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与不遇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遇与不遇

时间:2024-03-03 07:03:39

叶嘉莹 杨爱娣 杜甫写过很多首赠李白的诗,其中一首的两句:“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他写两个人的感情,一见倾心。在什么情况下杜甫跟李白一见倾心? 李白这个人很自负。大家都去参加科举考试,考三四次都考不上;有的人考到满头白发,才考上一个进士。李白不去考,他要等皇帝来请他,而他果然以诗才打动了皇帝。 李白天下闻名,所以他不用考试,皇帝就来请他了,而且亲自接见他,用很高的规格来招待他——给他赐的座位是最高?的,还亲自盛汤给他喝,让他做到翰林待诏。 可是唐玄宗从来不拿国家大事问他,只是让他赋诗、作歌词!李白不甘心:你把我当歌伎酒女一样看待,只是供你取笑娱乐的。李白辞职不干了。 皇帝如果真的觉得他是人才就应该挽留他,可皇帝没有挽留。李白辞职,皇帝许了“优诏”,给他很优厚的赏赐。 杜甫写李白当时的境遇,“乞归优诏许”,这五个字真是用得很好——如果君臣相得,李白何必要“乞归”;如果皇帝要用他,为什么要“许”;如果君臣果然不相得,那何必给他“优诏”,给他这么丰厚的赏赐?因为得到皇帝这么高的赏赐,所以在遇与不遇之间,不能说李白不遇。 我的老师顾随先生曾写过两句词:“底事今朝花下见,不如夙昔梦中来。空花此后为谁开。” “底事今朝花下见,不如夙昔梦中来”,就是你之前做了一个梦,期待与梦中的情人见面,想象着那是多么美好欢喜的事情。结果有一天你们果然在花下相见了,却发现“不如夙昔梦中来”,他跟你在梦里见到的是不一样的。从前你跟他没见面时,你有一个空想,这个空想很美丽,是“空花”。这个空想破灭后,就难免要问“空花此后为谁开”。 李白的梦想是皇帝一定会见他,见到他一定用他,而古代读书人的用,就是治国平天下。可是皇帝只让他赋诗、作歌词,“底事今朝花下见,不如夙昔梦中来”,所以李白失望地走了。“空花此后为谁开”,就是说这种遇与不遇之间的复杂的感情,而杜甫用“乞归优诏许”五个字,就把这么委婉曲折的感情写出来了。 (酣中客摘自《文史知识》2021年第6期,本刊节选,杰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