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情商(全六册)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情商(全六册)

预估风险

书籍名:《情商(全六册)》    作者:丹尼尔.戈尔曼



套圈游戏看来似乎没有任何风险,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先将铁杆固定在几个位置上,将铁环扔向铁杆,如果能套在铁杆上就得分。铁杆与你的距离越远,分数越高。你可以预先自己设置好铁杆的距离。那些好高骛远的人往往把铁杆放到了他们能准确投掷的距离之外,而那些过于谨小慎微的人则把铁杆放置得非常近。结果,两种情况下当事人得分都很低。

套圈游戏的原理与生活中评估风险的原理相同。我在哈佛大学求学时的研究生导师戴维·麦克利兰教授曾做过研究,测试人们在承担一定风险的状态下完成工作目标的能力。在测试中,他就使用了套圈游戏。优秀的企业家既要敢于承担风险,又要懂得慎重分析风险。成功企业家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能够承担适度的风险。

麦克利兰发现杰出的管理者为自己设定的目标通常比较富有挑战性,他们所设立的目标能实现的可能性只有50%。

成功人士喜欢完成带有一定风险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他们知道从何处入手。他们会告诉你:“当我接手工作时,这里的工作效率只有20%,现在却上升到了85%。”他们做出最终决策前,通常都进行过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所以工作任务中涉及的风险都在预估范围内。

事业有成的人乐于接受新事物,不安于现状。麦克利兰的长期合作伙伴小莱尔·斯宾塞告诉我:“我们曾经对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线的工人进行培训,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成就驱动力。大部分人不以为然,各自忙手头那点儿事。我们培训IBM公司的电脑工程师时,受训者的反应也一样。”

一听说要承担风险,某些人就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企业家看来有风险的工作值得一试。莱夫·伦德布拉德是瑞典人,他为银行出纳员发明了自动取款机。他与花旗银行谈第一批自动取款机生意时很有信心,相信能如期交货,这毕竟是他的第一笔生意。伦德布拉德后来告诉我,在他按期交货之后,花旗银行的员工告诉他,当时他们以为按期交货的可能性只有10%。

企业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改良工作的驱动力,这样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才能不断发展完善。有人曾针对59位企业家进行了研究,他们大多是搞科研的科学家,都是由于某种技术发明才创办了高科技公司。在公司创办5年后,那些成就驱动力强的人(就是喜欢获得工作业绩反馈,设定具体目标的人)大都事业更发达,他们的销售额每年平均增长100万美元,而公司员工也增加到50人或更多。这些企业家当中有些人甚至赚了一大笔钱后就卖掉了公司。

相反,成就驱动力较低的创业者经营得很糟糕,有的人只有三四个雇员,有的人由于亏本严重卖掉了公司,有的人则干脆破产倒闭。



热衷反馈


唐纳利公司主要生产汽车玻璃,公司的产品一直达不到一家大客户的质量标准,所以其拒绝与唐纳利公司合作。于是,3名唐纳利公司的生产工人专门开车走了近650公里的路程去了解情况,他们想知道为什么客户对产品不满意。

了解到的情况让他们惊讶:这家合作公司有规定,如果哪个员工发现唐纳利公司的产品有问题,就可以得到奖金。知道这一点以后,唐纳利公司的员工提高了产品质量,确保交货时产品都令对方满意。

唐纳利公司的员工很有事业心,他们也是努力提高工作质量的典范。他们之所以有这种精神,是因为他们有成就驱动力,一个工作团队如果经常沟通,探讨怎样提高工作质量,就会产生团队成就驱动力。

相反,缺乏成就驱动力的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或是设立工作标准时,要么懒懒散散,要么眼高手低。这样的人在接受工作任务时,有时挑肥拣瘦,有时设立一些不切实际的工作目标。同理,管理者如果缺乏成就驱动力,整个企业运营过程中就会像没头苍蝇,员工职责不明,进取心受到限制,工作时没有头绪。而管理者如果不向员工提供信息反馈,员工就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表现,也不知道公司对自己的期望。

成就驱动力强的人总是想方设法探索成功的路径。很多人往往用金钱衡量成功,也有很多人同意金钱不一定能买到关于自己工作业绩的反馈,这种反馈比金钱更重要。美国加州一位企业家说:“我从来就没把金钱当回事儿,它不过是一种量化的衡量标准。”另一位企业家甚至说,金钱“不过是一张工作成绩报告单”。

即使是成就驱动力处于中等水平的人,也常常把销售额或公司的质量标准作为衡量自己工作业绩的标准。有时,他们也设定自己的业绩标准。业绩突出的员工大多制定自己要为之奋斗的目标,因为这样做,工作会比较有效率,也能战胜竞争对手。

像餐馆这类小商品部门,每天都能收到工作业绩的信息反馈,而那些从事股票证券管理的人几乎时时刻刻都能得到信息反馈。但是,许多人因其工作情况难以评估,就很难收到有关工作情况的信息反馈。这类人就更需要有超强的自我批评意识,能给自己提供信息反馈。优秀的工作者总能在自己需要信息反馈时,即反馈对自己帮助最大时,得到反馈的信息。



获取信息,提高效率


内森·麦沃尔德是微软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他具备惊人的阅读能力和极强的求知欲,努力搜集各种数据资料,他这样做也是形势所迫。作为微软公司内部的战略家,他也不知道自己搜集的哪条信息能成为日后创造10亿美元的摇钱树。麦沃尔德是典型的信息迷,对知识的追求永无尽头,他对创新和竞争也具有敏锐的觉察力。

现代工作日趋复杂,信息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我们涌来,而我们也为有可能错过信息而忧心忡忡,最后总让我们焦虑万分。消除这种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像麦沃尔德那样持之以恒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尽量减少不确定因素。渴望成功的人总是如饥似渴地捕捉新想法和新信息,尤其是那些与自己目标相关的信息,哪怕仅有一点儿关系,他们也绝不放过。他们定期拜访相关人员,听取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吸收某些人进入自己的情报信息网络,以得到新知识和重要的信息反馈。

缺乏这种信息意识的人只埋头处理眼前的信息,或只求弄懂眼前可用的数据。对行政管理人员来说,了解信息可以采用“走走看看”的管理方式,或和大家见面随便聊聊,或是鼓励各级员工多进行一些非正式的讨论会。这种广泛搜集信息的方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愉快的突发事件,也大大增加了发现和捕捉机遇的可能性。

提高工作效率的愿望与渴求信息的愿望总是相辅相成的,可是如果提高工作效率的愿望体现在过分强调监督、用规章制度束缚人、一切都要按规定办事等等,那就会适得其反。高层管理者过分关注细枝末节,则可能因小失大,忽略自己的工作重点。这样的管理者目光短浅,在工作中不能着眼全局,却对下属进行严密的监视。

不过,想要控制不稳定因素的愿望却有助于培养注意细节的习惯,优秀的管理者会审时度势,根据公司内外形势发展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能根据及时搜集的信息提高工作业绩。有位销售主管管理着一个庞大的销售团队,所以收到销售情况报告的间隔时间太长,结果令他焦头烂额。于是他研制了一个信息自动提示系统,这个系统会在每天工作结束时自动提示销售人员,要求他们报告自己的销售进展情况。结果,他在8小时内就能获得过去要等待两周才能得到的重要信息。

献身精神

将个人与组织的目标合二为一的特质。

人们一旦具备这种能力,就可以:

•为实现组织的远大目标,随时准备牺牲个人利益。

•在重大任务中找到目标感。

•在作决定、作选择时,会以团队的价值标准来衡量。

•积极地寻找机会完成团队的任务。



赫曼米勒公司达拉斯分公司的员工的事业心都非常强。他们一听说美国航空公司国内办事处将搬到自己公司旁边,就立刻给美国航空公司发函,询问他们是否考虑用赫曼米勒公司的产品装修自己的新办公室。

他们采取主动,为公司赢得了一笔可观的订单。航空公司的新办公室投入使用前,赫曼米勒公司的员工到现场检查交货情况,发现包装箱把数百张座椅套布上的绒毛压平了。于是,这些员工自发组织起来,通宵达旦干了整整一个周末,用蒸汽熨斗把所有座椅套布的绒毛都熨烫起来。

这种献身精神主要体现在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为一体。献身精神是一种情感,组织目标与我们自己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我们对群体的目标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那些珍视并乐意承担任务的员工不仅会为完成任务而全力以赴,在公司利益有需要时,他们甚至把个人利益暂搁置一旁。为了按期完成一项工程,这些员工可以工作到深夜,即使是周末,也可以放弃休息,加班加点。有强烈献身精神的管理者如果遇到紧急任务,可以一接到通知就随即行动起来。

有时,献身精神强的人也可能做出不受欢迎的决定。但是,为了更多人的利益,即使遭到反对或引发争议,还是必须做出负责任的决定。真正具备的人会为了群体的更大利益做出暂时的牺牲。总之,有献身精神的员工对公司的态度就好像一位爱国者——持强烈拥护的态度。

约翰逊制蜡公司就努力帮助其销售团队树立无私的全局观,也就是要求员工为做好工作培养长远眼光,告诉员工不能只顾眼前效益。该公司的一位管理者告诉我:“有时,你工作时付出的努力要等两三年时间,组织才会留意到并给予你相应的回报。但是从长远角度看,如果你认为某个决定对全局有利,就坚持去做,管理层早晚会支持你的。”

当然,在有些公司里,员工把自己当作“股东”(或者实际就是股东),这时员工的献身精神比那些仅作为雇员的人更强。此外,受到公司共同目标激励的员工,他们的献身精神常比只受金钱刺激的员工强。派屈夏·舒尔茨是IBM公司的副总裁,正致力于拓展IBM公司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业务,她说:“我不断接到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他们说:‘我们会让你发大财。’但他们的话对我没有任何诱惑力,因为他们不明白,我想要的是改变世界,我正在让世界与以往有所不同。”

有些公司或组织缺乏架构明确的任务,或者任务内容叙述空泛无物,结果员工无所适从、无事可做。员工需要对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有清楚的认识,这样员工才知道怎样为组织服务。

自我意识是献身精神的基石。员工如果知道自己的主要价值观念或人生目标,就能知道做什么事对组织有利。当员工的个人观念与组织价值观一致时,他们的献身精神应运而生,而且这种精神会非常强烈。

有一位女士的工作是为《纽约时报》拉广告,她曾告诉我大家下班后在办公室里谈话的内容。她说:“我们觉得,我们这些拉广告的人是《纽约时报》其他部门的助推剂,对《纽约时报》的出版发行十分重要。我们常常在讨论中谈到《纽约时报》曾发表的内容,包括卢旺达危机有关的社论,我们认为那篇社论写得有血有肉,正是因为《纽约时报》的这篇社论才引发了对卢旺达危机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我们也讨论美国政府随即在危机中提供的援助,对这些内容讨论得越多,我们越感觉自己所做的工作确实具有非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