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4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

2  1

全  书  序  论

挑出来表现的正是这些普遍力量  ①  的统治。日常的外在和内  在的世界固然也现出这种存在本质,但它所现出的形状是一  大堆乱杂的偶然的东西,被感性事物的直接性以及情况、事  态、性格等等的偶然性所歪曲了。艺术的功用就在使现象的  真实意蕴从这种虚幻世界的外形和幻相之中解脱出来,使现  象具有更高的由心灵产生的实在。因此,艺术不仅不是空洞  的显现  (外形),而且比起日常现实世界反而是更高的实在,  更真实的客观存在。

      也不能说艺术的描绘,比起历史著作的所谓更真实的描  绘,显得是一种较虚幻的显现。因为历史著作所描绘的因素  也并不是直接的客观存在,而是直接的客观存在的心灵性的  显现,它的内容也还是不免于日常现实世界以及其中事态、纠  纷和个别事物等等的偶然性。至于艺术,它给我们的却是在  历史中统治着的永恒力量  ②  ,抛开了直接感性现实的附赘悬  瘤以及它的飘忽不定的显现  (外形)  ③  。又有人说,比起哲学  思想,以及宗教的和道德的原则,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就是  一种幻相。思想领域中一种内容所获得的表现方式固然是最  真实的实在,但是比起直接感性存在的显现以及历史叙述的  显现,艺术的显现却有这样一个优点:艺术的显现通过它本  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以外,指引到它所要表现的某种心灵性的  东西;至于直接的现象虽不是看作虚幻而是看作真实的,不

“普遍力量”指有实体性的人生理想,详见第三章第二部分。

①  ②  ③  黑格尔的这个看法和亚理士多德的  “诗比历史更真实”的看法一致。

即上文所谓  “普遍力量”。

-----------------------------------------------

一  美学的范围和地位

3  1

过这真实却被直接的感性因素所污损了,隐蔽了。比起艺术  作品,自然和日常世界有一种坚硬的外壳,使得心灵较难于  突破它而深入了解理念。

      我们一方面虽然给与艺术以这样崇高的地位,另一方面  也要提醒这个事实:无论是就内容还是就形式来说,艺术都  还不是心灵认识到它的真正旨趣的最高的绝对的方式。按照  艺术的形式来说,艺术不免要局限于某一种确定的内容。只  有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真实才能体现于艺术作品;这种真  实要成为艺术的真正内容,就必须依它本有的定性转化为感  性的东西,使这感性的东西能恰好适合它自己,例如希腊的  神就是这样。此外,对真实还有一种较深刻的了解,在这种  了解中,真实对感性的东西就不再那样亲善,不再能被这种  感性的材料很适合地容纳进去并且表现出来。基督教对于真  实的了解就是属于这一种;特别是我们现代世界的精神,或  则说得更恰当一点,我们的宗教和理性文化,就已经达到了  一个更高的阶段,艺术已不复是认识绝对理念的最高方式。艺  术创作以及其作品所特有的方式已经不再能满足我们最高的  要求;我们已经超越了奉艺术作品为神圣而对之崇拜的阶段;  艺术作品所产生的影响是一种较偏于理智方面的,艺术在我  们心里所激发的感情需要一种更高的测验标准和从另一方面  来的证实。思考和反省已经比美的艺术飞得更高了。欢喜抱  怨谴责的人可以把这种现象看成一种衰颓,把它归咎于情欲  和自私动机的得势,说这种情欲和自私动机使艺术丧失了它  原有的严肃和喜悦。人们也可以把现时代的困难归咎于社会  政治生活中的繁复情境,说这种情境使人斤斤计较琐屑利益,

-----------------------------------------------

4  1

全  书  序  论

不能把自己解放出来,去追求艺术的较崇高目的,连理智本  身也随着科学只服务于这种需要和琐屑利益,被迫流放到这  种干枯空洞的境地。

      不管这种情形究竟是怎样,艺术却已实在不再能达到过  去时代和过去民族在艺术中寻找的而且只有在艺术中才能寻  找到的那种精神需要的满足,至少是宗教和艺术联系得最密  切的那种精神需要的满足。希腊艺术的辉煌时代以及中世纪  晚期的黄金时代都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现代生活的偏重理  智的文化迫使我们无论在意志方面还是在判断方面,都紧紧  抓住一些普泛观点,来应付个别情境,因此,一些普泛的形  式,规律,职责,权利和规箴,就成为生活的决定因素和重  要准则。但是艺术兴趣和艺术创作通常所更需要的却是一种  生气,在这种生气之中,普遍的东西不是作为规则和规箴而  存在,而是与心境和情感契合为一体而发生效用,正如在想  象中,普遍的和理性的东西也须和一种具体的感性现象融成  一体才行。因此,我们现时代的一般情况是不利于艺术的  ①  。  至于实践的艺术家本身,不仅由于感染了他周围盛行的思考  风气,就是爱对艺术进行思考判断的那种普遍的习惯,而被  引入歧途,自己也把更多的抽象思想放入作品里,而且当代  整个精神文化的性质使得他既处在这样偏重理智的世界和生  活情境里,就无法通过意志和决心把自己解脱出来,或是借  助于特殊的教育,或是脱离日常生活情境,去获得另一种生

①  参看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史》里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不利于诗

和艺术的话。

-----------------------------------------------

一  美学的范围和地位

5  1

活情境,一种可以弥补损失的孤独。

      从这一切方面看,就它的最高的职能来说,艺术对于我  们现代人已是过去的事了。因此,它也已丧失了真正的真实  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需和崇高地位,  毋宁说,它已转移到我们的观念世界里去了。现在艺术品在  我们心里所激发起来的,除了直接享受以外,还有我们的判  断,我们把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手段以及二者的合适和不  合适都加以思考了。所以艺术的科学在今日比往日更加需要,  往日单是艺术本身就完全可以使人满足。今日艺术却邀请我  们对它进行思考,目的不在把它再现出来,而在用科学的方  式去认识它究竟是什么。

      在愿意接受这种邀请的时候,我们就碰到上文已经提到  的那种顾虑,就是认为艺术虽或可供一般哲学思考,但是作  为系统科学研究的对象却不适宜。这种顾虑首先就包含一个  错误的观念,仿佛以为哲学思考可以是非科学的。关于这一  点,只消这样简单地说:不管旁人对于哲学和哲学思考怎样  看,我却认为哲学思考是完全不能和科学性分开的。因为哲  学要按照必然性去研究一个对象,当然不仅是按照主观方面  的必然性或是表面的序列和分类等等,而是要按照对象的内  在本质的必然性,去就对象加以阐明和证明。一般说来,只  有这样的阐明才能使一种研究具有科学价值。但是因为对象  的客观必然性基本上在于它的逻辑的和形而上学的性质  ①  ,

①  黑格尔所谓“形而上学的”指“从哲学原理看的”,与我们现在所了解的

“形而上学的”不同。

-----------------------------------------------

6  1

全  书  序  论

对艺术所进行的孤立的研究就不免要放松科学的谨严,因为  艺术在它的内容方面和在它的媒介因素方面,都须假定许多  先决条件,这就使艺术常落到偶然现象的边缘。因此只有揭  示艺术内容和表现手段的内在本质的发展,才能见出艺术形  象构成的必然性。

      有人说,美的艺术作品不能作为科学思考的对象,因为  它们起源于无规律的幻想和心情,而且以无限错综复杂的方  式,专门对情感与想象发挥它们的作用。这种非难好象也有  些道理,因为艺术美实际上是用一种显然和抽象思考相对立  的方式来表现,抽象思考为着要按照它所特有的方式去活动,  对这种艺术美的形式就不得不破坏。这个看法和另一个看法  是一致的,就是认为一般实在界,即自然和心灵的生命,通  过理解就会遭到损坏;理解性的思考不但不能使实在界和我  们更接近,反而使它和我们更疏远,所以人用思考为·手·段去  理解生命,简直就不能达到目的。关于这种看法,我们在这  里不能详细讨论,只指出一个论点来消除这个困难,这个麻  烦。

      人们至少要承认,心灵能观照自己,能具有意识,而且  所具有的是一种·能·思·考的意识,能意识到心灵本身,也能意  识到由心灵产生出来的东西。构成心灵的最内在本质的东西  正是思考。在这种意识到自身又意识到自身的产品的能思考  的意识里,心灵就是按照它自己的本性在活动,尽管这些产  品总不免有很大的自由性和任意性,只要它们里面真正有心  灵存在,情形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