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27 Foot in the door(分阶段提要求)

书籍名:《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作者:樱井弘


“帮我把邮件投递了没?啊,对了,可以的话,顺便帮我去便利店买下吐司面包和牛奶吧。”

想拜托对方好几件事情时

——以简单的事情为突破口,将自己的要求逐个托出

和“door  in  the  face”交涉术正好相反的是名为“foot  in  the  door”的交涉术。前者是从荒唐的干扰项开始慢慢让步,后者则是从容易接受的要求开始向上爬坡。

面对那些突然闯入你生活的销售员或者电话推销人员,你自然会提高警惕。所以对从事这种职业的他们而言,必须在交涉之前先让对方接受自身的存在,否则对话是没法往下进行的。他们常用的话语“绝不会占您太多时间。三分钟,啊,给我一分钟时间跟您聊聊就够了”,也是为了让你更容易接受“只要一分钟就行”这样的要求。

一旦给予这些话术专家说话的机会(处于foot  in  the  door的状态,即“把脚卡在门缝的状态”时),实际用去的时间可绝不止一分钟。

见有可乘之机时,他们将提出“至少也看看商品目录吧!”这样的要求,努力让你跟他们签合同。

人都有这样一种倾向,接受了对方一次,后面就很难再说No(一致性原理)。在快餐店确认完点的餐后,服务员往往紧接着问一句“想来点咖啡吗?”,这就是利用了一致性原理的销售技巧。

“Foot  in  the  door”交涉术也是对人的心理加以利用的一种技巧。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不经意地使用它。

夫人:“亲爱的,能帮我把餐桌上放着的报纸拿过来吗?”

先生:“为何让我去拿?”

夫人:“因为你离得近啊,差不多90厘米的距离。”

先生:“拿你没办法,我这就去……”

夫人:“说起来,不是有句话叫作‘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吗?你顺便把浴室热水器关一下好吗?”

先生:“……真是,净指挥别人了。”

这个例子也是很出色的交涉技巧。人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总是很艰难的,不过一旦开了个好头,那后面顺势再去解决其他问题就容易得多。

有好几项工作要分配给部下时,如果一股脑地全告诉他,那必然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应该特意先把最容易的工作交给他,之后用“顺便再去”来补充要求,这样往往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当然,你也可以像那些不期而遇的推销人员一样,为了让对方接受你真正的要求,先提出“只和您聊一分钟”这种虚构的要求。

想拜托对方好几件事情的发问实例

◆  想和正在忙的上司仔细商量事情的时候

部下:“部长,能耽误您三分钟时间吗?”

上司:“什么事啊?”

部下:“其实呢……(简明扼要地介绍课题情况)听说部长对这个领域很熟悉,能否给我些建议呢?”

上司:“原来是这样啊。那么午休的时候你再过来一趟,我们边吃饭边聊。”

◆  有几件杂事想拜托部下做时

上司:“山田,能帮我把这些文件送到总务部吗?”

部下:“您放心好了。”

上司:“谢谢……啊,顺便把打印机的墨盒换一下,另外下周有新员工要来,拜托把他们的电脑安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