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情商(全六册)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情商(全六册)

忠诚的黑暗面

书籍名:《情商(全六册)》    作者:丹尼尔.戈尔曼



“我的学生,”一位商学院教授感慨道,“把社会看做一个‘名利场’,他们认为只要迎合上司的虚荣心就能升职。”

他的学生认为阿谀奉承是迎合上司的最佳方式。他们相信只要奉承到位就能升职。有时候,他们可能要昧着良心奉承上司,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你够狡猾,再加上一点点运气,你的良苦用心肯定会被上司看在眼里的。

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很可能会导致整个公司的不健康自恋状态。如果大部分员工都有自恋倾向的话,那么整个企业的文化也会产生这种倾向。

企业自恋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好大喜功会成为公司的风气,健康的讨论氛围将会消失。长此以往,任何一个充斥着谎言的公司都不可能在残酷的现实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每个公司都希望自己的员工为公司而骄傲,希望他们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使命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只是有一点健康的集体自恋情结,并不会带来任何问题。但是如果骄傲使他们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荣誉而不是实际成就的话,那就麻烦了。

如果自恋型领导者只喜欢听好消息的话,整个公司就有产生上述危险的倾向。而且如果那些领导者反感报告坏消息的员工的话,下属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剔除那些坏消息。当然,并非所有的员工都是违心地过滤真实信息的。那些本身就自恋的员工会非常乐意地去歪曲事实,以满足自己的集体虚荣感。

这种恶性集体自恋不仅会给公司的生存带来致命威胁,而且还会给公司员工带来恶劣影响。每个员工都必须默默地维持他们共同的幻想,公司的氛围充斥着压抑和偏执,工作也退化成了看手势猜字谜游戏。


电影《丝克伍事件》(Silkwood  )就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卡伦·丝克伍是一名核电厂女工,她一直在搜集工厂威胁公共安全的证据。一次她发现,有位主管为了掩盖工作上的失误,竟然涂改了用在核反应堆上的燃料棒的焊接图片。

这位主管似乎完全没有考虑这样做可能带来的致命后果。他只是担心工厂如果不能按时交付燃料棒的话会影响工厂的生意,也会影响员工的生活。他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工厂的利益。


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后,许多类似的悲剧真的在现实生活中上演了。而且不仅仅是核反应堆的问题,整个切尔诺贝利都上演了惨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成为核电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事故。在赤裸裸的谎言和精心的掩饰背后,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集体自恋。

自恋群体实际上会鼓励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尽管表面上它们可能会要求员工坦白诚实。这种共同幻想的程度决定了公司员工掩盖事实的程度。自恋一旦在公司中蔓延开,那些挑战这种自我膨胀心理的人们就会为大家所不容。这时,大家的本能反应就是勃然大怒。因此在一个自恋型公司里,那些被认为损害公司形象的员工一般都会被降职、谴责,甚至解雇。

这样,自恋型群体就会变成一个独立的小社会,他们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从不质疑自己的目标和手段。他们似乎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追求任何想要的东西。这种自吹自擂使人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越来越脱离实际了。社会规则只适用于别人,对他们自己没有任何约束力。



权谋政治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欧洲一家大型工业公司有位大区经理,他手下的员工对他又恨又怕,但是老板却非常欣赏他。他挖空心思取悦老板和客户,但是一旦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就变成了一个暴君,对业绩不好的员工大发雷霆,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也从来不表扬。

公司请来评估经理们的一位顾问发现了问题,他发现这位经理手下的员工士气非常低落。他与几个员工交谈后很快就发现,这位经理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根本不管公司和帮助自己取得成绩的员工。

顾问于是建议公司将这位经理解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非常勉强地同意了。但是这位经理很快就在另外一家公司又找到了一个高层管理的职位,因为他同样给新老板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


我们经常见到这位经理所代表的人物原型,许多电影、戏剧和电视剧中都有这种人。流行文化中有许多这种冷酷、圆滑、无情利用别人的卑鄙小人。

这类人是通俗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人物,比如印度古代叙事诗《罗摩衍那》中残忍的魔王罗婆那,再比如《星球大战》中邪恶的皇帝。不计其数的电影中也有类似的人物:想颠覆世界的疯狂科学家、冷酷的黑帮老大等。我们本能地讨厌这类人,因为他们为了达到罪恶目的不惜实施阴谋诡计迫害别人。我们称他们为权谋政治家——我们憎恨的卑鄙小人。

马基雅维利写于16世纪的《君主论》(The  Prince  )一书是一本关于君王统治和权术的小册子。马基雅维利认为有远大抱负的统治者应该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要理会被统治者的感受。对于权谋政治家来说,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几个世纪以来,马基雅维利的追捧者们一直在实践着他的这种思想。当然,在当代政界和商界中也有许多人是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忠实拥护者。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类本性中的唯一驱动力是自私,而不是利他。事实上,权谋政治家根本不考虑自己的目的是否自私或者邪恶,他们可能会为此提出令人心悦诚服的理论,有时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会相信。比如,所有的极权主义统治者只要能够保护自己的国家不被邪恶的敌人(哪怕是假想的敌人)所侵略,他的暴政就被认为是正当的。

心理学中“权谋政治家”这个术语指的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对于权谋政治家的测试主要是根据马基雅维利书中的描述,比如“罪犯和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暴露了自己的罪行”,或者“大部分人更容易忘记他们父母的死亡而不是财产的损失”等。

心理学并不涉及道德评判,客观地讲,权谋政治家的才能,比如圆滑、狡诈和自信,正是销售、外交和政治等领域所需要的素质。另一方面,权谋政治家往往又会斤斤计较,态度傲慢,使人们丧失对他们的信任,破坏他们之间的合作。

尽管他们在社交中工于心计,但是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却不感兴趣。权谋政治家和自恋者一样,都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别人,也就是把别人看做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它”。比如,一个人可能会用公事公办的语气告诉律师他已经“甩掉”了自己的女朋友。在他看来,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所有人都一样,都只是他利用的工具。

权谋政治家和“黑三类”中的其他两类人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自私和惹人厌烦等。但是与自恋者和精神疾病患者不同的是,他们以现实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和他人,不自吹自擂,也不阿谀奉承。权谋政治家总是保持头脑清醒、目光锐利,以便更好地利用他人。

一些进化论学者认为,史前社会最早的人类智慧就是通过欺骗别人来获取利益。进化论的观点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在分配中施展手腕取得最大份额而又不受到责难就是成功的表现。而现在的一些权谋政治家,比如那位媚上欺下的经理,也就理所当然会取得一些个人成就。

但是从长期来看,权谋政治家的策略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不良的人际关系和由此带来的不良口碑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灾难。一个权谋政治家肯定会伤害许多朋友、恋人和生意伙伴,他们必定对他深恶痛绝。尽管如此,在流动性很强的现代社会,权谋政治家随时可以去一个新的环境重新开始,这样就没有人知道他不怎么光彩的历史了。

权谋政治家产生同理心的情况通常都比较少,只有当别人有利用价值时,他们才会关心别人的情感。在其他情况下,权谋政治家的同理心适应能力都比较差。他们的冷酷似乎正是由于情感中缺乏同理心而造成的,他们不仅对别人缺乏同理心,而且对自己也缺乏同理心。他们以完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不仅无情无义,还缺乏源于人文关怀的道德意识。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道德沦丧、恶贯满盈。

因为缺乏感知他人的能力,权谋政治家根本无法为他人考虑。就像那个连环杀手一样,他们的一部分同理心能力已经消失。权谋政治家甚至对自己的情感也不甚明了,就像一位专家说的那样,他们有时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感觉“悲哀、疲倦、饥饿还是恶心”。权谋政治家在面对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比如性、金钱和权力)时就会遇到情感问题。由于缺少关键的情感雷达——同理心,他们不知该如何处理满足上述需要过程中要应对的人际关系。

尽管如此,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会非常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这也是他们能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表面上看来,权谋政治家能够在社交中游刃有余,他们非常精明,能够注意到人际交往中的细节问题,并且以此来判断别人下一步的打算。因此,他们可以在社交活动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当前一些对社交商的定义主要就是建立在这种权术上的,它们高度赞扬权谋政治家的处世方式。但是尽管权谋政治家的理智知道如何去做,他们在情感上却无法做到。一些人认为,权谋政治家正是通过自私的狡诈来克服这种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的。这样看来,他们的权术只是为了弥补情感上的不足,而这种可悲的调整根本无法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