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异时空--间谍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异时空--间谍

第31章

书籍名:《异时空--间谍》    作者:愚蠢猎人


当时被称为“万博成金”的暴发户比比皆是,趁此良机,日本人向英国订购一艘最新的战列巡洋舰。原计划该舰将装备10门12英吋主炮,然而,在设计过程中,日本人看中了最新型的“雄狮”号,于是提出了修正要求,在瑟斯顿爵士(Sir  George  Thurston)卓越的设计下,他利用他为土耳其设计的战列舰“雷沙德五世”号基本框架将其战列巡洋舰化,主火力也改为14英吋主炮8门,本舰于1910年建成并命名为“金刚”号。次年,日本也尝试在国内自建,这艘姊妹舰内定的舰名似乎为“比叡”号。

在建造无畏舰的同时,日本人也开始建造自己的超无畏战列舰,不过看起来其设计思路比较平庸,只是在中心线上遍布6个两联14英吋炮塔,军舰全长的大约六成就要被那六个炮塔所占据!日本人对这两艘军舰却倍爱有加,将其国家的美称“扶桑”和“敷岛”来命名之。

[奇书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由于日本海军急于赶上世界先进行列,因此他们主要将力量花费在了主力舰艇上,远东战争以后他们痛感中小舰艇的不足,他们在自造以外,还开始了向意大利、奥匈帝国等相对开价比较低的国家订购轻巡洋舰或者驱逐舰。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意大利的“勇敢(Audace)”级和一种装备8英吋4门4900吨的奥匈大型轻巡洋舰。(译注:本舰由于大战爆发未能建成交货,奥匈帝国将其武装改为8-9门6英吋,命名为“亚得里亚(Adria)”号自用。)

***

1868年日本维新以后,旧幕府海军总裁榎本武扬,于江户率领“开阳”等八艘幕府残余军舰及仙台藩兵,带领4000余人从品川逃脱,驶向虾夷。并平定了虾夷南部。12月15日以陆海军士官以上投票,选出榎本武扬为虾夷共和国总裁。

然而,次年维新政府军开始大举讨伐这个新政权,由于虾夷军年前失去了旗舰“开阳”,海军根本无力和维新军一战,但是,中国提出中国将责无旁贷地支持虾夷共和国,遂遣海军远征,于箱馆海战大破敌军,击毙维新政府军将领黑田清隆。因此日本维新政府无力干涉,虽然宣称“坚决维护主权完整”,却也只能默认这一既成事实。

当然,由于虾夷共和国统治者基本都是原幕府高官,仅仅由于日本政府称其为“反贼”而奉行对其决不宽容的政策,而使他们只能向中国寻求保护,而中国则正好利用这一良机一方面扶植这个不能称为稳固的政权,一方面还加紧采取各种政策来扶植当地的阿伊努族人,以招募大量的阿伊努青年到中国留学等方法对于虾夷共和国进行“本土化”影响。

1891年,由于日本方面刺杀了对日最强硬的土方岁三再次激化了日本和虾夷之间矛盾,虽然风波很快又以日本方面的失败而平息,对于虾夷而言,事后签订的条约则意味着,在中国的仲裁下,虾夷的主权也得到了日本的承认。

虾夷共和国在成立伊始,带走了相当部分的幕府舰队,但是这些舰队基本上已在战火中消耗去了大半,中国这时向其出租了福州造船厂在1865年和1866年造的“卫青”和“张骞”两艘1268吨级铁胁木壳舰,到了1875年,又将前“戚继光”号,已经改为宿舍舰的“建威”号重新修缮,折价售与虾夷,改名为“甲铁”号。

到了1891年的刺杀事件以后,中国将从菲律宾战役中归来不久的“广州”号和“福州”号装甲巡洋舰略施修缮后售与虾夷共和国,成为“开阳”以及“蟠龙”号。进入了本世纪,中国的葫芦岛海军工厂又接受了虾夷共和国建造两艘岸防战列舰的订单,这种战列舰仅仅8400吨,装备4门12英吋主炮,航速为14节。中俄战争中,虾夷共和国也加入了中国的阵营,战后得到了俄国的装甲巡洋舰“瓦良格”号,该国将其改名为“宗谷”号。

***

高丽是一个具有卓越海军传统的国家,在1592年到1598年对日本的战争中,名将李舜臣研制的铁甲龟船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击退日本的入侵舰队之战中,李舜臣如纳尔逊一般战死在辉煌胜利的前夕。

到了1867年为止,高丽是满清的藩属,这期间由于对中国新政府周边国家外交政策的狐疑,以及同期俄国开始对高丽进行的武装渗透,导致高丽上层分化。保守派开始倾向倒向俄国,其代表闵妃说:“挡住中国人,让俄国人进来,因为俄国人来了最多呆几十年,中国人一来就会呆几百年……”

而高丽贵族中的有识之士由于目睹了中国的变革和日本维新的成功力图实施改革,首先在中国的协助下,高丽开始训练起新军来了。到了1874年,他们推出国王李熙效法日本实施维新,史称甲戌维新。但是维新仅仅维持了一百天,被称为开化党的革新派被以闵妃为首的保守派之镇压,李熙也被监禁“自省”,年轻首领金玉均逃往日本不久也被保守派派遣的刺客刺杀。

这次维新虽然失败,但是李朝的根基被动摇。到1876年,终于发生了由新军发动的革命,这场革命还受到了以崔益铉为代表的曾被大院君李昰应迫害过的儒学者以及一部分以原开化党的支持,革命军宣布成立高丽共和国,推举德高望重的崔益铉成为共和国统领。

由于革命时期俄国不断曾遣军舰驶入高丽领海进行过干涉,高丽共和国成立时就希望有自己的海上力量,其海军统领由原新军总顾问姜烨担任。姜烨幼年随父母在中国经商,与双亲失散后卷入太平之乱,又参加了中国的内战,曾在杨军中担任过炮兵师长,后被被委派,率领一批在中国内战中参加过杨军的朝鲜族军人回国帮助高丽建立新军,从这些情况看来,这极有可能为中国为了彻底控制高丽的谋略,自然,新共和国立即被中国承认。

杨政府还将其海军起家之本,“独立”号和“自由”号(原名“吉普赛人(Gypsy)”和“玫瑰(Rose)”号)赠与高丽,高丽海军还是使用其中国舰名,作为其训练最早一批水手的至宝。当然,这些原来设计用于扬子江的铁制明轮汽船不能适用于海上,1881年“独立”号便在风浪中沉没。“独立”号的沉没倒也颇有些象征意义,高丽共和国名义上虽说独立,但是谁都可以看出其经济命脉都掌握在中国之手,只要一览进入二十世纪之时高丽舰队的主力,也许可以看出若干端倪。

高丽海军的主力“李舜臣”和“高仙芝”号装甲巡洋舰中,“李舜臣”的前身为中国向德国伏尔铿购买的铁甲“大沽”号,这是一种陈旧的装甲巡洋舰,在1882年完工,排水量2900吨,航速15.5节,装备两门8.2英吋克虏伯炮,该舰的铁甲堡设计的位置过低,正常排水量时,铁甲堡的上部也只不过和水线略平甚至偏低,很难保护水线以上的舰体,满载时则更可想而知。此外由3段装甲拼接而成的铁甲堡,并没有像以后的战舰装甲列板那样采用互相噬合的制造工艺,一旦接缝处中弹,很可能会造成装甲带破裂进水的可怕后果,这一方面可看作第一次尝试设计装甲巡洋舰的德国之技术低劣,同样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的盲目。此后,一旦中国人知道了本舰使用的窄而厚的铁甲堡实际存在诸多问题,便急于在1894年匆匆售出。“高仙芝”则是比较新的中国自建装甲巡洋舰“杭州”号。在对俄国的战争中“李舜臣”号还是触雷沉没。但是,战后高丽也分得了装甲巡洋舰“巴扬(Баян)”号,高丽人将其改名为“张保皋”号。  战后中国又向高丽出售了“张骞”号战列舰,这艘前无畏舰作为“忠武公李舜臣”成为了高丽海军的旗舰。

***

1778年,法国大主教百多禄(Pierre-Joseph-Georges  Pigneau  de  Behaine)帮助安南阮朝国王阮福映镇压西山阮氏三兄弟的暴动,并占领湄公河三角洲以及西贡。给了法国渗透安南带来了可乘之机,1857年7月,拿破仑三世决心征服安南,次年9月,法国海军攻陷岘港。亚罗号战争结束以后,法国得以于1861年倾全力进攻南圻,先后占领定祥、嘉定、边和三省,还吞并了高棉,并且向琅勃拉邦、万象、川圹、占巴塞扩展势力最终取暹罗而代之。1862年6月,根据《西贡条约》,阮朝割让南圻东部的嘉定、定祥、边和三省和昆仑岛给法国,法国将这些占领区域统称印度支那联邦。从1861年起,军人张定就开始在南圻鹅贡率军抗法,深得人心,1863年10月,中国的杨军组成南方集群,开始向两广渗透,这股势力也开始通过当地一个叫做“黑旗军”的武装力量对安南加以影响。1864年张定战死,其子张权与普锦波和尚领导的高棉抵抗力量联合起来,以西宁为根据地继续作战。同年5月底,中国袭击舰“郑和”号将大量武装和资金提供给张权与普锦波,使得这支力量得以维持。1866年,总督加尼埃尔(Marie  Joseph  Franç;ois  Garnier,中国史称安邺)指挥法军准备向顺化进发。阮朝邀请“黑旗军”司令刘永福及其杨军特派员徐渐飞率领的中国“志愿军”协助抗法,在顺化城郊大败法军,法军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