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她好好做一只桃子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让她好好做一只桃子

时间:2024-03-08 07:59:42

苏佳燕从他校转来时,读中三,我是她的班主任。 吸引我注意力的,是她那大而圆的眸子,没有潋滟的水光,反之,像两口干涸的井,空荡荡的,让人看了心慌。 我去查阅她的档案,发现她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母亲已逝,父亲是建筑督工。 我静静地读她。 上课时,当大家就同一课题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时,她却像一尊石像,纹丝不动,仿佛她是班上一件多余的装饰品。有时,进行分组活动时,大家都把她当瘟疫,刻意避开。她好像也不怎么在乎,把目光转向窗外。每当我强行把她加入其中的一组而大家都不肯也不愿掩饰心中的不满时,她的眸子,便像被钳子夹住了,散乱的目光里,牵牵绊绊的全是痛楚。 除高度不合群外,惜语如金的苏佳燕倒不是一个问题学生。作业准时呈交,虽然表现不佳,可我看得出她已经尽力了。由于她成绩平平,各科老师都很少提及她。然而有一天,她的名字却出其不意地从周老师口里跳了出来。 周老师教的是家政。那一天,我们一起在食堂用餐。我买了一碗水饺,一只只“营养不良”的水饺,无精打采地浮在缺乏内涵的清汤里——真是鸡肋啊。我索然无味地吃着时,周老师突然对我说:“苏佳燕是你班上的学生吧?” “是啊!”我抬头看她,“她给你添麻烦了吗?” “才不呢!这学生,实在是太棒了!”周老师竖起了拇指说,“那天,我教学生做水饺,她搓面粉的力道、包水饺的手艺,可媲美专业厨师!你知道吗,当其他同学还笨手拙脚地搓弄面粉时,她早已擀好了面皮,手指灵活万分地捏捏压压,一只只外形漂亮的饺子便好像有了生命。”周老师啜了一口茶,继续说,“她的味蕾敏锐得不得了。水饺煮好后,她对我说,老师,圆圈缺了一个角。我起初听不明白,后来才知道,她指的是水饺缺了一种调味品,原来我忘了在馅料里洒上麻油。还有一次,我在家里卤了茶叶蛋,带来请学生吃。她尝过之后,对我说道,如果能在煮卤汁时加入一点点当归,茶叶蛋就能‘活’起来。我依她的话去做,果然发现茶叶蛋有了一种过去没有的深邃滋味。她居然能在我所用的十多种卤料当中品尝出我没放当归!你说,奇不奇呀?” 很高兴周老师让我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苏佳燕,我觉得这是一个接近她的突破点。 第二天下课后,我偷偷观察苏佳燕。当其他学生都一窝蜂地拥向食堂时,她却拿着一个塑料盒走到校园一隅,安静地坐在树下的石椅上。 我在她旁边坐了下来,她的脸、她的身体立刻条件反射似的绷得紧紧的,整个人像一只刺猬。我微笑着说:“佳燕,怎么没到食堂去啊?”她垂下眼睑,半晌,才以细小的声音应道:“我自己做了三明治。”我说:“我喜欢三明治,在家常做,不过,我通常只会做最简单的鸡蛋三明治。”她看了我一眼,眸子里有了一点亮光。她主动掀开盒盖,问我:“老师,你要尝尝吗?”我一看,忍不住暗暗喝彩,她做的是多层三明治,五彩缤纷,真像艺术品啊!我问:“你用了什么馅料?”她一听,便来劲了,说:“第一层,我用煮熟的鸡蛋掺入盐和牛油;第二层,熏肉以薄油煎过,配上切片的黄瓜;第三层,火腿切碎,拌蛋黄酱和?x果粒。之后,再层层相叠地嵌入面包里。每一层的用料都不相同,看起来很不和谐,可是合起来,滋味却非常丰富。”我暗暗吃惊。她讲话条理分明,而在说这些话时,她眉飞色舞的样子和平时判若两人。她把三明治递给我,说:“老师,你尝尝。”她脸上的那份热切使我不忍拒绝。盒子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两个三明治,我取了一个。吃着时,犹如乐队在味蕾上奏着交响乐,口感华丽,一时只觉花好月圆、岁月妩媚。我把周老师的话转告她,看到笑意从她的眼角一直蜿蜿蜒蜒地流到嘴角。 谈着谈着,上课钟声响了。我向她道谢,就在我站起来时,她忽然仰头对我说:“老师,我其实不想念书,我觉得读书很辛苦。我喜欢厨艺,我想当个厨师。”当时,我没有意识到她在对我说出这些话时,其实已经痛苦得近乎崩溃了,我只是老生常谈地劝告她:“你先把书读好,考到中学文凭后,再考虑以后的去向。”她一听这话,眸子又快速地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我完全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更不知道,因为我的这几句话,她好不容易打开的心扉,又紧紧地关了起来。她就像一个热水瓶,外表看上去完好无损,瓶胆却已经四分五裂了。 我是在学校三月份小考来临前的一周,看到这个可怕的“裂痕”的。 那一天,我正教导学生如何应付“理解问答”这个考试项目,突然瞥见苏佳燕低着头,头颅上上下下地移动着,再仔细看,天啊,她好像小狗一样,伸出红红的舌头,在舔语文练习册上的字!我赶快对班上的学生说:“现在,限你们在一分钟之内,把答案找出来!”趁大家全神贯注地寻找答案之际,我快步走到苏佳燕身旁,她还在起劲地舔,练习册早已被她舔得湿漉漉了。我敲敲她的桌子,她神情茫然地抬起头来,嘴里蓦然吐出三个字:“字,很苦。”此刻,一种非常悲凉的感觉在掠过我的心头。 很明显,苏佳燕的精神已?出了问题。 当天下课后,我去找其他科目的老师,细谈之后,更证实了我的看法。英文老师告诉我,上课时,苏佳燕突然将课本高举过头,不断地以课本摩挲自己的头;文学老师说,苏佳燕不时以拳头击打自己的脸颊;数学老师说,苏佳燕在课堂上喃喃自语……我与校内的心理辅导员莫先生安排了时间,带苏佳燕去见他。在那长达两个小时的晤谈里,莫先生巧妙地把苏佳燕藏在内心最深处的话掏了出来。 莫先生于事后呈交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苏佳燕精神失常,是因为她无法承受过于沉重的考试压力。他建议让她暂时休息几个星期,等精神状态平稳了,再回来上课。 我拨电话给她父亲苏明华,请他次日到学校来谈谈。 第二天,苏明华准时到校。肤色黧黑的他,像一座塔,直挺挺地站立着,显得非常高大。和他的魁梧毫不相衬的,是他的神情——有点不安、有点困窘,甚至有点腼腆。我请他到会客室去,他一坐下,便搓着双手,说:“是不是佳燕触犯校规了?”说这话时,他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我把苏佳燕在学校的反常举止告诉他,请他让苏佳燕暂时居家休息。一听这话,他原本非常柔软的目光,突然变得很坚硬,眼神里,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一种不容反驳的固执。他语调激动地说:“啊,只因为孩子上课偶尔有些顽皮的举动,你们便要她在家休假,这是什么道理、什么逻辑呢?”看到我愕然的表情,他叹了一口气,降低声音,继续说,“我要供她念大学,这是她母亲的遗愿啊!她母亲在她六岁那年患上绝症,走了。我一个人把她拉扯长大,不容易啊!我们的社会文凭至上,不读书,哪能过上好日子?”说到这儿,他钢铁般的目光突然闪出了柔弱的祈求,“老师,您就让她继续上学吧!在小考期间,我会亲自载她来学校的。”说完,站起来,与我握手,“老师,拜托您了!”他厚厚的手掌濡着汗,却又是冰冷的。 接下来的两三天,苏佳燕又恢复了常态。不过,走路时,她好像一个飘浮着的纸人,一下一下地踩在空气里。 小考那天,苏佳燕居然缺席了。我拨电话给她父亲,他的声音非常沉重:“啊,我今天早上送她到学校时,她不慎从电单车的后座跌落,受了伤,现在在中央?院就医。” 我赶去医院,躺在床上的她像一片失去了绿色的叶子,那是一种比死亡更令人绝望的情况啊! 探访过后,她父亲客客气气地把我送到停让她好好做一只桃子

提醒您:因为《让她好好做一只桃子》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12

推荐杂志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