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率的傲慢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轻率的傲慢

时间:2024-03-03 06:59:09

以前我??如果喜欢一本书、一首乐曲、一名演员,总要说出些理由来——我们要对这个领域有所了解,讲出一二三四,才能为人信服。现在简单多了,基本上说“我喜欢”三个字就足够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变得这么重要了呢? 这并不是坏事。“我喜欢”变得如此重要,其中包含着对个人的尊重;而对个人的尊重,是个人解放的前提,是打破旧有等级体系的力量,是民主化的基础。 但另一方面,这种现象又会让我们感到困惑:无论多么伟大、崇高、优美的东西,现在只要说一句“我不在乎”,好像就能否定它的价值。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有些话题只要你说“我喜欢”“我愿意”,对方似乎就无法反驳了。这种轻率的傲慢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当我们做出选择的最高基准是主观意愿,“选择”就成了一个孤证。除了“我的意愿”,不存在任何同等有力的旁证。选择就变得脆弱、不稳定。我们可能自己都无法坚信自己的选择。 于是,我们一方面处在解放的轻松与兴奋当中,另一方面又处在不确定的、没有把握的焦虑当中;一边习惯于轻率的傲慢,一边又常常感到惶恐和不安。 简而言之,过去我们更重视事物内在的客观价值,主观意见不能轻易动摇这些客观价值。而现在,个人主观赋予事物的价值变得极其重要,有时候甚至能压倒其他一切标准。 (秋水长天摘自新星出版社《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一书,〔韩〕金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