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453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女真属于渔猎民族,种地本事不咋样,打渔却是一把好手。去见几张大网洒下,就跟划船捕鱼一般,至少有三十多个攻城明军被网住。
        “他娘嘞!”
        袁达也被网住了,随即又被石头砸了一下,差点当场晕厥过去。
        已经升任百户的牛震——就是在南昌拷银时,被王阳明嘘寒问暖,搞得惭愧之下不再听许泰命令那位。他被渔网边缘罩住脑袋,顺手掀开扔掉,随即猛地爬上土墙。
        一支梭镖扎中牛震的手臂,一把熟铁刀砍中牛震的肩膀。这货吃痛之下挥刀连斩,砍死砍伤好几个女真老弱,他身后的士卒趁机纷纷爬上墙头。
        这些京营骑兵,虽然此刻没着甲,却一个个身强力壮,而且手里全是上好的马刀。
        而寨墙上的女真人,却都是老弱妇孺,使用着最原始的武器。
        一旦被攻上墙头,便成了单方面屠杀,这仗打得真没啥意思,纯粹是欺负弱小而已。
        当袁达摆脱渔网的时候,麾下士卒早已占领这段寨墙,而苏子河对岸的内讧也已分出胜负。
        崔贤带着卜哈渡河而来,到场下大喊:“我是卜哈,多勒已死,快快开城迎接王师!”
        袁达正在带兵追杀守城老弱,此刻听到卜哈的声音,女真老弱纷纷跪地求饶,很快古勒寨的南大门也自动打开。
        袁达让麾下士卒,解除投降敌军的兵刃,自己带着满身血污走出寨门。
        卜哈连忙跪地奉承:“罪臣卜哈,拜见天朝大将军!”
        “拜你阿妈的!”
        袁达一脚将这老头子踹翻,大怒道:“要投降也不搞快点,害老子折了三十多个弟兄!”
        三十多个是阵亡和重伤的,另外还有几十个轻伤。
        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攻下建州右卫女真的老巢,付出这点伤亡可以说大胜。
        但袁达麾下士卒,可全都是精锐骑兵,要花好几年时间培养,整个大明也只三千多这种精骑。跟一群老弱妇孺打仗,居然就阵亡、重伤三十多个,另有轻伤近百人,袁达甚至有一种屠寨的冲动。
        卜哈被吓得浑身直哆嗦,他本来想献寨立功,肯定能捞到建州右卫首领的位子。可没曾想,自己刚刚投降渡河,官兵居然就把寨子给攻下一部分。
        这献寨之功,打了折扣啊!
        卜哈哭诉道:“罪臣也想快点,都怨多勒的亲信不肯投降。大将军,罪臣这就带着手下,把多勒的兄弟和亲信全部杀光,为大将军出了这口恶气!”
        “去吧!”袁达郁闷道。
        卜哈立即带领自己的部众,冲进寨子里进行屠杀。多勒一系的核心成员,只要还留在寨中,都被卜哈杀得干干净净。
        而可怜的多勒,带着两百残兵,在上夹河的上游渡河,渡了好几次都被杀回对岸,身边此刻只剩下不足百人。那消失的百多人,也不知是死了,还是精神崩溃直接逃跑了。
        多勒只能又回到下游,在那两河交汇的地方,隔河遥望古勒寨的情况。
        很快,多勒便看到旗帜变换,自己的寨子显然已被攻下。他留着泪对身边近百士卒说:“走吧,去投奔老营,总有一天要杀回来!”
        建州老营,是建州女真的发祥地,成化朝曾经被整锅端掉一次。几十年过去,建州老营慢慢恢复人丁,但依旧穷困贫弱,甚至被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各种欺负。
        就这样,努尔哈赤的外曾祖父多勒,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带着残兵逃进山林当中,跑去投靠努尔哈赤的曾曾祖父。
        只不过,努尔哈赤的外曾祖母,被叛徒卜哈杀死在古勒寨。
        努尔哈赤的外公王杲,这个时空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
        多勒逃到建州老营时,已经是寒冷的冬天。他们沿途抢劫女真村落,裹挟女真青壮为兵,居然壮大到五百多人。但是,跟多勒一起逃走的近百士卒,在途中战死、病死近半,到了建州老营也只能伏低做小。
        ……
        朱厚照、王渊率领的主力部队,离开界藩城仅三十里路,就接到前锋部队发回的捷报。
        “恭喜陛下,旗开得胜!”王渊带着随军文官和将领道贺。
        朱厚照的表情非常古怪,他兴冲冲跑来辽东打仗,走到半路就已经结束了。
        朱厚照手里拿着捷报,欲言又止,闷闷不乐,好半天终于说:“这个赵达(袁达),不愧是二郎的师弟,打仗也有点太猛了。朕是让他做开路先锋,不是让他去攻城拔寨。真是,真是……岂有此理!”
        王渊不知如何接话,只能说:“陛下洪福齐天,此乃幸事。”
        朱厚照仔细想了想,突然来一句:“都已经出兵了,不如再去打建州左卫吧。”
        王渊连忙劝谏:“陛下,此去建州左卫,更需翻山越岭,届时已是寒冬季节。请陛下尽早班师,便是不回京城,至少也该回辽阳过冬。”
        随军御医吴杰也说:“陛下之旧疾,万万不能受寒。辽东比北京更冷,若在山中发病,恐怕更加难以痊愈。”
        朱厚照心里很想骂娘,气得把鞭子一扔:“回辽阳!”
        别人家的皇帝,都盼着将领无往不胜,朱厚照却因此而头疼。他想亲征宁王,刚出北京就赢了;他想亲征建州右卫,跑半夜也打完了。难道下次出兵,要让皇帝去做开路先锋,才能真刀真枪亲自打一仗?

448【袁二做了世袭指挥使】
        辽东总兵韩玺死了,是自然病死的。
        这货去年就生病卧床数月,今年身体也不咋利索。深秋天气转凉,瞬间一病不起,朱厚照前脚刚收到前线捷报,后脚便得到辽东总兵的死讯。
        虎皮营马驿。
        大军围绕着驿站驻扎,皇帝与随军文官住在驿站之内。
        朱厚照吃着烤肉,随口说道:“韩玺死了,副总兵崔贤不错,正好给他升总兵,也算赏赐其破寨之功。”
        王渊立即劝阻:“陛下,让谁继任总兵都可以,唯独不能把位子留给辽阳马氏、崔氏和韩氏。而且,最好别用辽东武官,可调其他边镇武将到辽东当总兵。”
        “吾知二郎的意思,”朱厚照并不糊涂,问道,“谁比较合适?郤永此人怎样?”
        王渊非常直白的回答:“郤永如果总兵辽东,则辽东局势必将糜烂不堪!”
        郤永也是靠镇压刘六刘七起家,虽然一度依附于江彬,但跟各方面的关系都不错。皇帝对他印象很好,文官对他也非常赏识,只因这家伙非常听话,而且打仗还比较勇猛。
        但是,贪贪贪贪贪!
        对郤永而言,什么杀良冒功,什么纵兵劫掠,简直犹如家常便饭。
        历史上,这家伙当了五年辽东总兵,离任不久便出现“辽东大饥”。朝廷在赈灾的同时,顺便派大臣清查兵额,足额十五万的辽东军士,居然只剩下六万多。
        不是说能打仗的还有六万,而是拉出来给御史检查的,拢共就只有这么多正兵了。
        辽东武官肯定还想吃兵饷,不可能老老实实配合检查,多半会把军余也弄来充数,因此辽东剩下的实际正兵,很可能在嘉靖初年只剩下四五万!
        虽说不完全是郤永造成的,但他绝对难辞其咎,不知逼得多少辽东士卒逃亡。后来,这家伙被调去镇压大同兵变,结果还没打进大同城,就纵兵在城郊大肆劫掠,一定程度上导致已经投降的军士复叛——城郊百姓,多为叛军家属,因为那里本身就是卫所驻地。
        朱厚照说:“王琼肯定推荐郤永。”
        王渊笑道:“王尚书看人,也不是次次都准。”
        江彬倒台之后,郤永便投靠了王琼。
        这货很会当墙头草,历史上王琼倒台,他又投靠杨廷和,杨廷和倒台之后,他又跳回去投靠王宪。文官倒下好几拨,郤永竟然不断升迁,只因他确实会打仗,又懂得如何巴结当权文臣。文臣也不把一个武官放在心上,不管他跳槽多少次,只要能做合格的工具人便可。
        王渊既然否定了王琼的一个心腹,那就得重新推荐一个,毕竟还得跟兵部尚书搞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