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29 当局者迷理论

书籍名:《优秀的人都是提问高手》    作者:樱井弘


“我的钱包现在只有5000日元,够买吗?”

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沟通手段时

——别忘记试试单刀直入的发问方式

交涉中有各种各样的发问技巧可供使用。

特别是对于难以办到的疑难问题必须拜托别人帮助时,需要考虑对方可能出现的种种反应,从而摸索出最合适的方式。

不过,这个过程中反而容易忘掉一种方法。

那就是不加任何障眼法,也不用怎么动歪脑筋,直接将要求原封不动地抛给对方。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由在美国工作的日本人写的报导,写的是关于薪酬谈判的内容。面对直截了当地问“你想要多少?”的公司,日本人一般会规规矩矩地估算自己的市场价值,然后带着“因为是谈判,所以要在妥协的基础上尽量提出较高的期望”这样的想法,告诉公司期望得到两成的加薪。

不料,公司那边的回复是“什么,只加这些就可以了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理论脱离实际,没有坦率提出自己要求的实例。

正所谓当局者迷。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自己单方面地提出要求的场合,而在自己处于强势地位的时候则很难见到。

比如,有公司已经给你很不错的报价,那么面对其他供应商的报价,你就可以明确自己的意见:“能再提高100万日元吗?”

不明确表达意见的原因往往在于对对方的过度解读,随之得出“不行”“被拒绝”“给别人添麻烦”等错误判断,从而耽误了应有的沟通(在自己处于强势地位时往往不怎么考虑对方的想法,因此并不在是否明确表达意见的范畴之内)。

对学校同级的那个她爱慕已久,但有着“反正她看不上我”这样的顾虑只得断念装作毫不关心。直到她决定转校之时,两人才互相倾吐真实的想法,这才听到她说“我还以为你讨厌我。我也喜欢你呢”。这样的青春故事想必也很常见吧,其原因就在于顾虑过多,导致思想交流和沟通不畅。

各位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别人说“你要是当时告诉我就好了”这句话吧,是不是也会偶尔反思“如果当时勇敢说出来多好啊”。

反正都没有希望,那不如先问了再说。如果你真的不习惯单刀直入的问法,那么试着从轻松的话题开始搭话也是很大的进步了。

哪怕确实对结果没什么帮助,但这样做往往能够成为双方沟通的起点。如果还是难以接受这种局面,那就通过事先沟通把各种因素考虑周全。

特别是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交涉谈判都遵循着“说了才会赢”的准则。

所以,有时用强硬的态度来攻城拔寨也是十分必要的。

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沟通手段时

◆  对分成进行交涉时

ד(期望是30%的份额)最少最少也想分到20%,能行吗?”

〇“(期望是30%的份额)我希望分到40%。不过还有协商的余地。”

◆  差遣部下做事时

ד高桥……啊,你在忙啊。没什么。”

〇“高桥,今天要跑外勤吗?哦哦,是吗,那正好。途中能去一趟N商务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