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梦回大明春

乐读窝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第581页

书籍名:《梦回大明春》    作者:王梓钧

        朱厚照说:“堻儿的婚事定了,祯儿的婚事却未定,选到好人家了吗?”
        皇贵妃想了想,说道:“王素就挺合适。”
        朱厚照明显一愣,问道:“王二郎的次子?听说小小年纪,已经考中秀才,比他兄长王策读书还厉害。如此才俊,未来必中进士,怎可甘愿做驸马都尉。”
        皇贵妃说:“他愿意的。堻儿与王素要好,曾亲口对堻儿说,愿放弃功名,取公主为妻。”
        朱厚照顿时高兴起来:“倒是个痴情种子,知根知底的,祯儿嫁给他不会受委屈。便让王素做驸马,不管二郎肯不肯,这个驸马朕要定了!”
        黄峨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将为驸马,只知道丈夫从战场上带回一个儿子。
        此子名叫马芳,年仅十三岁,被掳至鄂尔多斯部为奴五年。
        王渊扫荡鄂尔多斯残部时,马芳趁机夺马杀人,又抢蒙古牧民弓箭,接连射死数人,请求投军报效朝廷。
        军士们见其年幼,都不肯接受,马芳又前往东胜右卫城,跪在正在烧毁八白室的王渊面前:“小子马芳,请将军收留,今后追随将军杀蒙古人!”
        王渊笑道:“你会骑马拉弓吗?”
        “会,”马芳说,“我是骑奴,从去年开始,就骑着劣马给蒙古人放羊。我还会射箭,自己制土弓,偷偷练习的。就在前几天,我趁乱抢夺弓箭,接连射死六个蒙古人!”
        王渊问道:“你多大了?”
        马芳说道:“十三岁。”
        王渊又问:“你知道我是谁吗?”
        马芳摇头:“不知道,但你肯定是个将军。”
        王渊笑道:“你想杀蒙古人,可以,先跟我回去读书吧。”
        就这样,王渊收了一个义子。
        历史上的马芳,更加传奇,八岁全村被毁,又跟父母失散,被蒙古人掠去做奴隶。他偷偷练习骑术和射箭,遇到俺答汗把汉奴转为平民,马芳于是加入蒙古军队。
        俺答汗狩,突遇蒙古,众人皆逃,马芳搭箭当场把猛虎射死。俺答汗欣赏其勇猛,赐予宝马和良弓,并升他做亲卫。
        跟着俺答汗南征北战数年,马芳在蒙古不断升官,对蒙古各部了若指掌。
        但是,趁着俺答汗袭边的机会,马芳盗马而出,连夜投奔大同军营,此后追随周尚从军。大小百十战,身受数十创,皆以少击多,每战必大捷,共擒斩蒙古首领数十人。嘉靖有赞语谓之“勇不过马芳”,蒙古人称其为“马太师”。
        历史上,俺答汗之所以“俺答封贡”,愿意跟大明皇帝结拜为兄弟,核心转折点就是马芳投靠大明。
        在马芳投奔之前,大明边军虽然经常“搜套”,但都是小股部队在行动。而马芳经常带着大股骑兵,直接冲进河套地区,袭杀蒙古小部落,烧毁蒙古草场,甚至有时对蒙古主力下手。在他的影响之下,延绥总兵赵苛、大同总兵姜应熊,也经常带着大部队北上。
        蒙古人进攻大同,延绥镇并不救援,而是带兵冲进河套。反之,蒙古人进攻延绥,大同镇也不救援,直接带兵杀进河套。
        连续几次之后,达延汗的老窝各种被抄,从此不敢再大规模南下。
        历史上,马芳和长子马栋,都官至后军都督,其余几子皆为总兵、都指挥同知。次子马林,就是萨尔浒之战的辽东总兵,那一仗打得简直一塌糊涂。
        现在马芳被王渊带回家,跟其他儿子一起学习操练。
        化课不怎么上心,耍刀弄枪倒是积极,还缠着宋灵儿的陪嫁亲卫要马骑。
        演武场,王家孩童正在练箭,宋灵儿手执马鞭亲自监督。
        “啪!”
        七岁的王骥走神,瞬间挨了一鞭子。
        王素其实也在走神,他对练武没兴趣,认为这纯属浪费时间,还不如多看几本书、多做几个实验呢。
        不过嘛,常年练习之下,王素也算武双全了,关键时候也可以拎刀砍人。
        只有马芳最认真,这种生活来之不易,恨不得一天当成两天过。便是他不喜欢的化课,马芳也在努力克服,可惜他基础太差跟不上。
        突然,黄峨来到演武场,对王素说:“素儿,你过来。”
        王素立即放下弓箭,笑嘻嘻跑过去。
        黄峨问道:“你喜欢公主?”
        王素小脸一红,低头不语,算是默认。
        黄峨说道:“宗人府派人来了,你真要当驸马?”
        王素回答:“父亲并不反对,但凭母亲做主。”
        “你们父子都愿意,我能做什么主?”黄峨气得转身就走。
        大号已经练废了,幸好还有小号。
        黄峨懒得再跟大儿子说话,忙着赶回去,教年仅三岁的小儿子王铮识字。

572【风雪刀枪】
        献俘大礼,依照祖制,皇帝不能穿礼服,必须穿天子常服就是明代皇帝画像那种装扮。
        今天朱厚照又违制了,也可能是他此生最后一次违制。
        中单里衣有些类似儒衫,白色而黑边。外衣是黑色的,绣日月、星辰、升龙等图案。纁裳裙摆、蔽膝、鞋袜,皆为大红色,另有玉佩、绶带等装饰物。
        “陛下,请加冕。”随侍太监捧着平天冠。
        朱厚照平伸出双手:“朕自己来。”
        随侍太监连忙弯腰呈上,朱厚照缓慢拿起天子冠冕,双臂突然微微发抖,呼吸急促难以喘过气来。
        “陛下!”
        皇贵妃、太子和公主,连忙左右搀扶,轻抚朱厚照后背帮他顺气。
        随侍太监想要拿回冠冕,赶快帮皇帝戴上,朱厚照却死死抓着不放。终于,他一把将太监推开,虚弱而沉重的呵斥道:“给朕退下!”
        众人不敢再言语,只能看着朱厚照自己加冕。
        好不容易把平天冠扣在头上,似乎已经用尽朱厚照浑身力气。
        皇贵妃拿起玉簪,将平天冠簪上,又系好朱璎和朱纮。左右端详一阵,含泪挤出微笑:“皇帝哥哥今天真威武呢。”
        朱厚照握住皇贵妃的手,脸上露出柔情,低声说:“起驾吧。”
        外边早有天子仪仗等候,朱厚照推开太监,只让皇贵妃搀扶,带着太子和公主登上御辇,渐渐来到午门之内。
        稍待片刻,吉时已到,礼乐大作。
        “百官入侍!”
        “百官入侍!”
        “百官入侍!”
        由近及远,一声高过一声,武百官依次入列,整齐站到午门城楼之前。
        “藩使入侍!”
        这次只有鞑靼蒙古使团,礼部已经刻好金印,皇帝册封鞑靼为蒙古国,册封蒙古大汗为恭顺王。
        “升楼!”
        皇贵妃、太子和公主,搀扶朱厚照登临午门城楼,这属于严重违制的行为,便是监国太子都必须站在城楼之下。
        走上城楼之后,朱厚照突然精神抖擞,轻轻推开妻子儿女。他昂首挺胸,吹着寒冷北风,独自一人走向御座,端坐目视城楼下的武百官。
        天色昏黄,北风愈发凛冽。
        朱厚照伸手探向空中,感觉到点点冰凉,几片雪花融化在手心。他缩手端详,脸上露出微笑:“下雪了。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有好收成,可惜苍天不欲让朕再看到。”
        “大将朝拜!”
        王渊独自上前,越过百官和时节,向皇帝行四拜大礼。
        这次立功的武将,都留在边疆镇守,还得防备蒙古偷袭,防备边镇官兵因改革而造反。
        军乐队入场,司乐官跪拜高呼:“圣天子在上,请奏凯旋乐!”
        朱厚照面带微笑:“准。”
        “准奏凯旋乐!”
        “准奏凯旋乐!”
        太监、侍卫次第大呼,将皇帝的旨意传达到楼下。
        军乐响起,威武雄壮。
        俄尔乐止,鸿胪寺卿留志淑上前大喊:“宣露布!”
        承旨官从城楼跑下,将露布放在桌案上。
        兵部尚书王宪上前等候,留志淑喊道:“跪搢笏!”
        王宪将笏板插到腰间,跪在案前接受露布。随即,他从武百官中间,由北向南走到既定位置,与展露布官一起将露布打开。宣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