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美学

乐读窝 > 其他书籍 > 美学

第155章

书籍名:《美学》    作者:[德]黑格尔


按照事物的本质,阶级地位的差异是必  要的,现成的。只有等到按照真正自由的绝对概念对世俗生  活加以重新缔造的时候,阶级地位,职业等等才可以由主体  来自由选择  ②  ;在这个时候尚未到来之前,就还会存在着两种  情况,一方面决定一个人的固定的社会地位的是他的家庭出  身,另一方面由此而起的阶级地位的差异,除掉荣誉之外,就  会作为绝对的无限的东西而获得人们的坚决保持,因为这种  差异本身就是荣誉攸关的事。

2)除掉荣誉之外,还有·第·二·个因素,即政治的旨趣,对

《海尔布隆市的克钦姑娘》(Ka  B  thchen  von  Heilbronn),德国十九世纪  诗人克莱斯特的剧本。

②  黑格尔一方面为阶级差别辩护,另一方面也看到这种阶级差别将来是会

变革的。



-----------------------------------------------

8  6  3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祖国的爱,家庭职责之类永恒的实体性的力量本身,也会与  爱情发生冲突,阻止爱情的实现。特别是在近代艺术表现里,  客观的生活情况既已形成而且普遍生效,这种冲突就是艺术  所爱用的。在这种情况下,爱情作为主体心灵中的一种本身  重要的权利,就和其它权利与职责发生矛盾对立,使得心情  把这些职责视为次要的东西而抛开,否则就要承认这些职责,  而走到自己和自己,即和自己的情欲的威力,发生冲突。例  如《奥莲女郎》用的就是这种冲突  ①  。

      3)·第·三,和爱情发生矛盾对立的还可以有一些·外·在·的情  况和障碍,例如事物的寻常演变,生活中散文性的事物,灾  祸,情欲,偏见,心胸的狭隘,旁人的自私以及多种多样的  事故。这里往往夹杂着很多可恨可怕的卑鄙的东西,因为这  里和爱情的温柔的灵魂美相对立的总是情欲中恶劣的粗鄙的  和野蛮的因素。特别是在近代的戏剧、故事和小说里,我们  往往看到这类外在的冲突,其中主要的兴趣在于对不幸的恋  爱者的苦痛,希望和失望所抱的同情,它们通过悲或欢的结  局来感动人,满足人,或是一般仅起消遣的作用。这种冲突  要靠单纯的偶然性,所以是次要的。

c)爱情的偶然性

从各方面看,这种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

①  《奥莲女郎》是  (Die  Jungfrau  von  Orleans),德国诗人席勒写的剧

本,以十五世纪法国民族女英雄姜·达克为主角,已见前。

-----------------------------------------------

第二章  骑士风

9  6  3

它不只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  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达到  统一。但是这种浪漫型的爱情也有它的·局·限·性。在内容方面  它缺乏自在自为的  (绝对)·普·遍·性。它只是个别主体的·私·人  情感,其中不包含人类生存中的永恒旨趣和客观内容意蕴,例  如家庭,政治目的,祖国,职业,社会地位,自由和宗教等  方面的责任;爱情的内容只有恋爱者的自我,由另一个人  (恋爱对象)的自我反映出来,恋爱者从这反映中又感到自己  的自我。这种内容还只限于形式上的  (抽象的)内心亲热情  感,还不真正符合本身具体的个人所应有的整体性。在家庭、  婚姻、职责和国家的领域里所应涉及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主体  情感和只爱这个人而不爱任何其他人那种排他性的结合。但  是在浪漫型的爱情里,关键正在于·这·个·男·子就只爱·这·个·女·子,  而且·这·个·女·子也就只爱·这·个·男·子。为什么爱的正是这个个别  的男子或女子呢?唯一的根由在于主体方面的特殊癖性和偶  然的心血来潮。每一个男子或女子都觉得他或她所爱的那个  对象是世界上最美,最高尚,找不到第二个的人,尽管在旁  人看来只是很平凡的。但是既然一切人或是多数人都显出这  种排他性,每个人所爱的并不是真正的唯一的女爱神,而是  每个人把他所心爱的女子看成女爱神或是比女爱神还强,我  们从此就可以得出结论:可以看成女爱神的人多得很;事实  上每个人也都知道世上有无数的漂亮的或是品质高尚的姑  娘,她们全体(或是其中大多数)也都找到了她们的情郎,求  婚者和丈夫,在他们的眼中,她们都是美丽的,善良的,可

-----------------------------------------------

0  7  3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爱的……等等,所以偏爱某一个人而且只爱这一个人的现象  纯粹是主体心情和个人特殊情况方面的私事,恋爱者只肯在  这一个人身上发见自己的生命和最高意识,这种顽强固执正  足以说明爱情既是随意任性的,又带有必然性的。在这种态  度中,主体的高度自由和绝对的选择当然得到承认,——  这  种自由却不只象在攸里庇德斯的《斐竺罗》里那样要服从一  种情致或一种神性,而是完全从个人意志出发,所以上述选  择也显得是一种执拗,一种来自特殊性的顽固态度。

      因此,爱情的冲突,特别是在爱情和具有实体性的旨趣  对立斗争的时候,总是具有偶然的和无理由可辩护的一方面,  因为恋爱者凭自己的单纯的主体性,提出本身并非绝对合理  的要求,来对抗按照他的本质他就要维护的那些具有实体性  的东西。古代崇高的悲剧人物如阿迦门农、克吕泰谟涅斯特  拉、俄瑞斯特、俄狄普、安蒂贡、克里安之类固然也各有一  种个人的目的,但是他们当作行动的内容去追求的那种具有  实体性的东西或情致、却有绝对可辩护的理由,因而本身具  有普遍的旨趣。他们的行动所招致的结局之所以感动人,并  非由于它是一种不幸的命运,而是由于那种不幸显出了他们  的荣誉——  因为得不到满足就不甘休的情致具有一种本身必  然的内容。如果克吕泰谟涅斯特拉的罪行在她的具体事例里  没有受到惩罚  ①  ,如果安蒂贡作为姊妹所受到的侮辱没有消

①  见卷一,272页注②。

-----------------------------------------------

第二章  骑士风

1  7  3

除  ①  ,那本身就是一件冤屈。但是这类爱情的苦痛,这些被粉  碎的希望,这种一般沉湎于爱情的情况,恋爱者所感到的这  种无限的苦闷和所想象的这种无限的幸运和幸福,本身都没  有普遍的旨趣,而是只涉及他们个人。每个人固然都有一颗  能恋爱的心,都有权利享受爱情的幸福,但是他在这一次事  例里,在某种情况之下,恰巧碰上这一个姑娘而没有达到他  的目的,这并不算什么冤屈。因为他恰巧心血来潮,非爱这  个姑娘不可,这里面并没有什么必然性,如果这种事应该引  起兴趣,那也只是对极端的偶然性,对没有普遍性的不可以  为训的主观任性的行动发生兴趣。所以这类爱情不管写得多  么热烈,产生的印象却仍然是冷冰冰的。

3.忠贞

      浪漫型的主体性在世俗生活领域里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是  忠贞。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忠贞”所指的既不是始终不渝地  坚守爱情方面的信誓,也不是友谊方面的坚贞,例如古代阿  喀琉斯和帕屈罗克鲁斯  ②  的友谊所提供的优美的形象以及俄  瑞斯特和庇拉德斯  ③  的更亲密的关系。这种友谊主要存在于  青年人之间。每个人都要替自己开辟出一条生活的道路,缔

见卷一,280页注①。“侮辱”指国王禁止她收葬兄尸。

①  ②  ③  俄瑞斯特当父亲被母亲谋杀后,逃到他的姑父的宫庭里,庇拉德斯和他

是姑表兄弟,二人的友谊在西方成为友谊的典型。

见卷一,302页注③。

-----------------------------------------------

2  7  3  第二卷  理想发展为各种特殊类型的艺术美

造出一个现实世界,并把它保持住。但是人当青年时代还生  活在不很明确固定的现实社会关系里,彼此容易紧密契合,联  系成为一条心,一个意志,一种活动。一个青年人着手去做  一件事,其他青年人也就都跟着做起来。成年人的友谊就不  如此,他们的生活情况不同,各走各的道路,彼此不可能有  那样紧密的共同生活,不可能那样相依为命。他们时而聚会  在一起,时而又分散了,因为他们的兴趣和事务时而使他们  碰头,时而使他们分手,友谊,意气相投,见解和方向的一  致,可以很长久地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但是这已不是青年人  的友谊,在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不是那样一唱百和了。我  们的较低沉的生活中有一条基本原则:在大体上人各为己,每  人都在对付自己的现实生活。

a)服役的忠贞

      只有在地位平等的人们之间才可以有友谊和爱情两方面  的忠贞,我们现在所要谈的却是对一个地位比自己高的上级  或主子的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