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与名人一起读书

乐读窝 > 古典文学 > 与名人一起读书

第15页

书籍名:《与名人一起读书》    作者:铁凝

两年后,他第一本书稿《谈谈学写钢笔字》完成了,并开始不断向北京、上海等地的出版社投稿。然而,结果不是石沉大海,就是一封封铅印的退稿信,像铅一样沉重,像铅一样冰冷。
从1970年到1975年,庞中华每年都自费到北京,目的是找人交流。那时候,学界名流大多被下放到外地,他就让朋友介绍当地人,因为北京人善侃,找到一个中学的语文教师他都兴奋异常。
1980年7月,由于著名学者文怀沙先生热心推荐,庞中华得到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老人的关怀爱护,他的《谈谈学写钢笔字》进而得以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从此庞中华一鸣惊人,走出了深山,并将其他竞争者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我绝不当一个模仿者"
阅读可以给人生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有人从书中学到了天文地理,有人从书中学到了安身立命的手艺。但大多数人注意的是别人的经验,如果前人说什么事不行了,就不去做了。而庞中华这个善于读书的人却从书中发现了一条自己的事业道路。对于庞中华来说,读书最深的感悟是不当模仿者。
庞中华从小心灵手巧,少年时代热衷于航空模型,达到二级运动员的水平,想投身于航空事业,《航空知识》、《空气动力学》是他那时最爱看的书籍。
18岁时,庞中华在《重庆日报》发表组诗《华蓥山寄语》,一心想当诗人。虽然熟读苏东坡、辛弃疾,但他却不打算做古诗。给他这种想法的是三个人:
一个是鲁迅,鲁迅说:诗到唐代已被做完;
一个是王国维,他的《人间词话》里这样讲诗歌:四言衰退了有五言,五言衰退了有七言,七言律诗衰落了……通行既久,染之许多,自身成套,豪杰之士也难有新意;
一个是律诗写得很好的毛泽东,却对陈毅说"写律诗,你和我一样还没有入门"。
庞中华想,这几位名家,在律诗上都有相当的造诣,却异口同声地认为律诗很难超越,我是何人,欲与天公试比高是不会有结果的,又怎能去走这条没有山顶的路?
于是他想到了书法。
写诗如此,书法亦如此,模仿是学习书法的途径,但一味模仿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家,正如模仿颜真卿、欧阳洵惟妙惟肖者只能是个临摹高手而不是优秀书法家一样,原因就是缺乏个性。如果说写得和名家越接近越好,那么照相机岂不成了世界上第一流的书法家和美术家?
他想:我国历代以书法做工具,名家辈出,作品、理论无数。而今时兴硬笔,即钢笔、铅笔、圆珠笔等,却很少有人做认真细致的研究,或许这是别人不注意的一条路,也许我可以徜徉其间。
另外庞中华从鲁迅先生的《论书写工具》里得到极大启发:鲁迅认为使用钢笔方便,省时间,并说日本人也很重视钢笔书法,出版过许多钢笔字帖。既然鲁迅先生这么说,那我们有二千多年书法传统的中国人,不是更应该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庞中华的信心更足了。
上百本日记见证书法成就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多少人年少时目标远大,到头来却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庞中华虽然从小字写得不错,当过校黑板报主编,但他毕竟没有家承师教,没受过正统的书法熏陶。如今,虽然确定了理想,但一切都要自己从头琢磨。庆幸的是,庞中华没有停留在美好的理想中,他立刻开始了实际行动。
首先从临摹开始。因为古人曾说:学艺首先要继承传统,有扎实的功夫,然后才能创造。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过:艺术家首先必须是个匠人,要有匠人的手艺,然后必须是个诗人,要有诗人的思想。因此,庞中华大量临摹中国古代历史名家的作品。他从小喜欢手工制作,临摹不是难事。他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快就练得颇有名家风范,但这不是他的目的。
庞中华认为,抄书是练习书法最好的方式。因为徐特立曾经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庞中华每读一本书,都会抄笔记。
《鲁迅全集》、《艾青诗选》他都全文抄过。刚开始时不讲究方法,什么都抄,后来发现,这样的笔记像一个大仓库里堆满乱七八糟的什物,理不出头绪,抓不住重点。后来,他改变了方法,他把读书的内容全记录在一本《读书笔记》中,然后又根据习字的进展情况,在日记和笔记中,分别用楷书、隶书、行书、草书,这样就把日记和书法、阅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现在,只要翻开以前的日记,就能看到庞中华各个时期书法的进展。日记本不但是庞中华钢笔书法驰骋的天地,也是记录他对钢笔书法艺术的实践、理想和追求。
读书一定要读出思想,这是很多人明白的道理,却不一定能做到,庞中华做到了,他把读出思想当作读书的原则。庞中华说:"我如果没有成为书法家,就算是个做大饼的,我也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大饼。这就是书中教我的。就是说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
庞中华书语
阅读可以给人生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
读书最深的感悟是不当模仿者。
一代硬笔书法"教父"
庞中华对中国硬笔书法的开拓性贡献在于钢笔楷书。在"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河南从事地质工作。地质勘探队的生活是枯燥的,几乎每天都是与石头、泥土打交道。这种宁静的环境,促使庞中华开始潜心研究起了书法。可是,他发现,所有的书法字帖全部都是毛笔字。可是现实情况是多数人都在用钢笔写字。能不能使钢笔写的字成为书法?他将自己的想法讲给朋友们听,结果遭到了一番嘲笑,"就连当时的女朋友也不理解我,称我为空想家。"庞中华自嘲。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一句"诗到唐代已做完"的话,让庞中华联想到书法,古篆、汉隶、魏碑、草体,此后再也没有什么创新字体。自己若想在书法艺术中有所作为,必须创新出一种过去没有、并且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书法。"毛笔字练得再好,能超过王羲之吗?我想,这个创新的书法应当是硬笔书法。"从此,他潜心于钢笔书法的研习。庞中华借鉴各种字体,视其结构,揣其笔意,谙其精神,从中汲取营养。他精读清代学者黄自元的《间架结构帖》,领略方块字的一般规律,并观摩王羲之、柳公权的墨迹。
经过艰苦的磨练,庞中华在钢笔楷书笔法上为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的技法开创了先河。在其名著《谈谈学写钢笔字》中,庞中华首先阐述了钢笔楷书"顺锋"或"露锋"起、收笔的笔法。在此之前只在较少的书法家在钢笔字帖中论述到楷书技法。毫无疑问,这种露锋笔法为今后硬笔书法的技法开拓与完善,起到了指导作用,使今日的钢笔书法运用露锋技法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这也是使庞中华成为中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奠基人重要因素之一。
世界的窗口
梁小民
武侠·红楼·经济学
梁小民其人
梁小民,著名经济学家。1943年出生于山西。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9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研究;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现任国务院特邀监查员,国家价格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委,北京市社科基金评委,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当代西方经济学教学与研究,译有《经济学原理》(曼昆著)、《经济学》(迈克尔·帕金著)等专著、译著教科书50余种,著有《经济学是什么》、《小民读书》、《小民谈市场》、《小民说话》、《我说》、《我谈》、《我看》、《黑板上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纵横谈》、《宏观经济学纵横谈》、《书生议事》等。
从对岳不群和楚留香为在武林成功所投入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进行比较开始,梁小民展开了他的《谈武论侠话经济》。
一架飞往西安的飞机上,他正聚精会神地读着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陈家洛等人与张召重正打得不可开交,这时,只见陈家洛飞身跃起,一剑刺向张召重……他心里刚想大叫一声:这一剑刺得好!还没等这句话从心底呼出,突然觉得自己的腿隐隐地疼了一下:糟了,莫非我也中剑了?他定神一看,原来是空姐不小心把茶水洒在他腿上了。这段有趣的读书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梁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