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新零售实战宝典

乐读窝 > 哲学心理 > 新零售实战宝典

新零售的本质

书籍名:《新零售实战宝典》    作者:商业评论



这个案例所展现出来的,另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思考在于:新零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在今天很多人谈到的新零售,想到的就是移动互联,无人商店,三网合一,线上线下融合,等等,都觉得这些才是今天企业发展的动力源。

但根据笛莎案例的呈现,真正推动它快速成长的,不是互联技术,而是童装市场的快速成长,是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强劲的客户需求。

这一点从行业领头羊巴拉巴拉近期的发展也可以得到验证。巴拉巴拉是森马旗下的童装品牌,2017年将近100个亿,线下有几千家店。每年还以400~500家的规模在开店。

他们的模式依然是代理加盟,非常传统。电商的规模也挺大,但以销售库存为主。没有复杂技术,没有三网合一,但一样高速成长。

这就给我们带来另外一个重要的启示:其实今天很多人热衷讨论的新零售技术,只是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的手段,是一个具体的“用”。

“用”可以变化多端,而企业经营的“体”从来都没有改变过,那就是经营好产品、服务与客户的关系。始终牢牢抓住这个“体”,经营者就不会迷失。

而各种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可以为我所用。反过来,如果“体”抓不到,天天追着新概念,新技术,这样的企业没有未来。

关于笛莎公主的案例,我最后还想说一点:这个品牌还在路上。几位点评大咖都非常细致地点出了它发展中的一些瓶颈和问题。

而且我们能看到的是,童装市场的风口已经引来了无数资本。未来几年,会有更多大玩家涌入这个市场。竞争将变得无比激烈。

今天成人服装的艰难,也许很快会在童装市场出现。如果说李定今天关注的是如何开好店、多开店,那么要在那样一个环境下生存发展,笛莎又该如何做?这可能是摆在李定面前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案例点评二


未来三五年,线下复归是大势


肖知兴——著名管理学者,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

中国服装业、服装零售业,和很多消费行业一样,乍一看,竞争程度很激烈,仔细看,其实竞争水平并不高。

服装业的通病是,把零售业做成了批发业,加盟商(中国零售业通用这个词,本质上更靠近分销商)负责线下实体店的具体运行,从店铺的形象设计、货品布置,到库存管理都很难保证统一的标准,更不用说销售人员的日常行为、服务水平、企业文化等软性内容了。客户花钱,买的不仅是商品,更是购买的过程。花钱消费,买东西还买出一肚子气来,这种事,大家日常生活中都没少见。

淘品牌之所以一时风光无限,本质上是因为很多客户认为,如果实体店的整个购买流程没有创造出我需要的价值,那还不如去线上购买,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际互动,缩短购买流程。

但是,人毕竟是社会动物,需要人际互动。真正的好服务,客户是愿意花钱的,而且,越高端的客户,越愿意为好服务花钱。正如恒隆广场董事长陈启宗所言,客户买的不仅是某品牌的奢侈品,买的更是恒隆广场的某品牌的奢侈品。

笛莎所选的女童服装这个行业,线下价值创造的空间之大,一般人都可以想象得到。如梦如幻的店铺设计、温暖贴心的销售人员、试衣过程中母女间的各种亲密互动……也许一个小时过去了,客户终于选定了两套衣服,从某种程度上讲,客户所花的钱,买的这一个小时的温馨历程的比重,可能大于这两套衣服本身。



一方面是线下价值创造的巨大空间,另一方面是电商各种费用的上涨,所以,未来三五年,线下复归的总体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唯一的不确定性是,谁能够率先把自己线下店铺的管理水平迅速提高,抓住这一波回归的商机。


实业没有秘诀,零售业没有秘诀。要想把实体店从硬件到软件到“心件”统一起来,只有靠永不懈怠的组织能力建设,大胆在员工身上进行投资,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努力通过人才梯队的建设,培养、培养、再培养,复制、复制、再复制,打造出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强大店长队伍。

虽然不排除强势品牌商在加强对加盟店的各种直接管理机制的前提下,加盟战略仍有一定生命力和增长性,但在这一轮中国零售业的竞争中,品牌商直营连锁店成功的概率,还是更大一些。这一点,从优衣库、ZARA等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的崛起之路,可以看得很清楚。中国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实在太高,经销商、加盟商的各种小动作、各种猫腻,层出不穷,防不胜防。而且,东西越是好卖,花招越多,渠道越难管。品牌商不如自己在管理上下功夫,虽然慢一些,但绝对稳当。

笛莎选定女童服装这个行业后,一心一意,心无旁骛,体现了极大的战略定力,这种战略定力,未来还要继续保持好。前端的动漫和后端的培训(公主学院),要紧紧扣住女童服装这个战略目标,通过注入文化密码、情感内涵、价值观念,为服装业务增值,成为服装整体价值链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要分心,不要被诱惑,轻易进入动漫和培训行业,因为隔行如隔山,以己之短,攻人之长,是几乎没有胜算的事情,不要做。

笛莎,加油!



案例点评三


笛莎的线上线下模式比行业标杆至少落后两年!


胡刚——上海盘古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拉夏贝尔原执行董事、高级常务副总裁,

新日电动车原常务副总裁,国美电器原常务副总裁助理



在中国新的人口政策推动下,儿童人口总量不断增长,同时伴随人均消费额的持续上升,童装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根据罗兰贝格的数据,2018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预计1,659亿元,其中中端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约占四成市场份额。

中国童装市场上主要有三类玩家:第一类是较早进入国内市场的境外品牌,如丽婴房、黄色小鸭等;第二类是创立时间较久的国内品牌,如拉比、英氏、笛莎等;第三类是由知名成人服装企业或童车企业延伸产业链而来的婴童品牌,如好孩子、巴拉巴拉等。

笛莎创始人李定先生对品牌、业务、管理、商业洞察的理解均比较到位,不但品牌定位比较准确,而且不过分强调电商,较早开始线下布局,这些都表明其超前的眼光和洞察力。在传统品牌大举进攻线上、红极一时的淘品牌纷纷离开舞台中央的时候,笛莎仍然能在“双十一”位列天猫类目第七,也说明了笛莎的进取和实力。更为难得的是,在案例中李定所展现出来的理性、专注、节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古人讲,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