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乐读窝 > 科普学习 >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你无法从不擅长的事情里学到知识

书籍名:《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作者:Peter C. Brown



无法胜任某项工作的人缺乏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分不清能与不能之间的区别。这种现象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是元认知中一个较为热门的议题。发现这一现象的人是心理学家大卫·邓宁与贾斯汀·克鲁格。他们的研究显示,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且感觉不到自己的表现与实际要求之间的差距,觉得没有必要试着改进。(两人有关这一议题的第一篇论文的题目就是《不擅长与没想到》。)邓宁与克鲁格还发现,可以教育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让他们学着准确判断自己的表现,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们的元认知更为准确。一系列研究证明了这一发现,他们两个人让学生参加逻辑测验,并要求学生们评估自己的表现。第一项实验的结果证实了预想的情况,即能力最差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茫然不知,平均得分在后12%的学生相信自己的一般逻辑推理能力排在前68%。

在第二项实验中,等学生参加过第一次测验并评估了自己的表现后,研究人员会给他们看另一组学生的答案,然后让他们看自己的答案,要求他们重新估算自己回答正确的题目数量。得分在后25%的学生在看到同学更优秀的作答后,还是不能准确判断自己的表现。事实上,这些学生仍倾向于更加高估自己的能力。

第三项实验研究了表现不佳的人能否学着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在逻辑推理测验中,给学生们出10道题目,测验后要求他们评估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测验成绩。同样,得分在最后25%的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估计过高。接下来,其中半数学生接受10分钟的逻辑培训(内容是如何验证演绎推理的准确性),另一半学生则进行不相干的任务,之后让全体学生重估自己的测验成绩。现在,那些受过培训的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估计出自己做对题目的数量,也能清醒地比较自己与他人的成绩;而那些没有受过培训的学生则坚持己见,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

不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是无法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中学到东西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邓宁与克鲁格有几条理论。其中一条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关于自己技能与能力的负面反馈,因为人们不喜欢讲坏消息。即便有人能得到负面反馈,他们还必须准确理解为什么会失败。要成功需要做对所有的事情。相反,失败则可以归结到任何一个外部理由上:做不好事情怪工具不合适是很容易的。邓宁与克鲁格还提出,某些人只是不够敏锐,意识不到其他人的表现如何,因此他们不太能看出任务所需的能力要求,这就导致他们在做比较时对自己表现的判断较差。

在某些环境中或对于某些技能来说,上述效应更容易出现。在某些领域,让某人暴露出自己的无能是很残酷的事情。本书作者都对儿时的一段经历记忆颇深,那就是教师指定两个男孩挑选垒球队成员。技术好的孩子先被选出来,技术差的则留在最后。通过一种非常公开的方式,你从同学那里得知了他们对你垒球技术的判断,因此那些后选出来的孩子不大会认为“我的垒球技术非常好”。不过,在日常生活的大多数领域里,如此直接的能力评判是不会出现的。[22]

总结一下,我们观察世界的方法——也就是丹尼尔·卡尼曼的“机制1”与“机制2”——依靠我们的感知系统,即直觉、记忆与认知,这些系统都存在偏差、失误、偏见与瑕疵。人人都有一整套令人叹服的感知与认知能力,它们同时也是我们失败的根源。就学习来说,我们选择做什么是受我们适合什么以及不适合什么的判断指导的,而且我们轻易就会被误导。

我们容易受到错觉与误判的影响,因此做事时要缓一缓。对于那些“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理论的拥护者来说,事情更应该如此——这套理论目前在一些家长和教育者中比较流行。该理论认为,学生自己知道学好一门课程需要做些什么,而且他们知道用什么节奏和方法来学习才是最适合的。举例来说,2008年纽约东哈林区开设了一所曼哈顿自由学校,那里的学生“没有分数,没有测验,也不会被强制要求做任何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在2004年开设的布鲁克林自由学校,还有一群在家自己开课的家长自称为“非学校教育者”,他们有一套理念,那就是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管做什么都可以带来最佳的学习实践。[23]

这种想法是好的。我们知道,学生可以使用之前讨论过的方法,更自主地进行学习。例如,他们需要自测。自测既可以直接增强记忆,又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学习进展,有针对性地下功夫。但是,没有多少学生能自主地运用这些方法,而对于那些真正采用了这些方法的学生来说,单靠鼓励是没法让他们有效练习的:事实证明,即便学生明白检索练习是一种优秀的方法,他们一般也无法坚持足够长的时间,从而得不到持续的收效。举例来说,当学生们看到大量需要掌握的资料,比如一叠外语单词抽认卡,让他们自行决定什么时候一张卡已经学好了,可以拿出去不看了时,多数学生只在认对一两次后便拿走了某张卡,远远没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矛盾之处在于,用最无效的方法学习的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的错估最为严重。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自信,他们也不大会改变自己的习惯。

为下周六比赛做准备的橄榄球运动员不会凭感觉评估自己的表现,他会在头脑中演练一遍自己的动作,并总结其中的不足之处,然后实地操练,直至充分准备好应对下一场重大比赛。如果今天的学生在学习时能遵从这种规范,那么自我导向学习就极为有效。可橄榄球运动员也不是自我导向的,他的练习也有教练指导。同样地,多数学生在有教师的情况下会学得更好,只要这些教师知道学生在哪里需要改进,以及该如何安排练习才能让他们取得进步。[24]

避开错觉和误判的办法是,用一组自身之外的客观标准,来替代用作决策参考的主观经验,这样我们的判断就能贴合周围的实际了。当拥有可靠的参照点时——例如机舱中的仪器——养成检查这些参照点的习惯,这样我们就能准确地判定哪里要下力气改进,意识到自己在何时迷失了方向,以及如何迷途知返。以下是一些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