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林肯传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林肯传

第7章

书籍名:《林肯传》    作者:戴尔·卡耐基


                                    从一开始他就以坦率勇  猛、直言不讳而闻名。他是与林肯绝然不同的另一种类型的人,胆大包天,

        敢作敢为,同时也精于谋划,善于把握。林肯则小心谨慎,像角力一般警惕  地注视着,时刻等待着。现在道格拉斯与林肯同在州议院,他的急速上升使

        他像满月一般在群星灿烂的天空大放光明。

        林肯开始为许多事情奔走。他力图使设在斯普林菲尔德的州银行繁荣,  为此甚至不惜悄悄爬窗户溜走,为的是使银行特许证不致取消,因为他一走

        就达不到法定人数而不能表决。林肯支持一个大型内地建设计划,包括修筑  铁路、开挖运河、疏浚河道等措施以使伊利诺伊州的每一个城镇都互相连通。

        道格拉斯则感到这会使州陷入可怕的债务之中因而提出反对,但他从中分离  出一个项目支持在伊利诺伊全境的铁路建设。道格拉斯最终同意了那个庞大  的综合提案。

        林肯在这届州议会会议中做了许多“滚圆木”的事,即你投我的票,我  投你的票,投桃报李,互相支持。特别是为了将州府从凡达利亚迁至斯普林

        菲尔德,他更是想方设法拉票数,这引起了一些人特别是埃温将军的不满,  因为购买地产要使州政府花费六百万美元。埃温将军谴责投票中的腐败。林

        肯的回答使他自己感到就像在角力中抓住对方打过来的拳头一扭,然后结结  实实地打过去一拳一样。他说:“先生们,难道在你们的名单中就没有一个

        比这个粗陋可鄙的家伙更好的选手来反对我?你们想要我屈尊挥戈对付你们  低劣无名的伙伴么?”

        林肯的成功使斯普林菲尔德市民欣喜若狂,而投桃报李却无疑使他尝到  粘着其上的灰尘。他的语言尽管幽默却充满锋芒乃至刻毒,这像是“诚实的

        亚伯”么?那个庞大的提案以及州府搬迁不都有些不顾后果么?在这个寒冷  的冬天林肯无暇考虑这些,他可不是经济学家。

        ★  与一种强大的力量对阵

        1837  年  2  月,林肯再一次觉得有一只拳头打了过来,那是命运之拳。林  肯感到一种强大的力量,像角力中遇到一个极具实力的对手,有点难于招架,

        但又必须接住。林肯就是这样开始与奴隶制较上了劲,他知道他现在还没有  力量扭开它,但他一旦缓过力来,他的另一只手就会打倒它。

        林肯注视着奴隶问题,那是他年轻合众国的一块心病,在其成立之初就  曾困扰过它的创始者们,他们巧妙地避开了,而他们的后代们却再难回避,

        现在两种对立的力量愈演愈烈。1831  年  1  月  1  日,这个新的一年的头一天因

        加里森的《解放者》报的创刊而显得斗志昂扬,威廉·L·加里森向世界宣告:

        “我要像真理一样铁面无私,像正义一样毫不妥协。关于这个问题,我不想  温和地去思考、谈论或写作了。不,决不!??我是认真的,我决不含糊其

        词,我决不借故推托,我将寸步不让。我要让大家听到。”加里森是一个激  进的废奴主义者,1833  年,他与西奥多·韦尔德及塔潘兄弟等发起成立了“美

        国反奴隶制协会”,他们认为奴隶制是一种罪恶,必须坚决铲除,不能与之  妥协。这使得他们的信徒不断受到袭击,不断被南部驱逐或关进监狱,他们

        的印刷品经常被暴徒抢走或烧毁,南部邮局不保护废奴主义者的邮件安全。  美国南部各州以种植园经济为主,那里盛产棉花、稻米、甘蔗、烟草等

        作物,因为那里的气候适于这些作物的生长,黑人奴隶就在这片土地上为奴  隶主耕种着,默默地为南部的繁荣而流淌着血汗。南部经济的对奴隶劳动的

        依赖使得南部像一只充满了气的皮球,只要废奴之手伸来就会弹跳起来。在  南部看来,新英格兰靠奴隶贸易赚了钱、发了财,现在它金盆洗手后,却来

        反对南部的种植园奴隶制度,意图抽去其繁荣的基石,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方面是激进的废奴主义者声嘶力竭、煽起大众狂热的废奴激情,一方

        面是南部蓄奴各州照样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利,拿着他们的搜查证到北部  追捕其逃奴,这些逃奴被视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一方主要是北方少数人,

        一方则差不多是整个的南部。1837  年  2  月,伊利诺伊州议会召开了一次特别  会议,一个委员会被召集起来讨论南部诸州提出的一个抗议北部鼓动反对奴

        隶制的提案,正是在这个时候,林肯感到了一种颇难招架的力量。  这个委员会的报告指出,他们尊重由废奴主义者的误导和激烈运动所引

        起的蓄奴诸州的焦急和惊奇情绪;废奴运动将严重影响奴隶主的利益,而废  奴组织也只会增加奴隶制的严厉状况;废奴主义者的教义主张血洗奴隶制的

        罪恶,也只会导致分裂联邦。在这个报告的基础上经修改而提出一个决议案,  该议案指出,州议会不赞成组织废奴团体,不赞成宣传废奴教义。依照联邦

        宪法蓄奴州对奴隶的所有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如果不经其同意,这种权  利也不能被剥夺。现行政府也不得逆华盛顿特区人民之意废除特区之奴隶制

        度。这个决议案还要求伊利诺伊州州长将这个报告和决议案的副本送达弗吉  尼亚、密西西比、纽约和康涅狄格诸州。实际上在这之前不久,康涅狄格和

        纽约已采取了类似的举措,谴责废奴团体。

        林肯感到安慰的是对这个决议案持不同或反对意见的还有另外  5  人,尽  管投赞成票的达  77  人。5  天之后,即  1837  年  3  月  3

        日,林肯与该决议案的  反对者、他的朋友北方佬丹

        ·斯通一起提出一个详细的陈述,对该决议案的通过表示抗议。他们认

        为,奴隶制是“建立在非正义和错误政策基础之上的,但是废奴主张的传播  却只会导致增加其邪恶。”也就是说,奴隶制尽管邪恶,而攻击这种邪恶也

        不太明智。在力量不够之时,林肯是极为理智的,他一方面谴责奴隶制,却  又不主张激进废奴方式。他接住命运之拳不自觉地用上了东方式的太极推

        手,使他很长时间里就这样处于胶着状态。他们认为:“合众国国会依照宪  法无权干预不同各州的奴隶制度。”他们认为,美国国会“依照宪法有权废

        除哥伦比亚特区的奴隶制度,但该项权力除非特区提出要求否则就不应行  使。”

        ★  斯普林菲尔德的律师与失恋者

        林肯对于政治是极有主见的,然而,对待女性,似乎总使他感到有些无  能为力,那好像是在棉花上行走,难以借到力。现在欧文斯小姐就有些不好

        琢磨。他已对她的姐姐阿贝尔夫人作过许诺,并随时准备履行诺言,而她却  若即若离。阿贝尔夫人催促着他,欧文斯小姐推拒着他,他只好将此事搁置

        起来,因为现在上帝牵引着他,他要告别纽萨勒姆去斯普林菲尔德了。

        所谓告别实际上相当简单,因为他的行李有限,不过几本书和几件衣服,  另外还有一笔不太大的现款,是做邮政官时所收集的无处上交的邮费,他放

        在一个专用的纸袋里,这笔钱,即使在他最为困难的日子里也没有动过挪用  的念头,直到最后邮局稽查员取去。这些都装在鞍囊里,即使没有马驮着,

        他也不会感到沉重,因为债务更沉重。

        他骑着借来的马在  4  月  15  日到达斯普林菲尔德,在公共广场西北勒住  马,走进约书亚·斯皮德开的百货商店。他需要的住家行头得  17  美元,那的

        确不贵,但他没有现钱,“如果你能让我赊帐到圣诞节,同时我在此地做律  师开业顺当的话,我会在那时如数偿还。万一我不走运,那就只好永远欠下

        去了。”斯皮德听见这忧伤凄怆的声音抬起头,然后他看见了他这一辈子从  来不曾见过的一副优郁哀伤的面孔,他大起恻隐之心,建议林肯与他同榻共

        眠,因为他楼上有个相当大的双人床。此后他便一直免费住在那里,直到斯  皮德五年多后卖掉他的商店。

        林肯在斯普林菲尔德与斯图尔特合开律师事务所,斯图尔特忙于政治活  动,基本上由林肯全力处理有关事务,然而却没有多少事,事务所并不景气,

        林肯大为失望,梦寐以求的这个行当会成为这个样子,令他颇难接受,甚至  一度欲承其父业,做个木匠。

        他现在有很多时间考虑很多问题,长久的寂寞生活更使他有一种极欲倾  诉的欲望,然而此心谁诉?玛丽·欧文斯小姐么?他现在寄人篱下,事务所

        又没什么前途,而且曾与她谈起她到斯普林菲尔德来住的事,如她来了,他  能供养得了她么?他不由得坐立不安,便给她写信,试图轻松些,又感到不

        够严肃,撕了。再写却又觉得走向另一极端,再撕掉。第三封信写于  5  月  7  日,不管怎样,玛丽小姐都收看了。林肯这次以“玛丽吾友”开头,他写道:

        在斯普林菲尔德的日子实在枯淡,至少对于我是如此。我在这里也像在  其他地方一样相当孤寂。自从我到此地,只有一个女人同我讲过话,而她如

        能避开就不会来找我。??我时常想着我们说过的关于你到斯普林菲尔德住  的事,我怕你不会满意。这里的交通极为繁荣,而如果你出门不能乘坐马车

        就会遭到白眼,如不能掩饰贫穷那日子就会过得极为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