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奔波在战争前线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奔波在战争前线

第27章

书籍名:《奔波在战争前线》    作者:刘卫兵


                                            在以后相处的许许多多的日子里,我发现这缕忧伤始终伴随着年轻的纳扎尔。

        眼前的纳扎尔看上去比我的年龄还要大,我们猜他足有30  岁。

        可一问,人家实际年龄只有二十四五岁。

        我见过的许多阿富汗人和巴基斯坦人一样,其外表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要大出不少。

        因此,以后凡是遇上需要猜对方年龄时,我便把他们的外表年龄减去几岁,甚至十几岁。

        纳扎尔很结实,强壮的胸大肌把黑色的短袖T  恤衫撑得紧紧的,绝对属于 141  /  185  时下都市里青春少女们喜欢的那种健康男士。

        相比之下,我和孙浩这种白面书生显得有些弱不禁风。

        据纳扎尔说,他从小时候起就开始坚持练拳击和泰拳,对中国“功夫”

        也非常喜欢。

        尽管如此,我们从以后的接触中发现,纳扎尔经常显出十分疲惫的样子。

        他坦白地告诉我,他每天要在网吧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平时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去做兼职的健身教练,工作很劳累。

        “你何苦让自己每天都这么累呢?”

        我实在有些不解。

        “没办法,我得养活全家。”

        纳扎尔的话让我吃惊不小。

        原来,纳扎尔一个月拼死拼活工作的收入大约10000  多卢比(约合1200  多元人民币),要养10  多口人。

        据说他的收入在当地已算是高工资的水平。

        因为当地市民每月的普通收入一般约为3000  卢比。

        然而,纳扎尔这10000  卢比却是他们全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难怪纳扎尔的午饭和晚饭通常就是一袋方便面,或是一张大饼。

        “现在的生活比过去的难民生活强多了。”

        看到我们吃惊的样子,纳扎尔反而这样说。

        纳扎尔告诉我们,20  多年前,为了躲避前苏联的入侵,他们全家从喀布尔逃到了白沙瓦,在纳塞尔·巴难民营里一住就是10  多年。

        那时候,他们的生活很苦,吃住都没有着落。

        经过家人多年的辛苦奋斗,加上有亲戚朋友的接济,他们全家人终于在几年前告别了难民营,搬入了白沙瓦近郊的一个阿富汗人居住区。

        现在他家还租上了房子,总算过起了正常的生活。

        以后我在采访中了解到,  在白沙瓦100  多万阿富汗人当中,有不少人家都和纳扎尔家有相似的经历。

        和许多阿富汗人一样,纳扎尔有着很强的家族意识和责任感。

        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到国外去找一份薪水高的工作,让全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彼此混熟 142  /  185  以后,我们告诉纳扎尔,像他这样精通电脑、又懂英语的人,在中国的收入比他现在要高出两三倍。

        纳扎尔对我们的话很认真,曾多次询问我们“有没有路子”

        ,  希望能帮助他到中国去找工作。

        战争爆发的第二天,我们到网吧发稿时,发现纳扎尔较平日快乐一些。

        我问他对战争的看法,他悄悄凑过来在我耳边说:“我支持战争,支持打塔利班。”

        我当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让他再重复一遍。

        他毫不犹豫地重复一遍后告诉我,  塔利班的统治使阿富汗变得更加贫穷落后,要想改变当前的局面,就必须进行彻底的变革。

        “否则阿富汗没有希望,阿富汗百姓没有幸福。”

        讲这话时,纳扎尔俨然像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

        纳扎尔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些他小时候的事情。

        那时还是在20  世纪70  年代,  前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前。

        他家住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平静。

        他说,那时的喀布尔是个美丽而现代的城市,号称“东方小巴黎”

        。

        市中心有许多楼房、市场,街上车来人往显得格外热闹。

        那时候,家人还经常带他去外国的使馆区看洋房和汽车,有时还会去喀布尔河边捕鱼、捉蜻蜓。

        “现在全变了。”

        纳扎尔伤感地说。

        后来,他听从阿富汗来的亲戚们说,喀布尔已经变得不成样子,城市里几乎见不到多少完整的建筑。

        纳扎尔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给中国朋友面子按照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一般只有好朋友才会被邀请到阿富汗人家里。

        后来因为彼此关系熟了,我们有幸成为了纳扎尔家的常客。

        纳扎尔的家住在离市中心二三十公里的郊区,这里是一处阿富汗人的聚居区。

        听纳扎尔说,这里的居民有从阿富汗移民过来的,也有像他家一样从难民营 143  /  185  搬出来的。

        他的家比我们想像得要好些,有一个很窄的小院子,两三间房子,10  多口人住在一起显得格外拥挤。

        虽然生活比较拮据,但全家老老少少聚在一起,  倒也显得圆圆满满。

        据说,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人们仍然习惯于过大家庭的生活,通常都是一个家族的祖孙三代共同居住在一起,少则十几口、几十口,多则上百口。

        那情景和中国过去的“四世同堂”

        式的大家庭颇为相似。

        纳扎尔一家3  口住在一间10  多平米的房子里,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和电器,但却收拾得整整齐齐。

        加之地上铺着大红地毯,让人感觉挺温暖。

        纳扎尔的妻子娜沙以前在阿富汗是个中学老师,一看就知是个比较开明的知识女性。

        她已失业好多年,专门在家看孩子、料理家务。

        谈到以后有什么打算,  她平静地说:“只能等战争过去再说吧。”

        可能是初次见到我们这种模样的外国人,纳扎尔一家老小感觉很新鲜。

        可是寒暄两句之后,女人们都不见了,只有纳扎尔和亲戚家的小伙子陪着我们。

        家里的小孩子不时掀开门帘,瞪着大眼睛悄悄望望我和孙浩。

        按照普什图族的习俗,  有重要客人来家作客,妇女和孩子不能在场。

        这个习惯与多年前中国家庭的生活习俗也很相像。

        纳扎尔的女儿莉莉(LiLi)不管这些繁文缛节,一直在我们身边快乐地玩耍。

        别看这个大眼睛长睫毛的小女儿才18  个月,竟然大大方方跑过来亲了我一下,  让我有些诚惶诚恐,担心破坏了人家的规矩。

        纳扎尔喜滋滋地告诉我们,他女儿不到1  岁就会说话走路,经常像小大人一样问他问题。

        我呆呆地看着纳扎尔一家三口幸福的样子,不免有些伤感。

        “想儿子了吧?”

        孙浩看着我的样子捅捅我。

        “唉,我们家刘力源都一岁多了,还不会说话走路,怎么办呢!”

        孙浩听惯了我这老生常谈的话题,嘿嘿地坏笑起来。

        一听说我有个1  岁多的儿子,纳扎尔非要 144  /  185  一张我们家的合影照片。

        可我身上只带了一张,没舍得给。

        我边和纳扎尔的家人聊,边拎着相机屋里屋外到处寻找有新闻价值的镜头。

        纳扎尔母亲正在狭窄的厨房做饭,两个妹妹娜萨米娜和萨伊玛蹲在地上用大盆洗衣服,我举起相机想给他们拍照时,母亲和两个女孩直往旁边躲。

        后来还是在纳扎尔的劝告下,她们才算破例让我拍了几张,即使拍照时,她们也还一个劲儿地拉紧头上的头巾。

        后来听朋友们说,如果不是看在“中国朋友”

        的面子上,女人们死活也不会让拍照的。

        在前线采访紧张动荡的环境中,纳扎尔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闻信息,还带着我们冒险进入难民营、勇闯边境哨卡,特别是帮助我们获得了十分珍贵的阿富汗境内的新闻和图片。

        每次为了表示感谢,我们总要拿出些小费给他,他每次都要推辞感谢一番。

        有一次,我们得知纳扎尔的女儿病了,带着水果和食品,深夜开车跑到医院和他的家里看望,纳扎尔家人十分感动。

        此后,纳扎尔更是全心全意地帮助我们。

        在纳扎尔看来,我们是那种值得交往的中国朋友,而对于身处异乡采访的我们来说,没有几个这样的朋友,我们采访任务的完成实在难以想像。

        为感谢纳扎尔的帮助,我后来特意花2500  卢比买下他一部旧的摩托罗拉手机。

        据说这只样式古老的黑色手机是朋友送给他的,还是英国走私过来的。

        他因为不舍得花电话费就一直没使用过。

        时至今日,我一直把这个手机带在身边,看到它,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纳扎尔和我的阿富汗朋友们。

        回到香港不久的一天,我偶尔打开自己的雅虎信箱,收信夹里清清楚楚地显示出Nazarbagh  的名字。

        “纳扎尔!”

        我兴奋得几乎喊出了声。

        纳扎尔在邮件中说:“亲爱的朋友,我 145  /  185  们已经分别很长时间。我十分想念你。请你每个星期都要给我发电子邮件,否则我会更加思念……”

        “我的阿富汗朋友来信啦!”

        我一口气读完了纳扎尔的来信,  十分自豪地和值班的阿穆说,并一口气给并不熟悉英语的她念了一遍来信。

        读信之中,一种难以抑制的思念之情,又把我拉回了巴阿边城白沙瓦,拉回到包括纳扎尔在内的我的阿富汗朋友的身边……  第二十章:塔克希拉的“落日”

        回到伊斯兰堡已是11  月初,漫长的酷夏终于过去,街头的草木开始由绿变黄,  秋天已经来临。

        一连两天,我都在忙着办理续签签证的手续。

        早已熟悉的巴新闻部负责签证的女士,一见面就好奇地问我:“怎么又回来了?”

        听说我根本没走,女士很吃惊。

        她说,截至目前,已有约2000  记者到巴采访,但大部分记者只待了一段时间就回去,其他记者会来轮换。

        比较而言,我在这里算得上是“老”

        记者了。

        等待办好签证,依然需要一个多星期。

        这段时间如果在分社坐等,天疑是件痛苦的事情。

        一次采访中,听当地的朋友说,距离伊斯兰堡数十公里有个名叫塔克希拉的地方,《西游记》中的唐僧当年到西天取经专程去过那里。

        既然高僧千里、万里都来到这里看看,想必很值得一去。

        说走就走。

        于是,我叫上分社的仆人苏日单做翻译兼向导,乘出租车前往。

        苏日单做个翻译还算合格,起码他能把当地的乌尔都语稀里糊涂地给我翻成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