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情商(全六册)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情商(全六册)

第 15 章网络时代的社交商

书籍名:《情商(全六册)》    作者:丹尼尔.戈尔曼



大自然为人类设计的社交脑仅适用于面对面交往,不适合网络世界。假设我们面对的是电脑,不与他人直接面对面,社交脑如何实现互动呢?早在互联网诞生之初,也就是科学家们用阿帕网发电子邮件的年代,我们对沟通的界面问题已经有迹可循,比如“网骂”现象。网民心情不好或情绪低落,在杏仁核牢牢控制之下,气急败坏地敲一条信息,不假思索就点了“发送”键,“网骂”就诞生了——失控的情绪被推送到对方收件箱。后来我们意识到,电脑阻隔了社交脑的互动,触发了杏仁核,大脑原本由更理智的前额区管理的日常状态被打破了,所以现在我们把“网骂”现象叫作“网络去抑”。

“网骂”背后的神经机制是,社交脑在网络世界无法形成反馈回路。也就是说,除了可以现场面对面的电视电话会议,社交神经回路无法获得输入信息。由于不知道对方反应,神经回路无法指引我们进行回应,无法像面对面沟通那样自动、经常地做出指示,告诉我们“要这样”、“不要那样”。社交脑无法发挥社交雷达的功能,缺乏指示,因此任由杏仁核爆发,情绪失控。

即使是打电话,神经回路也能从语调获得丰富的情绪线索,理解对方话语的微妙之处。但是电子邮件无法提供这些信息。

我最近访问过一位欧洲咨询师,他曾经受雇于两家科技公司,这两家公司在当时组成作业同盟,共同开发一个新产品线。两家公司有两个工程师团队,在城市的不同地方有独立的办公楼。他们不在一起工作,只通过电子邮件互通信息,双方最后爆发了网络口水战,导致项目停滞不前。咨询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让两家公司的工程师离开办公室,在一起待了两天,面对面地认识对方。

人际联系对网络沟通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在于,社交脑和电脑分属不同的沟通界面。

我们对着电脑,以为敲下的信息是正面的,然后点击“发送”,但在神经层面,我们没有意识到所有非言语线索,比如面部表情、语调和姿势,无法与信息内容同时发出。电子邮件容易产生“消极偏见”:发送者以为邮件是正面的,但接收者往往认为是中性的;假设发送者以为内容是中性的,接收者却会产生负面理解。除非你很熟悉对方才不会造成误解,你们之间的联系超越了消极偏见。

纽约大学研究社交网络和互联网的克莱•舍基告诉我一个事例,一家全球性银行的安保队伍每天  24  小时执勤,他说,为使队伍运作顺畅,他们采取的关键措施是执行咨询师所称的“榕树模式”,即每个小组的主要成员聚集起来,与其他小组的主要成员见面。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他们可以联络彼此,并准确地判断每个小组发送的信息。假设接收组的某个成员很熟悉消息发送者,或者可以联络认识此人的其他成员进行了解,就可以更好地评估信息的可靠性。

互联网的一个巨大优势是所谓的“大脑  2.0”。按照舍基的说法,社交网络扩充智力资本的潜力异常巨大。社交网络就是超级大脑,是大脑在网络世界的延伸。

“群商”指的是团队或群体每个成员最大程度发挥最佳才能的总和。研究发现,导致群商不能充分发挥的一个因素是群体内人际关系不和谐。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凡妮沙•杜鲁斯凯特提出“群商”的概念,群商是指团体内部平息和解决冲突的能力,以及信任和相互理解的水平。她的研究显示,群商最高的团体表现最好。因此,对于通过网络进行合作的团体,核心的操作原则是,社交脑的接收渠道越多,人们相互协调的能力就越强。召开视频会议可以获得视觉、身体和声音的信息,即便是电话会议,声音也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情绪信息。所以无论如何,如果只能通过文本信息进行合作,最好非常了解对方,或者至少有所了解,起码可以了解言外之意,克服消极偏见的影响。但是最好的办法还是走出办公室,与对方面对面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