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早寒春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阳早寒春

时间:2024-03-02 12:52:14

?于清 1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在战火纷飞的20世纪40年代,就有一些外国友人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延安。阳早与寒春就是其中两位。 先进入延安的是阳早。 阳早出生在美国纽约州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因自小过惯了农场生活,他天然地对动物有种亲近感,尤其喜欢养牛。上大学时,他一开始学的是医学,但很快就转到了康奈尔大学农学院。1941年5月,阳早学完他觉得对养牛有帮助的所有课程后,就休学回家养牛务农。 农场工作繁重,周末,阳早大学时的好友韩丁会前去帮忙,偶尔他还带着姐姐韩珍和妹妹寒春一起去。韩珍当时在农业安全管理局工作,闲聊时她总会告诉他们一些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新鲜事,还会带去一些进步书籍。几个年轻人一起阅读、争论,乐在其中。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已进入决胜阶段。阳早迫切地想要投身到革命的浪潮中去。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展示的另一个世界——延安,一直在阳早的脑海中盘桓,他决定去中国看看。 1946年,阳早以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工作人员的身份前往上海。 下飞机后,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展现在他的眼前:灾荒严重,街道边、村庄里到处都是难民、乞丐;不少人伏倒在路边奄奄一息,甚至默默死去——不是因为没有救济粮,而是官员们极度腐败,扣留救济粮以获取暴利。阳早眼看无可作为,干脆辞去了救济总署的工作,直奔延安。 到了延安,阳早被安排在光华农场。让阳早欣喜的是,农场里有30多头荷兰奶牛。重操旧业的阳早每日卖力地工作,闲暇时,他还认真学习中文,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生活。 1946年年底,党中央得到胡宗南部队要大举进攻延安的消息,紧急安排全城疏散。一天夜里,听到袭击警报,所有人火速行动,阳早他们赶着驴走在最后。不料,一头驴在过河的时候受了惊吓,发疯似的把背上的东西甩下河,掉头便往上游跑。阳早二话不说,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抢救包裹。 依靠侦查员送来的消息和沿途村民的帮助,他们躲过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袭击,从陕西一路走到河北,后又返回陕甘宁边区。这趟艰辛又漫长的旅程,带给阳早极大的震撼。他迫切地想把这一切告诉在美国的朋友,他骄傲地在信中说:“同样是问路,我们问,老百姓带着我们走,‘白军’问,老百姓就不告诉他们,事后还偷偷给我们送信。我们的待遇就是这样的。” 就这样,一封又一封信,飞到了大洋彼岸的寒春手里。 和阳早不同,寒春的家境极其优越。母亲卡玛丽塔·辛顿是美国男女同校寄宿制高中的创始人,父亲是专利律师。数学家乔治·布尔,测量专家乔治·埃佛勒斯,以及文学经典《牛虻》的作者艾捷尔·丽莲·伏尼契都是她的家族成员。 寒春热爱自然科学,大学就读于物理系,专攻核物理方向。因学术成果出色,“二战”期间,寒春被召集加入“曼哈顿工程”,参与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 阳早的来信无疑让寒春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阳早在信中言辞激切地劝她:“你快来看看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来晚了就错过末班车了!你那个物理研究,什么时候搞都不迟。”在阳早的多番催促下,寒春终于下定决心,离开了美国。 1948年,寒春历经18天的海上颠簸到达上海,又几经波折,在宋庆龄的帮助下向延安进发。一路上,寒春激动不已,放声高歌。 一别三年,两个人乍一看彼此已经有些陌生的脸,怔了一下。寒春率先向阳早大步走过去,出人意料地朝着他的肩膀就是一记重拳,阳早也回击了一拳。 就这样,阳早与寒春在延安喜结良缘。 2 1949年,组织上分派寒春、阳早和其他几个同志到北边开拓新农场。几经跋涉,牛拉的大篷车载着他们来到内蒙古的城川,他们在这里建立了“三边农场”。 内蒙古草原上的风景美不胜收,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包和漫无边际的旷野让人心旷神怡。初到当地时所见的一幕,深深地刻在寒春的记忆里,46年后的1995年,她还把那一幅场景用电脑画出来,打印后寄给儿子。 但回归具体生活,他们遇到的困难比在陕北时还要多。在内蒙古,昼夜温差大,且冬季漫长,晚上睡觉时,只有炕上是暖和的,屋子里冷得像冰窖,毛巾挂起来,不到10分钟就冻硬了。这里蔬菜很少,只有白菜和苦荠菜。 这里的工作也很难展开,经历了一系列挫败后,寒春意识到,要先和蒙古族邻居们交上朋友。她以请教如何制作奶酪和奶油为由,接触了住在附近的嘎拉。她们一起做奶油、骑马、拜访朋友,嘎拉搬家,寒春挑着扁担帮她运东西……她们很快就亲密起来。 寒春送给阳早的用泥土做的“生日蛋糕” 蒙古族人祖祖辈辈依靠天然食物喂养牲畜,经过几个世纪的放牧,当地牧场已经相当贫瘠。阳早和农场员工想办法种植玉米和新品种牧草,改善冬季饲料严重不足的状况。他们还用优良种羊提高本地绵羊产毛的数量和质量,用大型驴、荷兰奶牛与当地牲畜配种。慢慢地,良种繁殖的观念被牧民接受,牲畜群体逐渐扩大。 1952年,寒春生下了她和阳早的大儿子阳和平。就在这时,组织安排他们俩去西安东郊闫庄奶牛场工作。在闫庄奶牛场,阳早担任副厂长,寒春负责奶牛的日常照料工作,记录每天的数据,监督巴氏杀菌的执行。 3 辗转几地,物资匮乏一直伴随着阳早和寒春,但他们都是那种对物质生活没有多少要求的人。阳早32岁生日时,寒春用泥土精心做了一个“蛋糕”,插上一根根小木棍当蜡烛,送给阳早。阳早觉得很开心,把“蛋糕”捧在手里翻来覆去地打量。 唯一的困扰是缺医少药。有一次阳早牵马时,胳膊被拉脱臼了,但因为没有条件医治,他只好忍着剧痛自己扭动胳膊复位。从此,阳早的胳膊再也举不过头顶。 “文革”开始后不久,北京的同志去看望阳早和寒春,邀他们去北京做英文译校工作。在当时的情形下,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他们。到北京后,寒春被分配在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工作,享有“外国专家”待遇;阳早则被分配到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后来,周恩来总理委托外交部部长黄华看望阳早和寒春,问他们对今后的工作有什么打算,两个人强烈地表达了希望回到劳动生产一线的想法。于是,他们被安排到了农业部门。 1972年秋天,阳早和寒春搬到了北京红星公社。他们又找回了曾经的激情,一头扎进农具改进和技术革新中。寒春着手设计了牵引式青饲收割机,不久又设计出挤奶机,使公社彻底告别了手工挤奶方式。 1979年,农机院聘请阳早和寒春为技术顾问。他们带技术人员去美国考察农场的机械化情况,同行的关海令回来说:“阳早和寒春熟悉机械,考察团收获很大;但在生活方面也太艰苦了,有置装费不做衣服,有住宿费不住宾馆,只去公园住一晚上1美元的帐篷,过得跟难民似的。省下的钱他们全用来买机械零部件了,还有剩余的回国全部上交了。” 但这样俭省到极致的两个人,后来却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利用回美国探亲的机会,购买高产优质奶牛胚胎,用于改良中国奶牛种群品质。 20世纪80年代,阳早和寒春一直在农场进行技术改造,试制了管道挤奶设备;又领衔推进“奶牛场成套设备研制、牛场设计和中间试验”项目,经过5年的辛勤工作,最终把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中寒春设计的冷却奶罐,更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这些设备在中国农机院沙河试验站运行了30年,直到2016年还在使用。 4 阳早寒春

提醒您:因为《阳早寒春》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12

推荐杂志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