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14.7 存款扩张与货币创造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银行创造货币,字面来说是这样。但它们并不是靠印刷更多的绿色纸片,而是靠借出它们的超额准备金。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用小额数字和简单的开端来帮助理解,尽管这极其不现实。假设你拥有1000美元的资产,比如政府债券,你把这债券直接售卖给了美联储。(这就是不现实之处了,美联储可能不会直接从我们这种普通公民手里购买债券。)美联储把应付给你的钱存进了你在阿卡姆银行的支票账户里。阿卡姆银行的总现金存款增加了1000美元。事实上,这一举动使货币供应量增加了1000美元。为什么呢?因为M1(并且就这个例子来说,M2也是如此)不仅包括流通中的货币,也包括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支票账户里的存款。

目前为止一切顺利。假设存款准备金率是10%,银行家必须把100美元放到金库里头,因此还剩下900美元的超额准备金,可以用于借给其他人。阿卡姆银行把这900美元借给其他客户,而客户最终又把钱转存到另一家银行,比如救助银行。就在这一过程中,货币供应量增加额会超过最初注入的1000美元。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让我们看一看表14-2列出来的交易序列。

表 14-2 (单位:美元)

救助银行的现金存款新增加了900美元。你的1000美元依旧存在阿卡姆银行,而另外某个人,比方说琼斯先生,在他的账户里也有了900美元。支票存款总额(这是M1货币供应量的一部分)增长了1900美元。在没有新印刷任何绿色纸片的情况下,银行系统里的货币总量增加了!

旁白 货币并不长在树上,而是靠存款扩张来增长!

增长还有继续下去的潜力。救助银行的经理必须把90美元屯到金库里,也就是说,他现在还有810美元的超额准备金可以外借出去。假设这些钱成功地借给了其他客户,并最终被存入了第三家银行,即恺撒银行。现在,一共有三个人账户里记入了存款,分别是你(1000美元),琼斯先生(900美元)和安女士(810美元)。这时,货币供应量增加了2710美元。

如果恺撒银行找不到借款人来借走它的729美元超额准备金,那么货币创造过程就在这一环节停止。通过存款扩张,最初注入的1000美元资金让货币供应量增加了2710美元。如果恺撒银行成功地把它所有的超额准备金外借出去,而这些外借的美元又被存入了其他银行,并且这些银行又进一步把它们各自的超额准备金借了出去——那么这个存款扩张过程就会持续下去,并将趋于接近某个最终数值。

这一最终数值为1万美元。若是我们把表格继续下去,一直计算到ZZZ银行,这就是我们最终将得到的数字。假如我们把表14-2中“总储量”那一栏所有的新增存款全加起来,一直加到最后一美元乃至最后一美分,我们会发现加总数值就是1万美元。这就意味着,在极限状态下,最初注入的1000美元能让整个货币供应量增加1万美元。

旁白 存款扩张乘数=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表14-2中只列出了一个例子,我们怎么能确定加总数值就是1万美元呢?幸运的是,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就是存款扩张乘数,该乘数即为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在上文举的例子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即0.10,而0.10的倒数即为10。

想要知道货币供应量能增加多少,我们只需用初始货币注入量(此处为1000美元)乘以存款扩张乘数(此处为10)。瞧!1万美元的结果就是这么得来的。初始金额按照10的乘数增长了。(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5%而不是10%,那么结果会如何?此时,存款扩张乘数为1/0.05,即20。在极限情况下,注入1000美元的初始资金,将让货币供应量增长20倍,也就是2万美元。这一结果不无道理,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就意味着银行有更多的超额储备供其支配,可以贷给他人。)

须注意的是,存款扩张乘数告诉我们的是极限值,也就是理论上货币供应量能增长的潜力数值。但是,银行并不是总能找到借款人来借走它所有的超额准备金,这些借走的资金也并不总像上文列出的序列那样,被存进另外的银行。现实生活中,存款扩张过程可能会远逊于扩张乘数所表明的结果,并且事实往往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