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穿插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

书籍名:《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作者:Peter C. Brown



在练习中插入两个以上的主题或技能,也是一种胜过集中练习的学习方法。这里有一个小例子。教两组大学生计算4种少见的几何体的体积(楔体、椭球体、锥球体及半椎体),然后让他们解练习题。一组学生的题目按照问题类型区分(先解四道计算楔体体积的题,再解四道计算椭球体体积的题,以此类推)。另一组学生解同样的练习题,只是题目的类型是混合的(穿插安排的),而不是将同一类型的题放在一起。根据我们在前面讲过的概念,大家应该能猜到结果。在练习中,按统一类型解题的学生(也就是集中练习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为89%,而按混合类型解题的学生,正确率只有60%。但是在一周后的最终测验上,之前练习统一类型解题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只有20%,而进行穿插练习的学生的平均正确率为63%。把问题的不同类型混搭起来,虽说在最初的学习阶段有所阻碍,但这种方法让最终测验成绩提高了惊人的215%。[4]

现在,假设你是公司的培训人员,想要教雇员一套复杂的新工序,其中包含10个步骤。通常的培训办法是先训练步骤1,重复多次,直到被培训者似乎已经掌握。然后进行步骤2,再重复步骤2直到雇员掌握,像这样依次进行,学起来似乎速度很快。穿插式的练习是什么样的?你先练习几次步骤1,然后跳到步骤4,然后到步骤3,接着是步骤7,这样进行。(我们会在第8章讲到,农夫保险公司在培训新业务员时,采用一种螺旋式的方法反复练习,这种方式会以看似随机的顺序,让新业务员复习关键的技能,每次复习会添加新的背景与含义。)

从感觉上说,用穿插安排内容的方式学习,效果要比集中练习来得慢。教师与学生能体会到这两者的差异。他们发觉,用了穿插练习,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就要慢得多,而保持长期记忆的优势并不是那么明显。结果就造成穿插练习的方法并不受欢迎,而且很少被使用。教师们不喜欢它是因为见效太慢,学生们则认为这样做会导致混淆:他们刚刚对新资料有点儿了解,还没有熟练掌握的感觉,就要被迫转换到其他方面。但研究清楚地显示,从掌握知识和长期记忆上看,穿插练习远比集中练习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