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过度谦虚不是一项美德,等待伯乐也非成功之道

有的父母十分高风亮节,要求孩子懂得谦虚之道。臭屁的人的确惹人嫌,因为他们的基本心态就是要压过别人,想要高人一等。可是如果孩子过于谦虚,以致无法以不卑不亢的心态适时表现自己,难免会被淹没在茫茫人海里,无法出头。

有另外一型的孩子,因为在校成绩不错,赞美与掌声可轻易获得,就习惯了这样的模式。出了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头上的光环不再如以往闪亮,很多事必须从头学起,老板也不像学校老师或爸妈一样常常称赞他,于是适应不良,如此等待伯乐的心态并没有任何帮助。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必须教导他们对于自己想追求的东西,要懂得去经营,遇到贵人要诚恳地请他帮忙,这样孩子才能从安逸的读书生涯顺利转换到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

比尔?盖兹说过:在学校,老师会帮助你学习,到公司却不会。如果你认为学校的老师要求你很严格,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进入公司工作。因为,如果公司对你不严厉,你就要失业了。大同世界令人向往,但现实世界免不了竞争。孩子必须拥有好的口才,他内在成功本质才能在这世界开出美丽芬芳的花朵。不要让他像韩非一样,空有伟大的见解学识,却无法被重用,还因怀璧其罪,才华过高而招忌,陨落在历史的舞台。

虽然有人觉得这样不公平,或许是的,但事实就如戴尔.卡内基书中的引言所陈述:演讲能力是成名快捷方式。这种能力使一个人备受瞩目,鹤立鸡群。而一个说话得人心的人,大家对他能力的评价,往往超过他真正的才华。

沟通不是一条单行道

沟通是达成共识的第一步

在前一篇文章里,我们谈到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可是如果一个人只会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虽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不表示他的沟通能力一定很棒。表达能力好,只是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讲明白。要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或者寻求双方都可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决不能只靠无止尽的言语。相反地,你要懂得倾听,根据对方心态与需求找到交集,甚至根据对方喜恶去影响对方的想法,这才叫做沟通。换言之,沟通不是一条单行道,而是一条双向道。

之前我们提过柔性权力,提到不是光会动辄舞刀弄枪或是经济制裁伺候就够了,设定议题以吸引别的国家也很重要。这种让他人欲己之所欲的柔性权力,意在怀柔,而非威逼。要施展柔性权力,沟通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因为你一定要了解对方在想什么,才能根据对方想法寻求共识。如果只是单方面滔滔不绝地口沫横飞,对大家来讲都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国家与国家之间,是如此;老板与员工之间,亦复如是;亲子之间,亦不例外。如果较强的一方老是强压弱势的一方,不做沟通,漠视对方的感受,到最后关系一定会很差。所以沟通,以及为其基础的同理心,对一个人的成就有绝对性的影响。再怎么说,不能与人沟通而希翼成功,不外乎是缘木求鱼。

表达及沟通能力的培养(3)

沟通三大要领

根据我多年谘商辅导的经验,以及遍读沟通相关书籍累积的知识,我归纳出三点最重要的沟通原则:

第一、多聆听,了解对方真正的意图

沟通大师戴尔.卡内基:要你做事的唯一方法,就是把你想要的东西给你。想要知道对方要什么,倾听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戴尔.卡内基同时提到,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谈话高手,必须先是一个专心听讲的人。要风趣,要对事物保持兴趣。问别人喜欢谈论的问题,鼓励他们多谈自己和自己的成就。

所以,沟通第一要领是:多聆听,而不是自己一直滔滔不绝地说。

第二、不要陷入辩论中,注意你的沟通风格

戴尔.卡内基认为:在辩论的时候,十有九次的结果是:双方都更加坚定自己原来的看法是对的。你不可能从辩论中获得胜利。因为,假如你辩输了,你是输了。但假如你辩赢了,你还是输了。为什么呢?因为,想想看,假如你把对方攻得体无完肤,最后证明他的论点ㄧ无是处,结果又如何呢?你觉得很痛快,可是对方呢?你只不过让他觉得自己差劲,已经伤他的尊严了。对于你的得胜,只不过让对方感到愤慨而已。更何况如果ㄧ个人口服心不服,他的观点仍然不会改变。

根据我的辅导经验,如果采取对立立场,往往成效不彰。因为人皆有自我防卫心理,无法接受对方的批评。即使没有进行言语的批评,只是眼神透露出不屑,都会刺激对方敏感的心灵,而奋不顾身地去捍卫自己。

所以你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你一定要先接纳他,才有机会改变这个人原本的思考。当你跟对方说,是的,你讲得有道理。对方的气势会慢慢缓和下来。当一个人被接纳时,他会想要有所回报,因此他会打开自己的思考模式,诚恳地问你:那你又是怎么认为呢?这时你才有机会让他接受你的想法。对方心门没有打开前,真正的沟通是不可能发生的。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跟别人说过话后,所留给人的印象,只有百分之二十取决于谈话的内容,其余百分之八十则取决沟通的风格。当你采取强势风格,即使有理,到最后别人还是留下不好印象。与其得理不饶人,不如采取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风格,接纳对方,从而转化对方的思考,方是上策。

第三、寻求双赢

《与成功有约》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把沟通分为三个层次如下:

沟通的层次



信赖





统合综效(利人利己)

彼此尊重(妥协)

自我防卫(损人利己或损己利人)

史蒂芬.科维在书中如此解释这三个层次的不同:低层次的沟通由于信任度低,遣词用句多重防卫自己或在法律上站得住脚,力求无懈可击。这不是有效的沟通,只会使双方更坚持本身立场。

中间一层是彼此尊重的交流方式,唯有相当成熟的人才办得到。但是为了避免冲突,双方都保持礼貌,却不一定为对方设想。……这种沟通方式通常以妥协折衷收尾。妥协意味着一加一只等于一又二分之一,双方互有得失。统合综效(synergy)则使一加一可能等于八、十六,甚至一千六,彼此收获更多。

把握这三项沟通要领,便能成为沟通高手。那么,该如何训练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请继续往下看。

训练孩子表达及沟通能力

父母教养风格对孩子沟通智商的影响

把父母教养类型与孩子表达/沟通智商做一个连结,我们整理出一个表达/沟通智商教养比较表(见下页)。从此表我们再次发现威信型教养风格依旧是对孩子最有帮助的教养方式。

那么,打算要做威信型父母的你,应该要怎么做?

表达/沟通智商教养比较表

父母类型

表达/沟通的教养

方式

孩子的表达/沟通

表达及沟通能力的培养(4)

能力

表达

智商

沟通

智商

权威型

认为小孩子有耳无嘴,影响孩子表达及沟通能力。

因遭压抑不善于表达,也因父母不长于亲子沟通而影响孩子沟通能力。



低至

中等

放任型

鼓励孩子表达,但却没有鼓励孩子与人沟通。

表达能力好,可是因为强烈自我意识影响了沟通能力的发展。





疏离型

不费心思去发展孩子的表达及沟通智商。

生长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故不善于表达与沟通。





威信型

给予孩子有表达的机会,常和他们做双向沟通。

善于表达,也善于沟通。





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

在训练孩子表达能力之前,我们要先了解目前孩子的表达倾向,是属于不喜欢说话的孩子?还是很爱说但是说话没有重点?

如果是第一种类型,父母要鼓励孩子多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他有兴趣的话题问他。比如说,如果孩子很喜欢恐龙,你可以请教他恐龙方面的相关知识,孩子一定会滔滔不绝地说,藉此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必须要注意的是,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你只是假意问他问题,聆听不专心,孩子就不会继续说下去了。还有,别打击孩子的信心。如果跟孩子说,恐龙真的很无聊,或者是你这样做好笨,孩子表达能力就会更加遭受压抑。

至于很爱说但是说话没有重点的孩子,我们也可以引导他。当孩子思考呈现跳跃式前进,父母可以就单点深入问问题,像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你为什么想要这么做?别人对于你这么做会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