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后记 经济学家知道什么

书籍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保罗.海恩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用需求、机会成本、边际效应、比较优势和企业利润及亏损等概念,从我们身边的日常世界中梳理出规律。经济学家对于真实世界细节本身的了解,并不比企业高管、技工、工程师、出版商、官僚、律师和其他实际操作者更多。但经济学家确实知道一些事情。

经济学家知道事情是如何组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因而也知道事情如何运转失灵而分崩离析。经济学概念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我们观察到的事物,更加一致、连贯地思考大尺度下复杂的社会互动——从日常高速公路的车流到突然的金融灾难。

在实践中,这表现为对于非熟人社会下的交易,我们取得的大量“不该做什么”的负面知识。可能你已经注意到了,对于更好地了解家庭和小团体内部的关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相对来说贡献有限,因为这些团体内部的人凭借熟人关系,可以足够了解彼此以达成合作。虽然人们相互完全不认识,然而却能够十分有效地在一起工作,经济学家主要解释的是这种协作是如何发生的。读完本书你可能还发现,我们更多强调的是不该做什么,而不是该做什么,但这些消极结论是重要的。经济学家弗兰克·奈特曾经引用一句话,为经济学推理相当消极的特征辩护:“造成最大破坏的不是无知,而是对错误的结论深信不疑。”

太多的人声称“知道”如何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他们头脑里对经济世界的认识图景十分简单,认为人们的意图很容易实现,对于建设更好的社会,唯一的障碍是缺乏善良的意图。于是他们常常排斥经济学家,视其为“纯理论家”,认为他们不仅把事情不必要地复杂化了,而且还质疑其善良的意图。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1831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时代精神》(The  Spirit  of  the  Age)的文章中反驳了外行人的指控,为经济学以及所有社会科学辩护。他观察到:

每个初学者都认为自己的想法丝毫不比别人逊色。事实上,一个从来没有系统学习过政治学或政治经济学的人,可能怀着最没有边际的自信,认为自己那其实最为粗陋的见解被阻碍了传播;反倒指控那些将终生奉献给艰苦科学研究的人,认为他们才是最可鄙的无知和愚蠢。实情到底如何,每个有眼睛有耳朵的人都可以做出评价。系统学习过这门学科的人,反而被认为没有讨论的资格,因为他是个“理论家”,这个表示人类智慧至高无上成就的词变成了嘲讽的代名词。

社会行为的后果,远远超出人们能够轻易预言或预见的范围。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毫无疑问,其是一种理论——让我们有“洞察力”,帮助我们预测或解释意料之外的结果。例如,限制纺织品进口到美国,至少在当时这确实保住了纺织品生产者的工作和收入,从而将收益集中于这部分利益团体,这谁都能看得见。但只有经过训练的眼睛才看得出,这么做将提高纺织品价格,减少美国的出口机会,而且在总体上阻碍了比较优势的发掘,从而让其他美国人损失更多,这一举措将成本分摊转嫁给无数的其他人。再举一个例子,不难看出,租金限制降低了租户须向房东支付的租金。但是有多少限价政策的支持者能意识到,租户一定会在其他地方付出成本,新形式的区别待遇会取代建立在价格基础上的区别待遇,以及该政策对出租房供给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等。政府的救市计划可以帮助某些人,但其他人对此要支付成本,我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知道这些了。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这样帮企业承担亏损,可能恰恰会诱导经理人在未来陷入更大的麻烦,并叫嚷着要更大的援助。在这些以及其他类似的问题上,很多好心人恰恰缺乏跳出常规思考的概念工具。

人们很容易对这些人失去耐心:他们警告说一些行为的失策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但又没有提出解决办法。在像美国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已经习惯了科学与技术近乎神奇的成就,对“做些什么”的需求,往往大大超过所能提供的对社会问题的建设性应对措施。我们设想可以像掌控技术问题一样处理社会问题,这样的设想可能错了。我们承认冲突的利益给社会政策制定者带来难题,但是我们仍然低估了将社会变革计划付诸现实的难度,主要是由于我们低估了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在这个交互的网络中,社会中的行为得以协调,并促使人们通过相互协作达到他们的目标。在亚当·斯密关于美德的著作《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中,对于一种“掌控系统之人”,他警告说:

他似乎想象自己能够轻松地安排一个庞大社会中的不同成员,就像手在棋盘上安放棋子一样。他没有考虑到,除了手施予棋子的行动准则,棋盘上的棋子没有其他的行动准则,但是在人类社会的棋盘上,每个棋子都有自己的行动准则。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经济理论通常对经济系统的改革提议如此不友好的原因:它假设每个棋子都有自己的行动准则。不是因为经济学家自己对改革不感兴趣,更不是说他们是特权阶层的御用奴仆,而是经济学理论揭示了决策的相互依赖,要求人们对改革提议未经仔细研究的后果倍加注意。“那样是不会解决问题的”,这成了经济学家对于诸多善意的政策提议的标准回答。现实主义并不必然是保守主义,但它们通常看起来很相似,而且确有这样一种见识,在其中知道的越多反而越谨慎。甚至物理学家,也被自诩可以发明永动机的人指责为毫无希望的保守主义者。

超越纯粹的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经在一段祝酒词中,把经济学家称为“文明可能性的守护者”。文明可能性——这就是全部。在复杂问题上,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复杂任务的有效社会协作,拓展了可能性的领域,但是它们自身并不确保文明的进步。一个协调良好、运转顺利的社会,可以给个体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并不确保个体会做出适当的选择。

经济学家绝大多数时候,都准备着承认他们使用的概念有时会歪曲他们所研究的现实,他们愿意让自己的分析和结论接受理性批评的考验。但是,不论是在自然科学还是在社会科学中,某些看问题的视角对于探索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时带来扭曲、错置了重点,甚至带来彻底的错误,那么恰当的纠正就是理性的批评。在过去,这种纠错的应用常常改变了经济学的结论,将来很可能还会继续下去。

让我们加上最后一句建议:要做一名出色的经济学家,不仅仅意味着精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当然,数学和统计学的知识是必备的,因为任何一位像样的经济学家必须会说专业语言。但是,一名更出色的经济学家应该意识到,与其他学科的专家交流和贸易一样可以增加彼此的收获。掌握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专家,通过与其他研究人类状况的专家交换思想,能够极大地充实自己,他们中既包括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社会学家,也包括各类文学家、艺术史学家、文化人类学家等。即使你决定继续学习经济学,也不要完全忽视或放弃其他的人类科学,你或许应该考虑提防这种倾向。如果你选择学习经济学以外的其他学科,我们希望你不要忘记在本书中学到的一些东西。选择哪条路,最终取决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