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最喜欢办公室角落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为什么你最喜欢办公室角落

时间:2024-03-06 04:46:05

为什么你喜欢躲在角落里办公 在一个视野开阔的现代化开放式办公空间里,下面的三个位置,你更喜欢哪一个? A.最靠近饮水机,可以时刻观察指示灯,以便第一时间抢开水的地方。 B.看得见诗和远方,可以随时发呆的落地窗旁。 C.背后是墙的憋屈角落。 我想,肯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忍痛放弃好风水和生活便利,选择成为阴暗角落里的“孤魂野鬼”。那是因为,开水诚可贵,风景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在很多人的眼中,开放式办公空间代表了高效率的办公方式。中层管理者认为,开放式空间有助于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高层管理者则特别喜欢大伙儿在一起干活的气氛,认为这样有利于构建强大的企业文化。 但开放式的空间真的能提高办公效率吗?更重要的是,员工的真实感受又是怎样的呢? 《哈佛商业评论》2014年曾发过一组“办公室爱与恨”的专题文章,认真地讨论了这个我们生命中待的时间第二长的地方。办公室:私密与开放的战争 一个关于“员工对办公空间感受”的调查显示,中国员工和西方员工对办公空间的看法差别很大。 虽然中国员工人均占有的办公面积仅为德国员工的15.4%、美国员工的26%,但认为自己“可以不被打扰”的比例反而高了20%以上。 也许是习惯了人多地少的拥挤环境,中国员工对办公室的大小并不在意。 但调查发现,这并不代表中国员工对“工作不被打扰”的要求低。事实上,我们最在意的就是“有人在看着你”,我们需要的是“工作时不被他人窥视”。 所以,在中国的办公室中,最受欢迎的办公桌并不一定是通风、光线好、开阔的地方,反而是墙角——哪怕是靠近卫生间、楼道的角落。 总结成一句话:哪里能让自己的电脑屏幕避开大家的目光,哪里就是风水宝地。 无论是中国员工,还是西方员工,他们的感受都显示,“员工敬业度和满意度”与“工作不被干扰”高度相关,而开放式空间比传统的“格子间”更容易被打扰。 这就给开放式的办公空间提出了挑战:管理者希望员工之间能有更多的交流,而员工则更希望保留个人的私密空间。 暴露在缺乏私密感的开放式空间中,一开始,来自大众的压力会令员工行为更规范,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自我意识的反压抑行为。 胳膊拧不过大腿,但胳膊有自己对付大腿的方法。 员工发明了各种“假装工作”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互联网产品经理也纷纷设计出各种“老板键”,来帮我们应对老板。 最后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组织越透明,个人越封闭;空间越高效,个人越低效。 但员工真的只能是“被加强管理教育”的一方吗?被一道道隔开的生产线,会发生什么变化 管理学家为了研究员工在工作空间的行为,选择了中国一家大型手机代工工厂的流水线,安排了5名研究者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工作。 他们发现,即使是在流水线这种毫无隐私的空间里,工人还是想了很多办法“保护自己”。 比如操作规范要求,先把条码贴到手机上,再扫描,但工人往往是一次性扫描多张条码,因为这样能加快装配速度。 工人的违规操作会增加次品率,自己也会被罚款。我们知道,所有的操作规范都是为了实现效率与品质的帕累托最优选择,为什么工人要选择损害自己利益的违规操作呢? 一次,一个工人开玩笑说,非常希望有个帘子把大家隔开,这样就可以不受别人的干扰了。 研究者立刻想到了“霍桑效应”——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人,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某一两个员工的违规行为,开始被整个车间效仿所致。 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员工时常会做出改进工作方法的尝试,但太过透明的空间,会促使员工把自己想做的事秘而不宣,以免引起大众的嘲笑。 于是他们选择了4条生产线,设计了一些隔帘,就像办公室的格子间一样,把大生产车间分隔成几人一组的小隔间。 5个月后,研究者?现,对照组的产量比正常组高10%~15%,而次品率保持不变。 根据研究者在隔间的观察,隔帘缓解了“被曝光感”,加强了隔间内小组的“亲密感”,促使他们相互学习,从而提高效率。 其实,设置隔帘的做法,早已被一些强调创新的高科技企业所运用,这就是曾经开发过《反恐精英》等著名游戏公司维尔福软件公司的“密谋小组”。为什么办公桌有轮子 维尔福软件公司的新员工入职时,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的桌子有轮子?” 对于这个问题,《员工入职手册》上是这么解释的:“这些轮子是在提醒你,是不是可以去更有价值的地方?这里的人会经常挪动,因为我们没有让你必须固定在某个位置的管理结构。” 维尔福软件公司认为,任何一个新的想法,如果一开始就试图公之于众,争取所有人的支持,十有八九会因嘲笑而胎死腹中。 相反,保护创新最好的做法是秘而不宣,私下成立“密谋小组”,争取少数支持者为新想法构建雏形,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最后从私密转向透明。 所以《员工入职手册》里说:“我们不会告诉你应该加入哪个项目小组,你要自己做决策。员工可以支持或者否定项目提议,好的项目很容易吸引他人加入,而且在任何一天,维尔福软件公司内部都会有很多不同的小组想来说服你加入他们。” 维尔福软件公司的“密谋小组”不一定适合所有公司,但它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公司希望的开放交流和员工希望的私密保护,并不是完全相悖的。 是我们之前对问题的定义出现了偏差,问题的焦点并不是“空间的开放”,而是“工作方式的开放”。你今天的“社会活力值”是多少 管理学家进行了一场大?模的实验,他们把几千枚带定位和录音的徽章(员工自愿佩带,数据匿名)放在各种企业的不同办公空间内,分析了空间密度、员工距离和社交行为的大量数据后,得到了很多与以前观点相反的结论。 比如,研究小组分析了一家药企销售团队的“徽章统计”。数据表明,销售团队应该打破小组内交流的惯例,因为跨组互动每增加10%,销售额也会相应提升10%。 这些分析表明,公司管理者之前对增加员工交流的渴望是非常正确的,面对面的交流(而不是电子邮件),才是推进工作最核心的互动方式。 但开放式办公空间并没有改变这一点。分析发现,最有成效的面对面的交流,并不会发生在相邻办公桌或会议室,而是在工作空间之外的偶遇和闲聊,比如咖啡机旁。 这项研究设计了一个新指标,叫“社交活力值”,是指某个员工一天内与其他同事偶遇的次数。 这些研究成果建议企业重新审视办公空间的固有角色,以增加“社交活动值”。比如以前咖啡机是纯粹的茶歇场所,但数据表明,咖啡机其实是公司最重要的社交中心和各种想法的碰撞点。 最后,这家药企将咖啡机改造成可供120人同时使用的咖啡台,并把咖啡桌改造成小型咖啡厅,此后一个季度,公司销售额增长了20%。 以前有个说法,如果想在网络上得到正确答案,别去提问,而是贴一个言之凿凿的错误答案。照这个说法,想要别人乐意跟你讨论问题,为什么你最喜欢办公室角落

提醒您:因为《为什么你最喜欢办公室角落》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12

推荐杂志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