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都有选择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你永远都有选择

时间:2024-03-04 02:56:29

新冠肺炎疫情?ξ颐敲扛鋈说挠跋於际欠椒矫婷娴模??然嵊跋炷愕囊率匙⌒校?不嵊跋炷愕纳?婊肪场 如果你曾因为疫情宅在家里,你一定思考过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当外界环境发生剧变时,你该怎么办? 说一个发生在100多年前的故事。 在婴儿恒温箱还没被发明的时候,新生儿的死亡率非常高,但在当时,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最后是谁解决的呢?是当时53岁的妇产科医生斯蒂芬·塔尼。 1881年的一天,斯蒂芬医生去巴黎动物园看展览,其他人都在看狮子和老虎等动物,他却把注意力放在了动物园里孵小鸡的孵化器上。 他看到刚孵出来的小鸡在温度适宜的孵化器里蹦蹦跳跳,顿时受到启发,有了一个想法。 他立刻找到动物园里制作小鸡孵化器的家禽饲养员奥迪尔·马丁,两个人开始合作。他们借鉴小鸡孵化器的模式,制作一款给人类婴儿使用的恒温箱。 几个月后,一款有玻璃门并带有隔间热水瓶的婴儿恒温箱被制作出来。 婴儿恒温箱的问世,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据统计数据显示,使用婴儿恒温箱之后,体重过轻的新生儿的死亡率从66%降低到28%。你要知道,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鲜活的生命。 随后,婴儿恒温箱开始在各国普及,斯蒂芬的学生马丁·库尼把婴儿恒温箱引进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婴儿恒温箱成了美国每家医院的标配。这让美国在从1950年到1998年近50年间,新生儿的死亡率降低了80%。 这么伟大的发明,其发端仅仅是一个医生在逛动物园时,受到小鸡孵化器的启发,进而产生的创新思维。 其实,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创新的方式。 这种方式,在商业界非常普遍,有很多词说的都是这种方式,比如交叉创新、跨界创新、混搭创新、组合创新等。一大堆的词,但不管用什么词,原理其实都是一样的,即把旧的要素重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东西。 所以,困住你的从来都不是问题,而是思维。当你发现你要开的门被锁住时,不妨去别处找找钥匙。 这个故事还有后续。 虽然婴儿恒温箱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普及,使婴儿死亡率显著下降,但在很多医疗条件不好的发展中国家,新生儿的死亡率依然很高。 2005年,也就是印度洋海啸发生后的第二年,国际救助组织给印度尼西亚的一座城市捐赠了8台婴儿恒温箱。 3年后,麻省理工学院的普赖斯蒂洛教授去访问这座城市时,发现这8台恒温箱全部出了故障,都不再使用,新生儿根本就没有用上。 为什么停止了使用? 因为当时的婴儿恒温箱已经非常复杂,只要出了故障,当地根本没有人会修。维修这样复杂的设备,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还需要与之配套的备件,结果这两样当地都没有。 怎么办呢? 普赖斯蒂洛当即决定要为发展中国家设计一款婴儿恒温箱。于是,他组建了一个团队,专门做这件事。 他的团队中有人发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城市还是乡镇,都是有汽车的,而且,都有汽车的配套维修能力。于是,他们就尝试用汽车的零部件来制作婴儿恒温箱。 3年后,新的婴儿恒温箱做了出来,取名叫育婴器。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育婴器的供暖系统是由汽车的前聚光灯改造的,空气循环系统是改装的汽车仪表盘的风扇,报警系统是车门的蜂鸣器,而能源系统利用了摩托车的电瓶。 这个由汽车零部件做成的育婴器,不仅可以在当地找到这些备件,而且只要是汽车维修人员,都可以维修。 新的育婴器造福了更多的人。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因为你的动作就是对环境的反应。 从婴儿恒温箱到育婴器,从美国到印度尼西亚,虽然环境有天壤之别,但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并没有变化。 如果普赖斯蒂洛从一开始就抱怨印尼的环境不好,他能做出育婴器吗?他做不出来。 环境总是会变,抱怨环境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好,真正的问题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你对环境的反应。你真正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动和态度。 一个人,或一家企业,什么能力最重要?持续进化的能力。 当环境变了,你就得跟着环境一起变化,适应环境,持续进化。 此时,我想起一个人,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 他的父母、妻子、哥哥都死于纳粹的魔掌,而他本人也在纳粹集中营中受尽了地狱般的折磨。在经历了无数的痛苦和思考后,他明白了一件事:“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下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白丁儒摘自微信公众号“奇点不奇”,邝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