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情商(全六册)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情商(全六册)

权力和情感流向

书籍名:《情商(全六册)》    作者:丹尼尔.戈尔曼



只要公司的会议陷入沉闷的状态,老板就会突然开始批评在座的某位好脾气的下属(通常都是市场总监,老板最亲密的朋友)。然后他很快又转回原来的话题,这时每个人的注意力都已经被他吸引回来了。这种策略总是能够使心不在焉的员工饶有兴趣地回到会议主题上来。在这个过程中,老板所做的正是把下属的情绪从倒U字形的厌倦状态提升到高度集中状态。

导读

许多杰出的领导者都认识到,自己适当程度的愤怒情绪可以为员工注入活力,但是过于强烈的愤怒则会使他们感到绝望。

领导者表现出不满正是利用情绪传染的机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即使愤怒的情绪也可以唤回下属的注意力并且激发他们的斗志。许多杰出的领导者都认识到,自己适当程度的愤怒情绪可以为员工注入活力,但是过于强烈的愤怒则会使他们感到绝望。

判断一位领导者所表现的不满情绪是否适度的标准就是它所产生的作用究竟是把员工们的精神状态沿着倒U字形的左边曲线提升到最佳状态,还是使它们沿着右边曲线从最佳状态开始下滑。

不同的交流对象给人们带来的情绪影响是不一样的。在情绪传染的过程中,权力的作用十分重要,它决定了哪些人会影响他人,哪些人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这种情感流向一般都是由社会地位较高的人传递到地位较低的人。

原因之一就是任何一个机构中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更加关注和重视地位较高的人的言谈举止。这就增强了领导者所表达的情感信息的效力,使他们的情绪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我曾经听到一家小型机构的领导者叹息道:“如果我的心中充满愤怒,那么员工们也会像得流感一样感染这种情绪。”

领导者的情绪状态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例如,经理传达一条坏消息(比如某位员工的工作表现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如果态度温和,那么员工的情绪就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相反,如果经理传达好消息(比如顺利完成了任务)时表情阴沉,员工还是会感觉情绪低落。

在一项实验中,科学家们监测了56位模拟工作小组负责人的情绪状态对整个小组的影响。结果发现,心情愉快的领导者的下属们都表示自己工作时状态不错。更重要的是,他们彼此配合协调,在工作中事半功倍。而阴郁的上司所领导的团队成员无法彼此协调,因此工作效率不高。更糟糕的是,他们对于上司的曲意迎合还导致了工作中决策和策略的失误。

虽然老板的适度不满可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但是过分的愤怒却只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果老板总是用自己的不满来刺激员工,那么他们或许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量,但是工作质量却未必令人满意。而且,老板的恶劣情绪还会毒害员工们的精神状态,使他们的大脑无法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从这种意义上讲,领导的过程就是一系列社交活动进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可以影响下属的情绪,使其向着或好或坏的方向发展。在高质量的交流中,下属可以感受到领导者的关注与同理心、支持和赞赏。而在低质量的交流中,下属只会感觉到孤立无援和提心吊胆。

这种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情绪传递也存在于其他任何强势与弱势群体,比如老师与学生、医生与病人、父母与孩子之间。尽管这些人际关系中存在权力差异,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善意的目的,那就是促进弱势群体的成长、学习或者康复。

但是,这一善意的目的却经常被忽视。比如,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宝宝一出生就死去了。在她因此生病住院的时候,她的上司经过她的病房时停了下来。她以为上司是来对她的不幸表示同情的,没想到他只是来问她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工作。这位女士被他的冷酷无情所激怒,因此决定申请调离他管辖的部门。

老板对待员工的这种冷酷不仅可能会使他失去优秀的人才,还有可能破坏员工们的认知能力。而具有高明社交商的领导者则会帮助自己的下属调节情绪上的波动。哪怕从自己的商业利益考虑,领导者也应该关心、体贴自己的下属,并且把自己的关心付诸实际行动。



好老板、坏老板和丑恶的老板


任何一个机构的员工都会在脑海中把自己所遇到过的老板分成两类,他们愿意为其中一类老板效力,对另一类却避之唯恐不及。我在圣保罗、布鲁塞尔和圣路易斯等许多不同城市对各种不同类型机构的员工进行了广泛调查,征询他们对自己老板的印象。结果发现,不管他们的职业有多大的差别,他们对好老板和坏老板的标准却极其相似。

好老板  坏老板

善于倾听  不闻不问

鼓励员工  质疑员工

善于交流  暗箱操作

有胆有识  怯懦

幽默  脾气暴躁

关心、同理心  以自我为中心

有决断能力  缺乏决断能力

主动承担责任  推卸责任

谦虚  傲慢

共享权力  猜疑

好老板总是信任员工,关心他们并且乐意与他们交流,这会使员工感觉心情放松、充满斗志。而坏老板则冷漠疏远、难以相处且傲慢自大,他们会使员工感觉不自在,甚至憎恨他们。

上述老板截然相反的性格特征也类似于安全型父母与焦虑型父母的区别。事实上,老板对员工情绪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就像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一样。在童年时期,父母的影响塑造了我们的基本情感模式,随着我们的成长,其他一些因素也会不断影响这一情感模式。比如在学校里老师会充当父母的这个角色,而在工作后充当这个角色的就是老板了。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心理学家乔治·科尔瑞瑟曾经对我说过:“安全基地是安全感、热情和舒适感的源泉,它可以帮助我们自由释放我们的活力。”他认为工作中的安全基地可以大大改变人们的工作表现。

科尔瑞瑟认为,安全感可以使人们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把它们看做对自己的挑战,而不是威胁。而那些焦虑不安的人的心头则总会萦绕着失败的忧虑,担心自己一旦表现不佳就会遭到别人的孤立或遗弃(或者被老板解雇),因此他们缺乏冒险精神,工作中总是循规蹈矩。

科尔瑞瑟发现,那些认为老板能够使自己产生安全感的员工一般都更加勇于探索和冒险,创新意识强,并且愿意接受新挑战。这种安全感同样会带来一定的商业效益,因为如果老板能够赢得员工们的信任,那么即使老板严肃地批评他们,他们也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并且还会认真反思自己。

但是和父母一样,领导者过度保护自己的员工不受任何压力伤害的做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工作中的适度压力可以提高他们的恢复力。而过大的压力可能会使他们一蹶不振,因此高明的老板应该尽可能减轻员工们的压力,至少不要给他们施加过大压力。

一位中层领导者曾经对我说:“我的老板就像一个出色的减压器。无论什么时候总部因为财政问题向他施加压力,也不管压力有多大,他都不会把这种压力传递给我们。而我们公司另外一个部门主管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每个季度都要对所有员工的表现一一进行评价,即便如此,他们研发的产品仍然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推向市场。”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工作团队中的人员积极性高涨、韧性十足并且表现出色,也就是说他们正处于倒U字形的顶点的话,即使老板对他们的要求苛刻也没有关系,他们仍然能够出色地完成工作。但是如果状态欠佳的团队再遇到苛刻的老板,那情况就糟了。一位银行家曾经跟我提到过一个稍不如意就会大发雷霆的老板。在这位老板合并了另外一家公司后,“他惯有的工作方式赶走了新公司所有的经理,大家都认为他令人忍无可忍。在公司合并两年之后,公司的股票价格完全没有上涨”。

在成长的过程中,所有孩子都会遭遇情感阵痛,同样,任何机构的员工也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情绪上的波动,比如看到同事被解雇,读到总部下发的不公正政策,或者受到同事沮丧情绪的影响。引发人们不良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暴戾的老板、讨厌的同事、一成不变的工作程序或者混乱的改革等。这些因素可能会使人们感到苦恼、愤怒,甚至会使他们丧失信心,意志消沉。

幸运的是,老板并不是我们在工作中唯一可以依赖的人。同事、工作团队、工作上的朋友,甚至团队本身都可以为我们带来安全感。团队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整体氛围,也就是人们在工作时所进行的情绪交流的总和。不管我们在团队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的工作方式、交流方式都会影响到团队的整体氛围。

不管我们在遇到麻烦时求助的人是主管还是普通同事,他们的存在本身对我们就是一种安慰。对于许多员工来说,同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中的人会在情绪上彼此强烈依恋。这使他们对自己的团队以及同事特别忠诚。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越紧密,他们的积极性就越高涨,工作效率以及对工作的满意度也都越高。

我们对于工作的认同感和满意感大部分都来自工作时和上司、同事或者客户之间的日常交流。这一过程中积极交流与消极交流的比例决定了我们对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我们的工作能力。普通的日常交流,比如完成工作后得到的表扬或者遭遇挫折后得到的鼓励,都会影响到我们对工作的态度。

即使在工作中我们只有一个人可以依赖,情况也会大不相同。在对近500家机构中的超过500万名员工进行调查后,科学家们发现,如果员工认为“我在工作中有一个好伙伴”,那么他们在工作时就会心情舒畅。

在工作中,我们得到的这种情感支持越多,我们工作时的状态就越好。在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中,人们的情绪会非常容易彼此传染。在这种氛围中,即使平时总是非常焦虑的人也会放松下来。

一个成绩突出的科研团队的负责人曾经对我说:“在允许某个人进入我们实验室工作之前,我都会让他先和我们共同工作一段时间。然后我会询问实验室中其他人对他的看法,并且由他们决定是否把他留下。如果他无法与大家相处融洽,我是不会冒险录取他的,不管他在其他方面多么优秀都不能改变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