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让你含着眼泪微笑的酸甜孕事

乐读窝 > 杂文随笔 > 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让你含着眼泪微笑的酸甜孕事

07隔着肚子估体重哪那么容易

书籍名:《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让你含着眼泪微笑的酸甜孕事》    作者:田吉顺



孕期的B超单上有好多数值,很大程度上可以预示宝宝的大小。很多孕妇比较关心的就是双顶径了,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宝宝脑袋的大小。



有时候,宝宝只是脑袋大了点儿


曾经有个41孕周的孕妇怀着满腹的纠结住院了。

“医生你看,我今天刚做的B超,双顶径已经有10.1厘米了,怎么办啊?我是不是只能做剖宫产了啊?”听得出来,她心有不甘,又放心不下。

“哦,10.1厘米的双顶径是有点儿大了,不过也不一定就只能做剖宫产,我得先做了检查才知道。”我把她让到病床上,开始做腹部检查。

“双顶径10.1厘米也能自己生吗?我有个同事,生的时候宝宝双顶径才9.5厘米,结果生到一半生不出来了,最后还是剖了,宝宝有8斤重哪。我38周的时候双顶径就9.8厘米了,那不是就更难生了?”看来这位孕妇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我做完检查,并且查看了她孕期的产检病历,对她说:“恐怕你的宝宝不像你同事的那么大呀,而且你的骨盆条件也还不错,还是有自己生的希望的。”

“真的吗?我的骨盆还可以吗?你看,我骨盆出口只有9厘米,但是宝宝双顶径已经有10.1厘米了,到最后还能生得出来吗?而且,我查了一下,书上写的双顶径超过10厘米,有将近90%是巨大儿。”现在,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大家也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关注,显然,这位准妈妈孕期的功课做得很充分,甚至都了解了“骨盆出口”这样的概念了。但是,如果对一些概念仅仅略知一二,而实际了解并不全面,同时又缺乏临床经验的产妇来说,就容易产生误解。比如,这位产妇就是把双顶径和宝宝体重简单地等同起来,而且对于骨盆径线又了解不够,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焦虑。看来,要想安慰这位准妈妈,还真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可以的。

“呵呵,看来你怀孕的时候是真的下功夫了,了解的情况还真不少,这样给你讲解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值得表扬!你说的这个骨盆出口9厘米,实际上只是一个出口横径,9厘米是很正常的大小。不过,骨盆的出口是立体的,而不是一条线,所以你不能只是关注这一条横径,还有前后径呢。所以,你不用担心10厘米的双顶径卡在9厘米的出口横径上出不来,只要骨盆前后径够宽敞,也还是能生出来的。”这位孕妇微微点了点头:“但是,书上说双顶径太大了,宝宝会是巨大儿呀。”

“呵呵,那可不一定。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种方法可以准确地估计胎儿体重,毕竟隔着那么多层肉,哪儿能那么准呀,就算是B超也做不到。比方说你提到的通过双顶径来估计,就好像通过测量身高来估计体重一样,你说一个身高1.7米的人会有多重啊?性别、胖瘦都有差别,这哪儿能估得准啊!”

“我的宝宝也可能不是巨大儿?”

“当然有可能了。我刚才查过了,凭经验估计也就7斤左右吧,8斤是肯定到不了的。你看看你和你老公的脑袋都不小吧,你们的宝宝像你们两口子,就大在头上了,体重并不是特别大。再说了,就算是巨大儿,只要骨盆条件好,产道够宽敞,也不是不能生啊。宝宝过重,我们最怕的是肩难产,就是说头出来,肩膀卡住了,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但是,你的宝宝是头大,那么只要头能出来,就不用担心肩难产的问题。”

“那万一生不出来还是要剖啊。”

“那是当然的了。但是,不是只有巨大儿才生不出来啊,五六斤的宝宝照样有可能生不出来去做剖宫产。只要医生还没有进化成神仙,那么这种事情可没办法提前预知。你既然已经等到现在这个孕周了,我想一开始总是想要自己生的吧,你自己的决心可是很重要的!”

“是啊,我一直都想自己生的,所以饮食上也很注意,没想到还是长到这么大了,所以很担心。既然医生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还是自己试试看吧!”

后来,我给这位孕妇进行了药物引产。毕竟脑袋还是挺大,第二产程足足生了一个半小时,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一个6斤8两的男孩儿顺利诞生。是的,只有6斤8两。



估计胎儿体重也有不少学问


其实,有时候因为不同人头形的不同,双顶径的大小连脑袋的大小都反映不出来,所以,我们还会通过B超测量胎儿的头围、腹围。尽管我们可以通过B超测量很多指标,但还是不能非常理想地估计胎儿的体重。在估计体重的时候,相比B超的各种指标,产科医生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更相信自己的双手检查。不少生过孩子的人都知道,有医生在肚子上摸了一把,估计了一个体重,结果生出来一看非常准。这就是临床经验了,甚至有国外学者发现,一些生过好几个的经产妇,在估计胎儿体重方面,竟然比B超还准!

讲了这么多估计胎儿体重的事情,是有原因的。因为如果宝宝体重过大的话,前面已经讲到过肩难产的问题,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任何体重的胎儿都有可能发生肩难产,但是,体重越大,发生的机会就越大。据统计,7斤以下的胎儿,肩难产的风险只有不到3‰;如果是7~8斤的胎儿,风险就升高到3%;而8~8.5斤的胎儿,风险有5%;8.5~9斤的胎儿,风险有9%。这还是不合并糖尿病的情况,如果再有糖尿病,那么风险要再增加2.5倍。

因此,产科医生对于胎儿体重是非常关注的。如果估计体重比较大,比如可能在8斤半到9斤,或是9斤以上,那么医生就会直接建议做剖宫产了。即使是先阴道试产,一旦产程进展缓慢了,医生也会倾向于缩短观察时间。所以说,当医生对胎儿体重有了估计之后,对分娩方式也就会有一个预期,当估计的体重不算大的时候,医生的信心也会更足一些。



必须要炫耀一下我的高光时刻


我最引以为荣的两个判断,是在同一个夜班里,两个产妇一起在生。其中一个宫高39厘米,腹围105厘米,B超测量宝宝双顶径9.3厘米,股骨长7.5厘米,头围33.6厘米,腹围36.6厘米;另一个宫高40厘米,腹围100厘米,B超测量宝宝双顶径9.1厘米,股骨长7.5厘米,头围33.0厘米,腹围36.6厘米。仅从测量数值上来看,两个胎儿大小差不多,第一个好像稍微大那么一点儿。不过查体之后,感觉两个宝宝相差还是有点儿大的,而且是第二个更大些。所以,第二个产妇潜伏期进展受阻,虽然还没有延长(潜伏期延长,是指从正规宫缩到宫口开3厘米的时间超过16小时),我就去给她做了剖宫产,结果宝宝8斤7两。而第一个产妇活跃期停了5小时(活跃期指从宫口开3厘米到宫口开全,最长不超过8小时),但是我当时判断应该是宫缩的问题,我相信她可以生出来,于是给了她充足的时间,陪她生到地老天荒,最后顺利分娩,宝宝7斤6两。

如果和关云长聊天,他肯定最喜欢和你聊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而绝对不会主动和你提走麦城的事儿。所以,作为产科医生,我当然也喜欢把对这两个产妇的判断挂在嘴边了。至于我曾经判断有8斤多,结果剖出来只有7斤;还有我判断只有7斤多,结果生不出来去做剖宫产,剖出来有8斤半……这些有损我光辉形象的事情,我当然不会轻易告诉你了!

不告诉你,不代表它不曾发生过。而且,估计体重失误,可以说在每个产科医生身上都发生过;如果谁还没有失误过,只能说他估计过的产妇太少了。

这还只是估计胎儿体重一个方面,而估计胎儿体重仅仅是胎儿因素中的一部分。前面已经讲过,阴道分娩因素众多,产力、产道、胎儿各个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每个因素中的某一个方面,都可能对分娩产生巨大作用,从而影响分娩的方式。

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这是一个近乎哲学问题的问题,对于一名产科医生来说,如何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将贯穿他职业生涯的始终。你不能简单地在这两种分娩方式里选择哪个更好,既然有好的了,为什么还要有另一种方法的存在?这两种分娩方式不存在排他性,各有其适应范围,而你应该做的,是根据适当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所以,在本章的最后,要重点强调:很多问题不是非黑即白的,你不能企图对各种事情都做出简单粗暴的选择。而在关于分娩方式选择的时候,一个外行是没法做出良好判断的,你应该求助于专业人士。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情况复杂多变,不要企图通过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对专业问题,应该尊重专业人士的建议,而不要根据自己一点儿贫乏的经验去想当然。

当然,专业问题交给专业人士去解决,并不是说专业人士的建议总是正确的,比如前面我不愿意提到的,我自己也曾错误的估计胎儿体重。但是,和外行相比,专业人士的建议正确的概率总是更大一些的。很多时候,医生犯错和医术无关,和医德无关,而只是因为医学的不确定性。毕竟,和奇异玄妙的大自然相比,人类实在太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