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窗帘里的仪式感_杂志-乐读窝
乐读窝

杂志栏目

乐读窝 > 杂志

拉窗帘里的仪式感

时间:2024-03-01 08:19:58

拉窗帘里的仪式感

遥 露西亚·伯林的《清洁女工手册》里有一篇小说,身患重病的妹妹在任何地方、任何人身上都能发现美和善,她爱她的房间,爱架子上所有的纪念品。坐在起居室里,她就会说:“这儿是我最喜欢的角落,有蕨类植物,有镜子。”别的时候她会说:“这儿是我最喜欢的角落,有这副面具和一篮橙子。”这让我想起阿猫。阿猫搬进那个陪读房的时候,他们还是一家三口。一年后,阿猫的丈夫就搬走了,偶尔回家拿走自己的东西,催促她办手续…… 阿猫跟我描述那套只剩下她们母女俩的、阴暗潮湿的房子:“拉开窗帘,上午的阳光能照到沙发上,沙发被照得亮堂堂的。”其实也只有早上的那一会儿,一缕阳光从外面高楼的间隙,不小心露进来,渗进简陋的小客厅,但只要在家,她都会泡一杯茶,坐在这缕稍纵即逝的光里晒一晒。 慢慢地,阿猫发现了房间里更多的光芒,比如每到下午,卫生间的阳光会从后窗刺进来,直到玻璃门后溢满了金灿灿的阳光。她会想象这里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里要用“芝麻开门”咒语的那个山洞,只要一推开门,门后就藏满了珠宝……这些小小的开心,帮助她把自己从那段乌云压顶的日子里,努力地拔出来。 阿猫越来越会“追光”,比如她说拉窗帘就像开盲盒:她发现窗外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小舞台,大幕拉开,就像走进一个故事,她会充满好奇地去欣赏。就像走进一场盛宴,等待她津津有味地去品尝。她看着看着会不由得笑出声来,送娃上学的年轻妈妈,和孩子比赛谁跑得快,小孩子迈着小短腿,鼓足了劲儿跑,妈妈疾步走,两个人的速度不相上下,都乐呵呵的。 拉窗帘的瞬间,也是想象力飞舞的时候。中午总有个老太太,抱着裹得像粽子一样的娃娃坐在外面打盹儿。想来这也是老太太一天里最安逸的时光了。一个婴儿是有多少人能累倒多少人,还有采买择洗烹煮,无穷无尽的事务等着她去做。她只要回到家,就得马不停蹄地干活……可是,转念一想,想必她也充满希望:毕竟最有效击败时间的,就是一张张成长起来的脸庞。 对阿猫而言,拉窗帘成了她在家最具仪式感的活动。天黑了,把窗帘拉合,跟外面的花树鸟虫说再见。天亮了,把所有房间的窗帘拉开,就像房间睁开了眼睛。拉窗帘的动作还有点像撕日历,但少了撕日历的残酷和伤感,多了希冀和憧憬,自然地和黄昏告别,欣然地迎接新的晨曦。在这些循环往复的风物里,即便住在采光不好的黑房子里,阿猫也能找得到光芒。就像《人世间》里最悲情又最坚韧的女人郑娟说的:“日子再苦,我们笑着过下去,就能咂摸出一丝丝甜来。” (强子摘自《安庆晚报》2022年5月6日,视觉中国供图)
1

推荐杂志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