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15.7 货币政策何时有效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经济大萧条后的很多年里,经济学家当中的一个压倒性观点似乎是:虽然货币政策在防止通货膨胀方面可能有效果,但在对抗经济衰退上大多是无效的。当时人们喜欢用绳子上的气球来做比喻:你可以靠拉绳子阻止气球上升,但是你不能靠推绳子让气球上升。

货币管理部门可以增加银行系统的超额准备金,但是无法迫使商业银行增加放贷,从而将那些准备金转变成流通货币。另外,如果公众的回应是增加他们的货币结余,那么制造更多的货币存量并不会导致支出增长。在经济衰退期间,大多数人往往更为悲观,更为谨慎。银行在发放贷款前对潜在借款人的审查力度更大,并拒绝某些贷款到期之后的续借。借款人对于申请贷款的渴望减少了,因为短期利润的前景看来不佳。人们找法子增加他们的流动性来作为预防手段。对于资产价格下跌的预期也增加了公众持有货币的偏好,他们不再愿意去持有其价值相对于货币有可能下跌的资产。简而言之,经济衰退会造成信心危机,让人们持有大笔现金的要求激增,从而使经济衰退恶化。货币管理部门会发现自己很难满足人们的这种要求,或者很难诱导人们支出他们的闲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为了阻止经济衰退或刺激经济恢复做出的努力,就很像在推气球的绳子。虽然从长远来看并无作用,但是有可能产生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