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非虚构作品中的对白

书籍名:《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作者:苏珊.M.蒂贝尔吉安



严格地说,在非虚构作品中,对白并不是作品结构的必要部件之一,这一点与虚构作品是不同的。非虚构作品有时是松散的,没有对白;有时是场景化的,有对白。就像我在第二课中提到的,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之所以特别定义了非虚构创作这个术语,是因为非虚构作家们开始使用虚构作品的技法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同样,运用对白也是使故事更具戏剧性的一种方法。在非虚构作品中加入对白的作者应该知道,他们不可以凭空创造某些没有发生过的对话。

回想一下弗兰克·迈考特在《安吉拉的骨灰》中是如何运用对白的,或者想想马雅·安琪罗的《我知道笼中鸟为何唱歌》。这两部回忆录都是通过回忆短对话而显得生动鲜活的。随后它们才进行情节推进,揭示人物,让读者融入故事。贯穿两部回忆录,叙述者的叙述方式都经过了精心设计。

下面的例子节选自詹姆斯·麦克布莱德的回忆录《水的颜色》。在这篇一个黑人献给其白人母亲的作品中,麦克布莱德呈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母亲的,一个是儿子的,由此他同时探究了家庭和自我的意义。在这段节选中,麦克布莱德还是一个小男孩,在和妈妈从教堂回家的路上,试着理解妈妈为何在做礼拜的时候哭了,也许这与她是白人有关,也许上帝没有那么喜欢白人,而是更喜欢黑人。看看麦克布莱德是如何运用对白的。

选自《水的颜色》第六章《新约》

“你在教堂的时候怎么哭了?”我在做完礼拜的一个下午问妈妈。

“因为上帝使我感到幸福。”

“那为什么哭?”

“我哭是因为我感到幸福。这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我说,但事实上,幸福的人是不会像她那样哭的。妈妈的眼泪就像从某处涌来,从一个很远的地方,从她内心深处,从没有让我们这些孩子触碰过的地方,甚至我作为一个男孩,都感到了那背后的伤悲。我认为那是因为她想成为一个和教堂里的每个人都一样的黑人,因为没准上帝更喜欢黑人。于是那个下午,在从教堂回家的路上,我问她上帝究竟是黑人还是白人。

一声沉重的叹息。“哦孩子……上帝不是黑人。他也不是白人。他是一种精神。”

“那黑人和白人他更喜欢谁?”

“他爱所有的人。他是一种精神。”

“什么是精神?”

“精神就是精神。”

“那上帝的精神是什么颜色的?”

“没有颜色,”她说,“上帝是水的颜色。水是没有颜色的。”

我们在一段直接对白的寥寥数语中就了解了上帝和宗教的真意。紧跟着直接对白的回答,麦克布莱德也写了间接对白,“我问她上帝究竟是黑人还是白人。”同时,在母亲的每一个形而上的答案之后,潜在对白都在未直接写明的沉默中得到了表达,还有那声沉重的叹息。在母亲叹气的时候,作为读者的你知道了她清楚儿子所问问题的深度。在一声叹息之后,她回答说,“哦孩子……上帝不是黑人。”又一次,麦克布莱德用省略号代表了潜在对白。母亲的回答出现了一个停顿。读者也因此停顿了一下。母亲将要试着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而读者也将读到一个过目难忘的答案:上帝是水的颜色。



精彩对白的元素


一段简练精彩的对白通常可以同时起到揭示人物和推进情节的作用。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节选片段中,这两点展示得完美无缺,读者抓住了维米尔和年轻女孩两个人的人物性格,同时体会了他们之间产生的微妙关系。同样,《水的颜色》中的对白也让读者既感受到了儿子的困惑和母亲的耐心,也让读者期待伴随着这个年轻男孩对母亲的越发崇敬,故事会如何发展。第三点要说的是,精彩的对白可以使读者融入场景中,写出彼此遭遇中的氛围感。在小说《沧海之变》的开头部分以及其他两段对白中,你都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精心架构出的对白中的情绪波动。你会被这种亲昵的交流感动。

在你自己动笔写作的时候,要记住精彩对白的三个功能:

——揭示人物(由于对白是描写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所以它可以揭示对话中的每一个人物)

——推进情节(由于对白是一种有意义、连贯性的思想交流,所以它可以引起进一步的行动,并深化主题)

——语气情境(通过描写场景真实发生的时间和亲密感,使读者身临其境)

下面以一首诗作为最后一个例子,说明对白是如何在诗歌中得到有效运用的。《阳光咖啡馆的咖啡》是短篇小说家和诗人阿利斯泰尔·斯科特的作品,首次发表于《支流第五集,日内瓦作品》。

《阳光咖啡馆的咖啡》

对话盘根错节,

我的奶咖啡中腾起热气

芬芳的只言片语,

一串笑声,

“什么呀,不是吧……”

一个女人独坐,

喝咖啡。她的打火机点不着

手上没有戒指。两个老相识,

急忙上来帮忙,想起来

昨晚熄灭的火柴。

他们的茨冈卷烟缭绕起烟雾。



“马赫塞尔!”

服务生一阵风似地穿梭

在各桌间,提供笑话和啤酒

没人过来理睬,在门口,

一个男人正在抖落衣袖上的雨水,

对着手机讲话。

说得很大声。语速很快。

“卖出!卖出!

现在就卖……”

他的话掷地有声。刻不容缓。



我一口喝干咖啡

看着外面

雨滴斑驳在透明玻璃窗上

教堂钟楼的钟面变了形

它所标示的时间已经失真

这么说我有时间

再点一杯咖啡。

“马赫塞尔!”

这首诗里的对白使读者进入了咖啡馆的场景,与诗人一起坐在了桌前。来看一下这些对话是如何起到上述三个功能的:

——揭示人物:叙述者选取了零星几个词来描述他坐在咖啡馆里的感受。他惯用只言片语,令人期待展开的故事,甚至一些半真半假的陈述。然后是,“卖出!卖出!现在就卖……”他无意中听到一些紧迫的事——这是一个卖出的好时机——然后他的注意力又转回了他的咖啡。

——推进情节:诗的每一节互相支撑,通过直接说出的对白推进。服务生的名字被重复叫着,“马赫塞尔!”“马赫塞尔!”的叫声盖过了咖啡馆的喧闹,将你带入了现场。

——语气情境:通过在诗中加入对白,斯科特创造了咖啡馆情境的氛围。同时,他让读者感受到了叙述者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