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光明行动”(92)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读者》光明行动”(92)

时间:2024-03-03 10:36:27

10岁的小玲来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今年上四年级,在“《读者》光明行动”弱视儿童专项义诊中被确诊患有弱视,双眼视力为0.4/0.5。 与其他孩子不同,小玲在筛查中不太配合医生,她拒绝回答检查相关的所有问题,并在得知诊断结果后拿起就诊卡跑掉了……项目工作人员找到小玲的老师了解情况,原来小玲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她和弟弟的生活全由爷爷照顾。小玲平时总是沉默寡言,除了上课时间,她很少与同学、老师沟通。 在项目工作人员、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开导下,小玲逐渐敞开心扉:“我看不清黑板,不知道该怎么办……听说这里可以配眼镜,但是爷爷照顾我和弟弟很辛苦,我不能再给爷爷增加负担了……”在得知配镜和治疗都可以免费后,小玲终于认真配合医生做起了检查。今年春节前,小玲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眼镜。老师说,都不记得有多久,没见过小玲笑了。 小玲的故事绝非个例,“《读者》光明行动”项目医疗队在历次义诊筛查中都发现过类似的情况。《2019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中显示,留守儿童家庭普遍存在亲子关系疏离的问题。一位校医曾经给我们讲述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小强和同学在学校里互相打闹时,眼睛受了伤。原本并不严重,但是由于小强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亲子关系疏离,缺乏必要的沟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小伤演变为严重的眼疾。工作人员正在为小玲做视力检查(右) 白皮书还指出,超九成留守儿童的精神遭受暴力对待。对于一个有视力障碍的留守儿童来说,这更是双重暴力。在“《读者》光明行动”青海省义诊中,有一个由奶奶独自抚养的小女孩,其父母带着弟弟外出打工七八年都没有回家了。村里的孩子都嘲笑她是“父母不要的孩子”,当她出现视力障碍后,又被同学讥讽为“瞎子”。 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本该被悉心关照,但对于留守视障儿童来说,却遭受着成长之痛。并非每个孩子都能在挫折中得到成长,变得愈发坚强。当自卑与消极充满内心时,他们的人生将更加艰辛。“《读者》光明行动”关注留守儿童群体,致力于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眼部检查及弱视治疗。诚挚地请您与我们一道,守护留守儿童的光明与自信! 微信扫码,帮助更多弱视儿童靠近光明!银行汇款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西翠路支行 户名: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账号:320756027856邮局汇款 单位名称: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造甲街110号48号楼 邮政编码:100070在线捐款 请登录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官网www.ccafc.org.cn,进入“捐赠通道”,选择“《读者》光明行动”项目后进行捐款。 (1)使用微信扫码捐赠 (2)使用支付宝在线捐赠 (3)使用财付通在线捐赠 (4)使用?上银行在线捐赠 (捐款时请务必于附言栏内注明“《读者》光明行动”;如需捐款发票,请留下详细通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