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情商(全六册)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情商(全六册)

表现力与情绪感染

书籍名:《情商(全六册)》    作者:丹尼尔.戈尔曼



在越南战争初期,美军某排士兵趴在稻田里,与越南军队展开激战。突然有6个和尚沿着稻田的田埂列队走来,他们面无惧色,坦然自若,径直朝着双方交火的地方走去。

“他们既没有向左看,也没有向右看,而是一直往前走。”当时在场的一位美军士兵戴维·布什回忆道,“真是奇怪,居然没人朝他们开枪。他们走过田埂之后,突然之间我完全失去斗志。我不想再打下去了,起码那天的想法是这样。大家的想法肯定都是这样的,因为大家都停了下来。我们停止了战斗。”

那6个和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他们的镇定自若感染了正在激战的双方战士,这种力量表明了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准则:情绪可以感染别人。当然越南和尚的故事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情绪感染在大多数时候是非常微妙的,是一种无声无息、无处不在的人际交流。我们彼此传达和接收情绪,在这条心理的暗涌之中,有些是有害的,有些是有益的。情绪交流通常很微妙,难以觉察,比如推销员向我们道谢的方式可能会令我们感到被忽略、怨恨或者真诚的欢迎和赞赏。我们相互捕捉彼此的感受,它们如同某种社会病毒在我们当中传播。

我们在每次社会交往中所发出的情绪信号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我们的社交技巧越熟练,控制情绪信号的能力就越出色。在礼仪社会中,含蓄是确保不安情绪的流露不会影响对方的一种手段(不过这个社会规则如果用于亲密的人际关系就会令人不自在)。情绪智力包括管理情绪表达的能力。我们用“受欢迎”和“有魅力”来形容我们喜欢与之相处的人,他们的情绪技巧使我们感到舒服。能够帮助他人舒缓情绪的人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他们是有强烈情绪需求的人求助的对象。我们互相充当情绪转变的工具,正面或反面的作用都有。

不妨来看看情绪微妙地从一方传染给另一方的例子。在一个简单的实验中,两位受测者填写了一份关于当前情绪的问卷,他们面对面安静地坐着,等待实验助手返回房间。两分钟之后,实验助手回来了,让他们再次填写情绪问卷。在这对受测者当中,研究者有意安排其中一位具有很强的情绪表现力,另一位则面无表情。无一例外,情绪表现力较强一方的情绪传递到了较为被动的另一方。

这种神奇的传递是怎么发生的?答案很有可能在于,我们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所表现出的情绪,也就是说,我们对他人的面部表情、姿势、声调以及其他非言语的情绪形式进行无意识的机械模仿。通过模仿,人们将他人的情绪在自己身上进行再创作,这可以说是前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出的演技方法——演员通过重温过去某种强烈情绪引发的各种姿势、动作以及其他情绪表达形式再次激发这些情绪——的低级版。

日常的情绪模仿通常很微妙。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研究人员乌尔夫·丁伯格(Ulf  Dimberg)发现,当人们看到微笑或生气的脸时,他们的面部肌肉会发生细微的变化,表明他们也出现了相同的情绪。他们面部肌肉的变化可以通过电子感应器观测到,但肉眼通常难以觉察。

两个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时候,情绪传递的方向是从情绪表达更有力的一方传到较为被动的一方。不过有些人特别容易受到情绪的感染,他们内心非常敏感,体内的自主神经系统(情绪活跃度的标记)更易受到激发。这种生理倾向使他们的情绪容易受到影响,他们会为煽情的电视广告落泪,而和一个心情很好的人随便聊几句,又会很快高兴起来(由于他们较易被他人的感受打动,他们会更有同理心)。

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精神生理学家约翰·卡乔波(John  Cacioppo)对微妙的情绪交流进行研究后发现:“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你在模仿对方的面部表情,仅仅看到别人表达情绪就会引发你同样的感受。人们之间的情绪总是在不停地传递,步调一致,好像在翩翩起舞。情绪的同步性决定了你对人际互动感到舒服或者不适。”

专家导读

情绪智力包括管理情绪表达的能力。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发送的情绪信号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能够帮助他人舒缓情绪的人特别受欢迎,他们是有情绪需要的人求助的对象。情绪的同步性决定了你对人际互动感到舒服或者不适。人际互动中情绪一致的程度体现为交谈时双方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人际互动同步性处于高水平,意味着人们互相喜欢。

人们在人际互动中感到情绪一致的程度体现为交谈时双方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这是无意识的亲密的衡量指标。一方发表观点,另一方点头,或者双方同时变换坐姿,或者一方向后退,另一方向前倾。这种协调性的微妙之处还体现为双方以相同的节奏摇晃旋转椅。正如丹尼尔·斯特恩观察母婴之间同步性时所发现的那样,相同的交互性使情绪一致的人表现出行为的一致。

情绪的同步性有助于情绪的传递和接收,尽管有些情绪可能是负面的。比如在一项身体同步性的研究中,抑郁的女性及其伴侣来到实验室,讨论他们感情关系出现的问题。这些情侣在非言语层面的同步性越强,抑郁女性的伴侣讨论后的感觉越糟糕——他们受到女方消极情绪的感染。简而言之,不管人们感到高兴还是难过,他们与他人的身体协调性越强,双方的情绪就越相似。

师生之间的同步性显示了他们的融洽程度,关于课堂的研究表明,师生之间的动作协调程度越高,他们在互动时就越感到友好、快乐,充满热情和兴趣,容易相处。一般而言,人际互动的同步性处于高水平,意味着人们互相喜欢。俄勒冈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弗兰克·伯尼利(Frank  Bernieri)告诉我:“你与他人相处得好不好可以体现在身体层面。你需要掌握彼此合适的时机,使身体动作协调一致,感觉舒适。同步性反映了双方投入的程度,如果你高度投入,你的情绪就会开始与对方相互配合,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

专家导读

有效人际交流的一个决定因素是人们运用情绪同步性的熟练程度。如果人们善于与别人的情绪协调一致,或者很容易让别人的情绪跟着自己的走,他们的人际互动在情绪层面就会顺利得多。成功的领导者和演说家都是善于调动公众情绪的人。

简而言之,情绪调和是融洽的精髓,是母婴之间协调性的成年版。卡乔波认为,有效的人际交流的一个决定因素是人们运用情绪同步性的熟练程度。如果他们善于与别人的情绪协调一致,或者很容易让别人的情绪跟着自己的情绪走,那么这些人的人际互动在情绪层面就会顺利得多。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或表演者,其特征是能够以这种方式影响数千名观众。卡乔波指出,同样的道理,不善于接收和发送情绪信息的人容易遇到人际关系的问题,原因在于别人与他们相处时常常感觉不舒服,但是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确立人际互动的情绪基调是个体在深入和亲密的层面处于主导地位的象征,即个体可以驱动他人的情绪状态。这种决定情绪的力量类似于生物学的术语“授时因子”(zeitgeber,字面意思是“时间抓取者”),即确立生物节奏的过程(如日夜循环、每个月的月相等)。比如一对男女在跳舞,音乐就是身体动作的授时因子。在人际互动过程中,情绪表现力更强或更有影响力的一方通常会“夹带”另一方的情绪。处于主导地位的一方说的较多,而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更多的是在观察另一方的脸庞——为情绪传递进行设置。同样的道理,一位雄辩的演讲者,比如政治家或者传教士,总是致力于影响观众的情绪。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他把观众牢牢抓在手心里”。情绪夹带是影响力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