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教坊犹奏别离歌

乐读窝 > 武侠小说 > 教坊犹奏别离歌

第26章

书籍名:《教坊犹奏别离歌》    作者:陈佰草


洗净,洒上盐巴烤熟,极香。这就是现代人常常吃的烧烤吧。不过,这可是绝对的绿色食品哦。

他拿随身携带的弯刀割下熟肉片,小心送到我口边。我并不能多吃,通常只是胡乱嚼几口。那把弯刀的刀鞘通身镶满宝石,刀刃雪亮,刀柄闪着盈润光泽。我满心崇拜,抚过刀柄与刀鞘。他俯身望我,轻轻说:“这柄刀是父王赠送与我。我要用这把刀争取我的尊严与南诏的尊严。”我轻吻他的眉角,并不做声。

这一路跋涉,我已将今生今世托付于他。

我低头看锁骨间的小木牌,宛如前生。于是含笑,将之取下,小心收起。

我再度昏迷。

恍惚中听见大夫说,姑娘身体虚弱,内里紊乱。怀胎三月,一般不会害喜到这种地步。所以这一胎,怕是凶险。

我感觉可怕的乌云慢慢压下来。

我听见他低沉阴郁的声音:“一定要保她母子平安。一定。”

我伏在他怀里,疲惫地睁开眼,又倦懒地合眼。一滴眼泪滚落下来。

他柔声道,静娘,不要担心,不要害怕,我一直都在你身边。你会好起来。我们会一起生很多孩子。

我闭着眼,在黑暗中缓缓抚摸他的手背,他的胸膛,他的唇角,他的眉眼。那是我熟稔的棱角与温度。我感到心安。

层层笼罩的记忆忽然掀出一角。蓦然,我想起那年,同样也是在颠簸的马车上,我历尽艰难,守着腹中幼弱的婴孩。

那是思贤哥哥的孩子,那是我们在桑林里留下的孩子,那是我的光与明。

马车上都是被强行带去长安的姑娘。她们有的会唱好听的曲子,有的会弹琴,有的会吹笛,有的会弹箜篌,有的会跳舞。一日日的颠簸后,她们不再哭泣,而是开始絮絮聊天,并开始憧憬长安的明媚生活。

她们说,长安有望不到尽头的繁华街市,长安有数不清的王侯公子,长安有享不尽的富贵荣华。

我并不在意她们的言语,只是一个人默默在侧,跟腹中的孩子说,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找到思贤哥哥。

我被抓到长安,思贤哥哥会担心么,会到处找我么,会一路来长安么?

会的,一定会的。我安慰自己,安慰孩子,我们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们来到了长安。

那时候,无论我用多么长的布带,亦无法捆住高高凸起的肚腹,使人看不出我怀有身孕。姑娘们惊恐地劝我,快将孩子取掉,越快越好。到了教坊,你怎么能怀着身孕!

我含笑不语,决不听从她们的建议。

幸而教坊内的人都知晓我制曲的天赋,待我尚好。

这时,听说,太乐府新上任了一位官员。他风流俊朗,他叫崔思贤,他从虞山来,他向朝廷奉上了自己将要婚娶的姑娘,那是一个有着制曲天才的姑娘。

我不相信,那决不是我的思贤哥哥。

我拖着沉重的身子,挣扎着找到崔府。府上门楣光耀。听说,这位崔公子,早就迎娶了兵部尚书的女儿许春棠。

我扑在门上,用力扣打门环。我要见他,我要见一见,那是不是我的思贤哥哥。我不相信,我决不相信。

但,他并没有出来见我。

崔府的家仆将我一顿痛打。

我的身体流淌出稀薄血液。我却依旧要伏在门前,一声声喊他的名字。万念俱灰,只是尚存一丝希望,那不是他,那不过是重名重姓。他不会这样对我,他不会这样对我做出深刻的背叛。他不会。

但,他始终没有出来见我。

家仆带着鄙夷的神色,将我拖得更远,摔在长安一条清冷的街里。

海棠花簌簌落了我满身。我枕着一头零乱枯槁的发,大哭。

我被人送回了宜春院。

那是一个年轻瘦削的少年,淡青长衣,广袖飘飞。他有深邃清澈的眼眸。那眼神叫我蓦然安静,又叫我悲痛大哭,心皱缩以至无法呼吸,疼得哽咽难平。

他轻轻抚过我的额,用忧伤清冷的声音说,不要哭了,不要伤心。我叫陈芜夜。

他为我弹琴。琴声清澈低回。我渐渐收住眼泪。

他说,我叫陈芜夜。

在宜春院住下,我沉默寡言,时常发呆。还好花房有一位性情温厚的婆婆,愿意静静陪伴我。

花房里有一种奇怪的植物,瘦长深翠的叶片,叶尖永远凝着一滴水,仿佛珠泪。

我问婆婆,这是什么草?

婆婆微笑,这是忘忧草。世间仅此一株,从此绝迹。

忘忧草。

后来的日子,我身体愈糟。几度昏迷。

有一双温柔的手,扶着我的肩,喂我喝一碗药。药汁沁凉,让我猝然之间,面临大片大片空旷与洁白。

我陷入长久的睡眠。

“静娘,怎么哭了?”

我醒过来,微笑。他沉声道,快要到了,你再忍一忍。我会把南诏最好的大夫找来,一定不用担心。

我轻轻摇头,我不是担心。我只是觉得累。

他眉宇隐隐一皱,你好好睡一觉,我在你身边。

我努力睁大眼,努力对他笑,不,不想睡。我怕我睡着了,就再也看不到你了。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说出这样沮丧的话来,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但此刻,的确,筋疲力荆

他托起我的头,喂我喝一碗药。药汁中浸着一朵花。我将花瓣细细咀嚼,清香汁液冲淡了药的苦涩。

更多眼泪汩汩而出。

他不停地拭干我的泪。我竭尽全力记住他的眉眼与轮廓,再没有力量支撑。

于是,又昏死过去。

7.

冬天来临,我们终于抵达大理。

大理,是南诏的首都。

我意识涣散,极其虚弱。妊娠的苦楚叫我不堪忍受。好几次,好几次,我不能自抑,大哭着要大夫取走孩子。他亦大声说,我们不要孩子了。

但,我又瘫软,含泪徐徐道,不,不,一定要生下来。

我们相与枕藉,我们彼此安慰。

我被他搀扶着,穿过漫长的甬道,来到一间僻静的宫院。南诏宫殿多与唐宫相若,亦是飞檐翘角、亭台楼阁。

那宫院出奇冷清,我没有多管,只是兜头睡下。几个南诏装束的侍女悄然上前,欲服侍我沐浴更衣,被他用眼神制止。

“一路风尘劳顿,先让姑娘好生休息。”他留下话,大步出门。

为什么,为什么,他不多陪我片刻。我心里生出浅浅的怨。

心重重落地,我总算,平安抵达南诏。

睡得死去活来,人终于清醒。眩晕似乎减轻,竟感觉饿。强撑着起身,发现周围无人,于是自己下床,一步一步挪向屏风外的房间。

侍女们在。我轻声说,能不能倒碗茶来。她们面面相觑,并不行动。大概她们听不懂汉话吧。只有自己挣扎着去够茶壶。一不留神,看见了铜镜中的自己,于是大惊。

瘦黄枯槁的容颜,苍白皴裂的双唇,高高隆起的畸形的腹。我走近两步,再看,如何也不相信,这便是自己。我揉了揉发红的颧骨,那里已无一丝丰润。我用力抿住唇,狠狠咬下去,再松开,发紫的唇勉强泛起几缕樱桃色。

我将铜镜一把扣倒,颓然转身。侍女们奇怪地望着我,眼底,甚至有几丝讥讽。

茶水是凉的,且有一股怪异的气息。我咕咚咕咚灌下去几杯,想好好洗个澡。但打开衣橱,却是清一色的南诏装束。

我找出一柄木梳,勉强梳顺头发,挽成一个简单的髻,决定去找他。

侍女们却将我拦祝她们说着我听不懂的南诏话,大概是大王子吩咐了,姑娘哪里都不能去。

我心一点点凉下去。这是什么意思,把我千里迢迢带来南诏,却不来见我,连门也不让我出。

我恶向胆边生,加之腹中胎儿闹腾不已,火气愈盛,用力拨开她们的手,冷冷一望,决然出门。

而迎面,便是他。

他将我一把揽住,急道:“醒了么?怎么到处乱走?”

内心委屈,泪水含在眼中:“你为什么不来看我?把我一个人丢下来,我还以为你从此不再来见我了1

他小心地扶我往回走:“静娘,不要操心了。是我不好。刚刚觐见父王,忙着商讨一些事。”

我还是委屈,语气很冲:“那么是攻唐之事了?”

他沉吟,又点头。

我急道:“为什么?难道彼此不能和平相处?打来打去有什么意思?”

他唇边的笑意已然收起:“静娘,我说过,两国之间,从来没有退让与妥协,只有弱肉强食,只有你死我活。我们必须为尊严而战。”

尊严。我突然觉得他的神情那么陌生,陌生得让我心蓦然一空。我喃喃:“大公子,你说过,要和我过桃源般的安静生活,不要这些戾气与杀戮……”

“傻瓜。”他笑了,“我们先回屋吧,别把你冻坏了。”

总算有一丝温情。我满足地依靠在他怀里。

“这茶,怎么是凉的?”他碰了碰茶壶,突然问我。而眼神,却死死盯着那几个年轻的南诏侍女。我看见侍女们脸色刹那煞白,战战兢兢跪地。他转而跟侍女们说了几句南诏话。我心头一口恶气也消了大半,含怨笑道:“她们听不懂汉话,也说不来汉话,我连碗茶都喝不到。”

他转向我,宠溺地微笑:“让你受苦了。以后不会了。”

我眼泪又涌出来:“你看我,现在已经没有人形……”

“乱讲。”他刮我鼻子,伸手抚摸我的肚腹,调皮地将耳朵贴上去,“嘿,让我来听一听,他会不会叫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