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出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他写出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时间:2024-03-06 09:25:44

他写出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

四光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他是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共和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和开拓者。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写过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 李四光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后赴英国学习地质,毕生研究地球科学,为地质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实现了创立地质力学理论、撰写《中国地质学》、系统研究微体古生物科化石,以及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等诸多重大理论创新和科学发现,堪称学术巨人。 李四光作为共和国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为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全国石油地质普查工作,对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也是我国较早关注原子能利用问题的科学家之一。 但李四光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与音乐也有一定的渊源。他青年时就喜欢音乐,小提琴拉得不错,在英国留学期间,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 1919年11月,毕业回国途中,李四光前往巴黎做报告。为抒发感怀人生的心情,他在随身携带的一张五线谱稿纸上写了几句乐曲,共5行19小节,并将自己的英文名(J.S.Lee)和??作时间(22日)、地点(巴黎)写在上面。 翌年一月,他又在这张五线谱的背面,以“行路难”为题,写了一首完整的小提琴曲。他还在稿纸的右上角注明“仲揆”二字,在曲谱的右边写下“1920年正月作于巴黎”等字样。乐曲写好后,李四光请好友萧友梅指正,此曲手稿一直保存在萧氏手中。 《行路难》的创作和李四光先生本人的境遇相符合。他早年参加同盟会,虽然革命成功,却遇到袁世凯、张勋等复辟者,此后各地军阀混战,真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他远渡重洋求学,却始终心系祖国。 硕士毕业后,他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力邀,回来报效国家,这是他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也是他创作《行路难》一曲的直接原因。 《行路难》这首乐曲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陈聆群教授发现并考证的,原件现藏于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特藏室。 1990年3月,陈聆群教授为编纂《萧友梅文集》,专程赴北京探望萧友梅的侄女萧淑娴。萧淑娴告诉他,李四光曾作过一曲,交给了萧友梅。她叮嘱道,可在二叔(即萧友梅)的遗物中找。陈教授回沪后,在一包学生的文稿中发现了这份乐稿,五线谱眉端工工整整地写着曲名“行路难”(1920年正月作于巴黎)。《行路难》手稿 (若子摘自《解放日报》2019年10月5日)
1

推荐杂志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