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台湾成功企业管理模式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台湾成功企业管理模式

第3章

书籍名:《台湾成功企业管理模式》    作者:


                                    

        在这个期间内,衡量当时生产条件,选择需要技术简单、资本较少,而

        需要劳力较多的劳力密集工作,如纺织、合板及家电装配等产业,以补充国

        内需要替代进口。此时,所需的工业原料大部分仰赖进口,长春所生产的产

        品全部以内销为主。

        60年代,台湾实施的第三、四、五期经建计划,完全以出口导向为主,

        此为出口扩张时期,而岛内所生产的原料有限,仅能供应岛内少量的需要,

        大部分仍须耗费外汇由国外进口。7O年代,长春三位领导人,认为台湾经济

        如欲维持成长,必须从经济结构上改变,必须自原料加工、人工密集的轻工

        业升级到重工业及精密工业,从输出原料转变为输出高品质的制品。

        因此,长春集团自

        1969年起即积极从事研究开发,以期增加原有产品多

        层次的应用,提高其附加价值,同时以内销市场建立的信心及基础,积极拓

        展外销,目前外销国家多达

        3O余国。

        岛内石化原料的外销,在目前虽尚未居台湾重要的出口产品,但已扭转

        台湾原料进口地区转为出口地区的地位,长春的贡献实功不可没。

        “长春”今日的地位,并非“偶然”,也不是“机运”形成,它是结合

        三位创始人的远识、智慧及卓越的领导,他们勤俭刻苦、保守稳重的作风,

        而能适逢时代的变迁创造奇迹;他们平易近人、诚恳,凡事以身作则,脚踏

        实地,对事业发展深具信心,使得“长春”集团发展能够持续不断。

        “长春”就同它的字义,永远欣欣向荣,更能以他们的成就贡献于国家

        社会。

        二、台塑集团——世界塑胶之王

        二、台塑集团——世界塑胶之王

        1981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和国际保护主义的冲击意犹未尽,世界经济继

        续衰退。美国许多石化业者在缩减生产,甚至出让设备厂房。台塑却在这个

        时候买进卜内门化学公司(ICI)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Louis  iana)红巴顿

        郡(Baton  Rouge)生产二氯乙烷(EDC)和氯乙烯单体(VCM)的工厂,以

        及..  Stauffer化学公司在德拉瓦州(Delaware)生产PVC的工厂。专家学者对

        台塑在景气恶化中接手这两家亏损的工厂,都持观望态度。结果,台塑的经

        营管理使这两家工厂人员精简,产量提高,接着景气逐渐复生,业绩也转亏

        为盈。同时,台塑于1978年开始在德州(Texas)安乐角(Point  Comfort)

        所兴建生产..  EDC、VCM和..  PVC的工厂也已落成。于是台塑的..  PVC总产能,包括

        国内、国外各厂增加到每年..  93万吨,超越美国..  PVC巨擘——Goodrich的..  85

        万吨,而登上世界..  PVC工业的王座。

        □四十年来的成长

        台塑的前身——福懋塑胶工业公司于..  1954年..  10月成立,1957年建厂完

        工开始生产..  PVC时,增资并易名为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王永庆为主

        要股东及实际经营者。

        4O多年来,随着台湾经济建设的推动及石化工业的发展,台塑不断成长

        壮大。1965年该公司合并宜兰县冬山电石厂,并在高雄设立前镇碱氯厂,更

        自..  1973年起在高雄仁武地区次第扩建或增建碱厂、氯乙烯厂、塑胶厂,以充

        实塑胶原料来源。而在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下,它于1966年在前镇厂区增设

        厂房生产聚丙烯腈纤维(台丽朗),次年又在关渡设立纤维加工厂,1969年

        更合并了三峡志和纤维厂,组成一坚强的纤维加工体系。同年,台塑也设立

        机械厂,承造企业内的机械设备,以求自力自足,节省购买机械设备的外汇

        支出。1973年机械厂扩充并迁至仁武厂区,不但承制企业内的设备,也参加

        岛内(如中油、中船)及国外(如巴西)厂商的建厂工程,使该公司业务更

        加多元化。此外,配合中油公司第四套轻油裂解设备计划,台塑于1981年在

        高雄县林园工业区投资筹设年产..  12万吨高度聚乙烯(HDPE)及年产..  28500

        吨丙烯酸与酯类工厂,建厂于..  1983年底完竣,1984年..  4月试车顺利后开始

        生产。

        如今台塑在台湾拥有六大事业部(塑胶、台丽朗、台纤、电石、机械和

        聚烯),及七大厂区(高雄厂、仁武厂、前镇厂、冬山厂、关渡厂、三峡厂

        和林园厂)。厂区之广大,设备之宏伟,除国营中油公司外,恐无出其右者。

        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台塑积极在海外开辟原料来源,赴美建厂、买厂。

        而为了使在美国生产的原料能如期运送回岛,供应岛内需求,台塑乃斥资

        3500多万美元向日本订购两艘化学槽船。“台塑一号”和“台塑二号”在..  1981

        年..  4月启航,首开台湾厂商拥有化学槽船之先声。“台塑三号”目前正委由

        中船公司建造,也为中船公司创下承造化学槽船之实例。台塑开启的先例尚

        不仅于此,它在美国建厂,即是亚洲石化工业者的前锋,接手..  ICI的红巴顿

        郡厂和..  Stauffer的德拉瓦州厂,使业绩转亏为盈,证实了它的经营管理制度

        优于欧美先进石化业者。尤其它在不景气中保住了数百名美国人的工作,想

        当年台塑创立时接受美方支助,如今美方收到回馈了。

        当年台塑创立时接受美方支助,如今美方收到回馈了。

        50年代,台湾第一期经济计划有了成效。政府也体认到经济建设中工业

        的重要性,要发展台湾经济,必须使它从农业社会步向工业社会。于是委请

        美国怀特工程公司(I.G.White)前来进行市场调查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提出

        合乎设厂可行性的工业。结果,PVC(聚氯乙烯)工业被列为重要项目之一。

        当时美援会的负责人尹仲容主持经济策划,力主建立

        PVC等工业,他主动找

        工商人士,鼓励他们运用美援来投资经营。但是,当时大家对

        PVC认识不够,

        加上市场小,需求量少,生产起来成本必然高昂,因此兴趣缺乏。王永庆虽

        然知道台湾生产烧碱,在制造过程中约有

        7O%的氯气废弃掉,这些氯气应可

        用来制造

        PVC粉。可是,他仍觉得对

        PVC这一行业不够深入,不敢贸然投入,

        而他有意经营的轮胎业却被别人捷足先登了。结果,何传的弟弟何义被选为

        创办塑胶工业的辅导对象,为此何义前往欧美考察,回来反而意兴萧索。那

        时候岛内已有的塑胶加工业,每个月只需要

        10吨

        PVC粉,与怀特工程公司所

        建议的每月

        120吨产量相去甚远,况且设立日产

        4吨的工厂,实在不合经济

        效益。因此,即使有美援

        673000美元的贷款,可以从日本进口生产设备,政

        府更提出赋税减免的优惠办法鼓励,何义还是决定放弃。此时,尹仲容想到

        了曾申请轮胎业的王永庆。

        王永庆根据日本当时月产

        3000吨的资料分析,当时台湾人口是日本的

        1/1O,按此比例,我们每个月可以生产

        300吨。如此,怀特工程公司建议的

        每月

        120吨产能相当保守。王永庆便在尹仲容鼓励与期许下应允承办。在何

        义放弃时,政府有不少人主张由公营单位接办。尹仲容却力排众议,毅然推

        荐王永庆,从今日台塑的成就看来,尹仲容真是慧眼独具。

        王永庆出生于台北县的贫苦农家,父亲体弱多病,作为长子的他从小就

        要帮忙家计。15岁那年,他只身离家到嘉义当米店小工,16岁自己开米店,

        就展露他的生意头脑。当时,日本人开的米店到下午

        6点休息,他则工作到

        晚上

        1O点半。因此,在日据时代差别待遇下,他的业绩也能胜过日本人。今

        天台塑人一星期要上六天班,或许是缘自于此!王永庆还预估顾客的食米进

        度,在他们断米之前主动联络送米,不但保住旧客,也招来新知。同时他记

        住顾客有钱付款的日子,如在公务员发饷那天上门收款,总能达到目的。

        王永庆早年也开过砖厂,经营过木材业,都有所成,但塑胶业给了他最

        大的挑战与最高成就。

        □创业艰难,愈挫愈奋

        1957年

        1O月台塑开工生产

        PVC粉半年后,竟然连一公斤的产品都没卖

        出去。原来塑胶加工业者风闻政府要在台塑建厂后,管制

        PVC进口予以保护,

        他们担心台塑生产的

        PVC质量欠佳,便提前把好几个月总共数十吨的需要量

        一次进口。另一方面,每个月的产量只有

        12O吨,量少成本高,售价就贵了,

        自然乏人问津,真没想到台塑创业伊始就遭遇存亡关头,其经营者面临成败

        的考验。进退维谷之际,王永庆毅然决定扩充产量,以减少成本降低售价。

        同时,他也领悟到

        PVC只是一种原料,要经过加工后制成各种日用品如塑胶

        薄膜、塑胶布、塑胶皮,甚而制成沙发皮面、皮包、塑胶鞋以及水管、电线

        配管等,用途才会广,用量才会大,于是,台塑扩充设备,使产量增加到每

        月

        2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