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

2.打破思维局限的武器——实用主义

书籍名:《思维盲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维误区》    作者:威廉.詹姆斯


很多年前,我应邀参加了一个自治州举办的野外露营聚餐,由于身体不适,我离开了一段时间,但当我回到篝火旁准备同他们继续把酒言欢时,我发现所有与会的学者都讨论起了形而上学理论。经过观察,我发现了他们的争论点是不远处的一棵大树旁的松鼠身上。

原来,这种可爱的松鼠紧挨着树干的一侧站着,而树干的另一侧站着一个人,这个人尝试着绕开树干,想看到树干一侧的松鼠,但松鼠也在绕着树干走,所以人永远也看不到这个松鼠,而松鼠也永远看不到这个人。那么,这个人绕着树干走是不是等同于绕着松鼠走?既然松鼠没有在树上,那这个人是不是只是绕着树干走,没有绕着松鼠走?

这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几乎改变了聚会的气氛,我相信,现在如果有对学问不屑一顾的人看到这个场景,那他一定会嘲笑这些学者的傻。我也认为在这种本该放松、本该随心所欲的时刻争辩这种问题非常乏味,但我无能为力,只有默默地看着他们,注意他们每一方的论点和论据。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固执的心理学或哲学家,谁也不肯让步,争论的激烈程度不亚于拿着武器决斗。当我准备喝杯酒冥想的时候,他们发现我回来了,于是让我做裁判。其实,他们每一方都向我伸出了橄榄枝,想让我加入他们的阵营。

可惜的是,我也是一个对学术异常较真的人,我不会因为哪一方与我关系好就为哪一方说话,这时候,我必须详细区分。经过对他们辩论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我发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决定辩论胜负的关键是绕着树干或松鼠的那个“绕”字的含义,这个“绕”是绕着树干还是绕着松鼠?它的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究竟是什么?于是,我做了一些假设。

第一种假设:如果人从松鼠的北面绕到东面,再绕到南面,继续到西面,最后再次绕到松鼠的北面,那么,这明显是绕着松鼠,而不是绕着树干,因为人陆续站在了松鼠周围的四个位置。

第二种假设:和第一种假设相反,如果人刚开始站在松鼠的前面,接着又站在了松鼠的右面,然后是后面、左面,最后又站在了松鼠的前面,那么很明显,这不是绕着松鼠走的,因为在松鼠移动的同时,它的前胸一直都正对着人,它的背是转过去的。所以,根本没有必要辩论下去,如果能区分出这一点,就能得出双方都正确的结论。当然,他们也可能都是错误的,关键就是我们人类对这个“绕”字是如何定义的。

很不幸的是,虽然我认为自己抓住了真理,但双方辩论者却把我看作搅浑水的人,并表示他们非常反感我这种诡辩式的妥协主义做法。他们认为“绕”字的定义只有一个,那就是词典中的意思,只是我比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而已,我后来把这次辩论以文字的形式发表之后,很多人认同了我的理论。

我提这件事的原因就在于,我想把它作为例子,以直观的方式解释我现在探究的“实用主义”。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方法最好能平息争论和矛盾,否则,像绕树干还是绕松鼠这样的争论将会永远得不到平息。况且,“世界是一维还是二维的?”“我们的人生是命中注定还是自由选择?”“唯物主义是真理还是唯心主义?”这些观念我们至今没有确切的答案,也可以说成任何一方都有确切的论点和论据,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谜题,我们的发展也并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所以目前看来,对这些问题的争论永远也不会有结果。

对于以上问题,“实用主义”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法,与其说是解决方法,不如说是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尽最大可能对每一种观点进行实践考察,并对它们的效果进行检验。例如,“哪一方的观点能应对大多数情况?”“他们会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多大的不同?”“哪一个观点运用起来更容易?”如果两种或多种观点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的效果都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把它们当成一类事物,因为争论在现阶段是无意义的。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大家逃避问题,而是建议大家先把耗费时间的、无意义的问题暂时搁置,等到这些理论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差异和变化后,再来着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