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109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此时已是凌晨一点,李东阳居然没有睡觉,还在跟宋灵儿投壶耍乐。
        王阳明连忙见礼问候:“世叔为何还没休息?”
        “痼疾发作,辗转难眠,”李东阳笑道,“正好灵儿也睡不着,就跟她一起投壶打发时间。”
        李东阳的肛瘘之症,这两年愈发严重。也难为他撑着病体,整日跟刘瑾虚与委蛇,到处救人还被同僚唾骂,最后终于将刘瑾铲除掉。
        宋灵儿跳到王阳明身边,问道:“先生,王渊可中进士了?”
        王阳明笑问:“你怎肯定他今年必来应试?”
        宋灵儿得意道:“先生,你在贡院住了半个多月,还不知王渊已经闯出偌大名头,早就名满京城了。可惜这几天戒严,我都没法出城,否则必然到城外寻他去。”
        “名满京城?”王阳明诧异道,“他又作出了什么绝妙诗词?”
        李东阳哈哈大笑:“可比作诗更难呢。”
        王阳明愈发不解,问道:“世叔也听到关于他的消息?”
        “想不听都难啊,”李东阳感慨道,“你这弟子,一人追杀三百多骑马乱军数十里。斩杀几十个,俘虏十二个,而且就在京畿之地,我住在京城的又怎会不知?”
        “一人追杀三百多乱军,而且还是骑马乱军。我没听错吧?”王阳明恍惚道。
        宋灵儿骄傲不已,与有荣焉,笑道:“先生没听错。现在大家都呼他为白衣飞将王二郎,这绰号是从良乡县传过来的。”
        明朝中前期,士子襕衫的主色调为白色,王渊那天便穿着一袭白衣杀敌。良乡县当时正在守城,无数官民看得清清楚楚,也不晓得是谁率先唤他叫“白衣飞将”,搞得现在京城人人皆知“白衣飞将王二郎”。
        王阳明听得哈哈大笑,赞许道:“此子一向喜好弄险,天生便是亡命之徒。”
        若这个评价,出自其他官员之口,那肯定有鄙视之意。但王阳明自己就喜欢弄险,十多岁单骑出居庸关,追杀蒙古人好几里地,他这做法跟王渊没有本质区别。
        李东阳似乎对王渊非常看好,问道:“你这学生中试了吗?”
        王阳明回答说:“礼经魁,会试第三名。”
        “谁是五魁首?”李东阳又问。
        王阳明说道:“江西士子邹守益,本经为春秋。从经义来讲,他这会元当之无愧,已隐隐有大儒之风,更难得此人只有十九岁。”
        宋灵儿挠头说:“邹守益这名字好耳熟。”
        “就是跟我们一路进京那个江西士子。”王阳明笑道。
        宋灵儿猛然回忆起来:“哦,那个书呆子啊。”
        李东阳颇为意外:“会元竟不是杨用修杨慎?”
        王阳明解释说:“杨用修确实才华横溢,但在经学一道,远远不如邹守益。他这次是第二名。”
        会试前三名就出来了:邹守益第一,五魁首;杨慎第二,易经魁;王渊第三,礼经魁。
        李东阳欣慰道:“都是少年英才啊,吾辈后继有人矣。当勉励之。”
        李东阳特别喜欢提携年轻人,这跟他自己的仕途不顺有关。
        史载其“以貌寝,好诙谐,不为时宰所重”,也就是长得比较丑,为人幽默风趣,难以讨得当时内阁首辅的欢心。
        李东阳殿试名次是二甲第一,进了翰林院便被冷落。他的前两个职务,都是干满九年任期才升官,这明显被人刻意打压。否则二甲第一的庶吉士,怎么可能虚耗十八年才升从五品?
        这位老先生,硬着头皮熬走三位首辅,才终于获得第四任首辅的青睐。
        风趣幽默爱开玩笑尚在其次,主要还是长得比较丑。你丑就丑呗,整天跑出来讲笑话干嘛,一看便是奸猾虚浮之辈!
        正因为有这种遭遇,李东阳中年之后,变得非常沉稳老练。
        刘健等人被刘瑾逼得辞官,唯有李东阳赖在内阁不走,被同僚挖苦、被学生嘲讽,他都全不在意。而且他一边救人,还能一边跟刘瑾维持关系,并且得到朱厚照的信任,最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刘公公这个立皇帝一举剪除!
        除掉刘瑾之后,李东阳身体欠佳,已经不怎么管事儿了,主要精力都放在提携后进上。比如王阳明,比如近半年来快速升迁的青年官员,都是李东阳在刻意栽培,希望能为朝廷留下更多可用人才。
        可惜啊,李东阳致仕之后,杨廷和接任首辅之职。
        这位杨大人比较喜欢揽权,李东阳提拔的那些年轻官员,只要不以杨廷和马首是瞻,便会用升迁为借口调离出京。王阳明本来在吏部干得好好的,突然就被杨廷和扔去南京,还找不出毛病,因为是在给王阳明升官。
        第二天,大清早。
        宋灵儿便兴奋的来到院中,她都不用梯子,加速疾跑借力,轻松爬上墙头。
        站在围墙上,宋灵儿毫无淑女形象,高声大喊:“黄妹妹,一起去贡院看榜啦!”
        隔壁院中出来个十三岁的小姑娘,正是户部右侍郎黄珂之女黄峨,她仰头望着宋灵儿:“宋姐姐,你不要爬那么高,一不小心会摔下来的。”
        “没事,我身手好得很,掉不下去的。”宋灵儿坐在墙头,两只小腿摇呀摇。
        黄峨提醒道:“贡院那边都是男子,我们去看榜恐怕不方便。”
        宋灵儿大大咧咧道:“有何不方便的?男人看得,我们女儿家就看不得?我跟你说,在贵州还有女人代理土司呢,女人照样能带兵打仗!你不是喜欢读书吗?正好可以去看看那些才子,瞧上眼的直接抢回家做夫君。”
        “宋姐姐越说越离谱了。”黄峨脸红道。
        宋灵儿问道:“你就说去不去吧。”
        黄峨颇为意动,犹豫再三道:“那那我们只远远的看一眼便回来。”

104【前三名都不屑看榜的】(为盟主“无聊的倒霉熊”加更)
        黄峨不仅前往贡院看榜,而且家里还去了好几个。
        同父异母的哥哥黄峤,骑马走在最前边。黄峨与弟弟黄?,则坐在马车内,车上还有个丫鬟和车夫。
        宋灵儿骑马与黄峤并行,问道:“黄大哥什么时候考进士啊?”
        黄峤有些尴尬,他连举人都不是,靠着父亲的关系,才拔贡选为国子监生。当即硬着头皮说:“那个……两年之后,吾必定中举!”
        “四川中举应该很简单吧?贵州就挺简单的,我朋友一次就中了。”宋灵儿哪壶不开提哪壶。
        黄峤愈发郁闷道:“贵友必定才学精深,吾自愧不如。”
        “哈哈,宋姐姐,你就别逗我大哥了。”黄峨坐在车内笑道,掀开帘子打量沿途街景。
        黄峤的生母张氏早逝,他从小被继母聂氏带大,因此兄妹几人比较融洽,并未因同父异母而关系恶劣。
        黄峨还有个姐姐,已嫁给同乡的国子监生王锦,下面有两个弟弟,分别叫黄?与黄峰。这四兄妹皆为续弦聂夫人所生。
        只有七八岁大的黄?,突然从车内伸出脑袋,问道:“宋姐姐,你是贵州人,可认得‘白衣飞将王二郎’?”
        “应该算认识吧。”宋灵儿抿嘴笑道。
        这丫头一年多不见,口风变得愈发紧了,不像以前什么事情都往外说。
        黄?好奇追问:“那个王二郎,是不是身长九尺,生得魁梧雄壮,一顿能吃下十斤饭?”
        “他又不是饭桶,”宋灵儿乐不可支,“这些都是谁跟你说的?”
        黄?已经在私学读书,他非常认真地说:“同学们都这样讲,说王二郎若生在国初,定然是开平王(常遇春)那般的猛将。”
        宋灵儿被逗得发出一阵清脆笑声,说道:“王二郎生得可俊俏呢,瘦高瘦高的,一点都不魁梧。”
        黄峨数次欲言又止,终于忍不住问道:“宋姐姐,你真的认识王二郎?”
        “还能有假?”宋灵儿笑道。
        黄峤突然说:“贵州已十多年不出进士,今年怕也如此。我若是王二郎,有此武艺必去投军,功名但从马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