期赔偿“公务费”、依法惩治凶手以及揭露黑幕、在长崎“建立允许资本自由进出的特区”,而且在军工生产和中国一体化的条件下,向日本提供军事培训和军事装备,此外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而伊藤也以极其务实的手法,让日本摆脱了一次浩劫。不久以后中日两国又与高丽和虾夷共和国一同签订了一份东亚和平保障条约,并计划建立共同市场。对于中国的宽容,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来自北方俄国的威胁,中国并不希望出现在背后的威胁。

也许是由于这一切,导致了中日两国能够在十多年以后共同向俄国宣战之故。早在1880年代日本开始筹划也购买前无畏舰,然而由于资金问题,又因为这次的政治风波,到了1895年才从英国购买了“富士”和“八岛”号战列舰,1897年又购入“三笠”号,这与同期购买的装甲巡洋舰“浅间”、“常磐”以及“八云”号一起被称为“三三舰队”而成为日本海军现代化的象征。

这些舰队刚刚建立伊始,1904年中国和俄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日本在伊藤博文务实外交的指导下,加入了中国的阵营,日本的“三三舰队”与俄国舰队的战斗也可以说有声有色,最著名的就是发生在1904年7月的在炮击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战斗,由于旗舰“八岛”号触雷严重受创,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少将移旗“浪速”号巡洋舰返航,归途中遭遇了俄国巡洋舰“留里克(Рюрик)”号和“瓦良格(Варяг)”号的袭击,东乡命令僚舰“秋津洲”号掩护拖曳“八岛”号的“松岛”号撤离而单舰迎敌,最终成功地用鱼雷击沉“留里克”号并逐退“瓦良格”号,虽然“八岛”号还是在途中沉没,但是东乡却由此一战成名。  战后日本也分得了俄国巡洋舰“智慧女神(Паллада)”号(改名为“津轻”号),并得到了千岛群岛内的几个小岛,算是尝到了点给地区霸主当小妾的甜头。

还在1890年代末,在英国的帮助下,日本已经开始尝试自建主力舰,考虑到价格问题,首先建成的是“筑波”和“生驹”号装甲巡洋舰,这是一种以后被称为“前无畏级战列巡洋舰”的过渡型舰艇。然后,1900年左右,设计师金田和三郎提出了一种采用单一主炮的方案,但是由于海军部认为此举奇异而加以否决。依然建造了装备12英吋和10英吋火炮混装的准无畏级的“萨摩”和“安艺”号。即使是日本人想赶上建造无畏舰的潮流,建造的“河内”以及“摄津”号全12英吋主炮战列舰,也仅仅由于“国民英雄”东乡平八郎的加强艏艉主炮的一句话,将这两艘军舰变成了艏艉炮50倍径,侧舷炮45倍径的怪异之舰。

两舰完工以后,日本人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们正确地认识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光依靠自力是无法更生的,而且1908年受上海万博会的刺激,日本经济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好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