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差不多先生”吗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你是“差不多先生”吗

时间:2024-03-04 12:29:20

采铜 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国画大家齐白石先生的成才经历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齐白石出生于1864年,湖南湘潭人。他的家庭并不富裕,所以他16岁就开始拜师学习雕花木工。齐白石的木工师父手艺很好,他又认真好学,所以他的手艺越来越好。由于经常跟着师父在外面做活,渐渐地,他在当地有了些名气。 齐白石学手艺不仅勤动手,更善动脑。他发现师父雕的花翻来覆去就那几个固定的样式,什么“麒麟送子”“状元及第”,没什么新意,于是就搞了些创新,把国画里的一些元素,如虫草、花鸟等,迁移到木雕里。起初只是试探,没想到雕出来的新品颇受大家欢迎。 这种经历让他对国画有了强烈的兴趣,但没有人教他画,而他能看到的国画画册也是比较初级的,所以一直无法真正入门学画。 直到20岁的一天,齐白石在一个主顾家里干活时,发现了一套《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谱》是一套非常经典的国画教科书。一个想学画的人看到一套画谱,就如同一个想学武的人看到了一套武功秘籍。可是这套书是别人的,在当时又很稀少珍贵,他只能向书主借来,用薄竹纸覆在书页上,描红一般照着原画一笔一笔勾描。他就这样勾画了足有半年,画了16册,才悉数描完。 接下来的5年,齐白石靠这套勾描出来的《芥子园画谱》做木雕,闲时也反反复复临摹,勤学苦练,他画画的底子就这么打了下来。后来齐白石的画在当地出了名,引来名画家收他为徒。接受了专业指导后,齐白石?技更上一层楼,终成一代国画大家。 发现一本好书,花半年时间抄下来,又花几年时间学这一本书,这是在信息匮乏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求学若渴的年轻人所做的事。而在今天,有几个人能做到?“手机艺人” 一部智能手机在手,我们的时间就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每天各式各样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让我们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择;我们的耐心越来越少,我们总是被标题吸引,打开正文后匆匆看两眼又马上关掉;每天更新的网络热点,当时看得热闹,到第二天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我们幻想在一篇网文中寻找到“干货”,希望发家致富、人生辉煌的不传之秘能被列成要点,和盘托出,没想到只是又一次被骗了点击;我们总是在找更多的资源,搜索、下载、囤积,然后闲置,错把硬盘当成自己的大脑…… 如果说齐白石的故事是一个“信息匮乏时代的手艺人的故事”,那么这就是“信息过剩时代的‘手机艺人——我们的故事”。 齐白石先生的这种专注和一丝不苟,想必现在少有人能企及。胡适先生写过一篇趣文,叫《差不多先生传》,文章里虚构了一个叫“差不多先生”的人物。这位先生有一句名言:“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在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有这位“差不多先生”的影子。不苟且 历史学家罗尔纲年轻时曾担任胡适先生的助理,受胡适言传身教颇多。他回忆说,胡适先生最令他受益的教诲就是三个字:不苟且。 什么是“不苟且”呢?胡适说,不苟且就是“狷介”。胡适认为,“狷介”不仅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做学问的品格,也就是“一丝一毫不草率、不苟且的工作习惯”。罗尔纲早年受这种“不苟且”精神的熏染,在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一以贯之地践行,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 年轻人容易犯的毛病是热情有余,少了一些冷静踏实;急于求成,少了一些耐心细致。如果能早一些明白“不苟且”的重要性并躬身践行、一以贯之,人生之路可能会好走很多,个人的才能也更容易培育和施展。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晚年回顾自己的人生,从经历中总结出7条人生经验,其中第一条是“追求完美”。18岁的时候,他每个星期都会去歌剧院看一场歌剧演出。有一次他观看由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法斯塔夫》时,被深深震撼,随后他查阅资料,发现这部伟大的作品竟然是威尔第在80岁时创作的。 80岁的威尔第早已经功成名就、享誉天下,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地创作一部歌剧呢?威尔第在一篇自述文章中是这样写道:“身为音乐家,我一辈子都在追求完美,可完美总是躲着我。所以,我有责任一次次地尝试下去。” 这番话给年轻的德鲁克很大的触动,甚至成为他一生行事的准则。所以直到90岁时,已经著作等身的他还在辛勤工作,写出了思考未来管理问题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 (江枫摘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一书,毕力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