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242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柳家才是真正让人头疼的,因为他们本就是军户,根本不怕被打为军籍。豁出去了还可能玩兵变,毕竟王渊要占的都是上等良田,这等于在刨柳家的家族根基。
        刑泰被尚方宝剑吓得不轻,连忙拱手说:“晚生一定转告柳家。”
        “很好,”王渊迅速变脸,和蔼微笑道,“我看你聪慧过人,也算懒得的读书种子,可愿拜我为师研习经义?”
        刑泰福至心灵,瞬间跪地:“先生在上,请受弟子三拜!”
        即将被征地的三大家族,刑家肯定会全力支持,因为王渊收了刑泰做弟子。而且,邢家还有一个国子监生,体制内的人总是更容易操控。
        王渊还觉得不够,笑道:“你且转告路家和柳家,他们的土地,可有不少是历年洪灾之后,不清不楚得来的。可别逼我彻查鱼鳞册!”
        “不敢!”刑泰吓得膝盖发软。
        官府要干啥事儿,办法多得很。
        鱼鳞册属于土地登记文件,那玩意儿多少年没换过。真要按照鱼鳞册确定土地归属,直接就能将三家土地没收七八成,而且还是符合大明法律的!
        三大家族若不乖乖听话,就只能扇动民众闹事。
        王渊刚刚接手山东运军指挥权,就怕闹事的不多,带兵平乱他顺手得很。
        “嗙嗙嗙!”
        外边突然疯狂敲门,王渊让袁达去看看情况。
        却是京城又来了锦衣卫,而且来了十多个,领头的是司礼监太监温祥:“王学士,归善王朱当沍意图谋反,兵部已派军队驻守济南,以防不测。陛下密令王学士,率我等一起前往查问。”
        郡王谋反?
        刑泰直接吓瘫了。
        王渊扫了刑泰一眼,说道:“我也不软禁你,你且跟我一起去。”
        这什么鬼啊,老子正忙着兴修水利呢,居然半途跑去查郡王谋反案,皇帝可真是对咱信任有加。
        就山东这两年的情况,又是兵灾,又是水灾,朱当沍脑子抽了才会谋反!

234【倒霉王爷】
        山东有王爷谋反,别说王渊不信,就连朱厚照都不信,否则怎么可能让王渊去调查?
        王渊不敢怠慢,连夜直奔兖州,顺便把刑泰也带上,谁让这个刚收的弟子听到不该听的。
        骑马过了淤堵河段,众人下马登船,王渊问道:“究竟怎么回事?详细说来。”
        太监温祥答道:“吏部主事梁谷,接到同乡屈昂、西凤竹密报,说归善王朱当沍意图谋反。梁主事就将此事凑报吏部尚书杨一清,杨尚书又将此事转告兵部。兵部虽不知真假,但为防不测,命令各卫所军士移驻济南。”
        “就这?”王渊笑道。
        温祥又说:“如果只是这样,谁都不会相信。但军队移驻济南之后,鲁王也奏报朝廷,说归善王意图谋反。”
        鲁王就是归善王的亲爹!
        亲爹举报儿子谋反,谁敢选择不相信?
        王渊不信,皇帝也不信。
        朱厚照非但不信,反而特别欣赏归善王朱当沍。
        因为朱当沍不是酒囊饭袋,是一个弓马娴熟有作为的王爷。
        去年,反贼偏师攻打兖州,骑兵四百余,步卒数千人。朱当沍率领随员登上城楼,亲自引弓射贼,不等济南、济宁的援兵来救,他自己就把反贼给打跑了。
        听到这事儿,朱厚照非常高兴,当时还下令嘉奖朱当沍。
        鲁王一系都比较长寿,论及王室辈分,朱当沍还是皇帝的叔爷!
        王渊又问:“陛下有什么特别旨意?”
        温祥笑道:“陛下是不怎么信,认为此事过于荒唐,所以才让王学士查清真相。”
        王渊说道:“这是还得大理寺出马吧?”
        温祥答道:“大理寺少卿王纯、锦衣卫指挥韩端,此刻怕已到了济南,他们打算带一支军队过去。”
        “瞎胡闹!”王渊立即命令加快船速。
        乘快船南下济宁,又向东继续行船,当日下午便来到兖州府。
        王渊带着一个太监、十多个锦衣卫,直接来到府衙门口,喝道:“兖州知府何在?”
        锦衣卫的衣裳便是招牌,根本不用王渊出示文书,兖州知府童旭便慌张出来迎接。
        知府童旭,以前一直在户部做郎中,自然认为威风八面的王二郎。见到王渊之后,童旭惊讶道:“王学士,你怎么来兖州了?”
        王渊说:“奉陛下谕旨,调查归善王谋反一事。你且召集衙役捕快,配合锦衣卫,把归善王府给围住!”
        童旭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把府城官吏集结起来,并亲自引导王渊前去王府。
        半路上,王渊问道:“这归善王平日表现如何?”
        童旭回答:“归善王平时还算老实,也不怎么欺压百姓,唯独喜欢舞刀弄棒,爱结交民间武勇之士。”
        王渊又问:“你觉得他会谋反吗?”
        童旭整理措辞道:“这个真不好说。他虽然不欺压百姓,但可能是在蓄名养望,结交武人也可能是招揽门客。”
        王渊再问:“鲁王呢?他这次亲自告发儿子。”
        童旭突然就气愤起来:“鲁王深居不出,平常难见一面。但他的亲信却飞扬跋扈,把这兖州府搞得鸡犬不宁!”
        当代鲁王很怂的,自从几十年前,鲁王府多人运动被举报,这位鲁王就从此消停了。他整天待在王府不出门,也不知道究竟在干啥。但他越是不问世事,其心腹就越没人管,乌七八糟的烂事做了一大堆。
        至于归善王,乃鲁王之幼子。
        按照明制,不管亲王,还是郡王,又或者是公侯,都只能享有名义上的封地。他们不能治理封地百姓,也不许拥有封田,朱当沍被封为郡王之后,依旧住在兖州城内,靠两千石的岁禄过日子(亲王岁禄为一万石)。
        明代王爷的土地怎么得来?
        全是皇帝赏赐的!
        还是请田那个套路:哇,陛下,那里有一大片荒地,不种粮食多可惜啊。请陛下把荒地赐给我吧,我一定会好好派人耕种。
        历史上,被李自成抓住炖汤的福王,名下拥有无数田产。这些田产,大部分都是万历皇帝给的,万历很想传皇位给福王,为此跟大臣赌气几十年不上朝。但嫡长子继承制不能变,于是就给福王各种赏赐,再加上福王一系历代侵占,最后就变成明末那般模样。
        ……
        “王爷,不好了!”
        一个王府太监急匆匆冲进演武场。
        阉人在元代曾经非常泛滥,就连地方豪强,都大肆蓄养阉人。其中多为自宫者,没法进宫伺候皇帝,那就主动投靠地方豪族。
        朱元璋颁布禁阉令,一是彻底废除阉割之刑,二是禁止私蓄阉人为奴。
        但勋贵阶层,是可以拥有阉人的,朱祁钰、朱祁镇哥俩,还阉割规定勋贵可用的阉奴数量。
        不过嘛,只有皇宫和王府的阉人,才能称为宦官、太监(一开始不能叫太监,那时候太监还是尊称)。
        太监一边喊叫,一边滚进演武场趴下:“王爷,不好了,锦衣卫把王府给围住了!”
        “锦衣卫为何要包围王府?”朱当沍收刀入鞘,他还不知道自己被亲爹卖了。
        太监哭丧着脸:“不知道啊!”
        朱当沍连忙带人出去查看情况,走到半路,便跟王渊碰个正着。
        朱当沍拱手问道:“不知钦差尊姓大名?”
        王渊还礼道:“翰林院侍读学士王渊。”
        朱当沍非常高兴:“原来是阵斩刘六刘七的王二郎,久仰大名,早就盼着能当面一见。王学士快快请进!”
        王渊对温祥说:“你来讲吧。”
        这太监立即说道:“归善王,我等此行,是奉陛下命令,前来调查王爷谋反之事。”
        “谋反?”
        朱当沍一头雾水,随即大惊:“你是说,我要谋反?简直荒唐,我一个郡王,连王府侍卫都没有,拿什么去谋反?”
        温祥问道:“那你为何储名养望、私蓄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