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精彩对白写作技巧

书籍名:《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作者:苏珊.M.蒂贝尔吉安



在你开始写作对白之前,这里有一些实用建议:

——聆听你周围的对话(电梯里,餐厅内,公交车上,电影里,电视上,等等)。练习去听对话的陈述方式、语气和语调。把你听到的一些对话记在日记里。

——关注你所读的任何一种体裁作品中的对白部分。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通过观察其他作家如何运用对白而学习。

——让你的对白听起来自然。要直接,掷地有声,就像在剧本里一样,对白要针锋相对。避免写过长的对白。

——注意节奏。检查一下陈述方式,词句的长度。想一想如何停顿和重复。

——把对白大声读出来,直到它听上去确实像从那个人物嘴里说出来的。让每个人的声音都易于识别。这样读者就可以从每个人物的抑扬顿挫、选词和说话节奏判断出是谁在说话。

另外,不要忽视间接对白。间接对白通常起到引出、深化和补充直接对白的作用。同样要关注那些未说出口的东西。这种潜台词,即潜在对白是对已经说出的对白的延伸。总之,练习是首要的。写一些短对白,和朋友们一起读出来。把这些对白当作剧本排演,就相当于在台上演出一样。



对白写作


针对这个练习,我建议你想象一个迷你小故事,虚构或非虚构都可以,大部分由对白构成。首先找到一个强烈想要某样东西的人物。比如一个想要父母停止吵架的孩子,一个想要结束一段关系以便和另一个人开始新生活的成人,一个想让子女多回来看看的老人,总之是一个有着强烈愿望的人。回想一个举过的例子:海明威的故事中,那个男人想让女孩留下来。麦克布莱德的故事中,男孩想要弄明白他的母亲为何哭泣。如果是一个想象中的人物,那么对白就是虚构的。如果是一个记忆中的人物,或者就是写你自己,那么你可以选择写虚构的对白,也可以选择写非虚构的对白。

练习  为你的主人公写一小段人物概述。限时五分钟。

一旦选定了一个人物,就要着手寻找第二个与之对话的人物。第二个人物要与主人公形成对立,就像海明威和麦克布莱德笔下的故事一样。你要问一问自己,是什么原因使主人公如此行事。一段对白就是两个人物间有意义的思想交流。谁是这第二个人物?你必须要理解他。

练习  为你的第二个人物写一小段人物概述,作为对手出现。限时五分钟。

现在来设计相互对抗的场景。几句话就可以描绘出对白发生的地点——要用若干细节显示出场景的特色。在写对白的时候可能不需要这些,但是作为作家,你本人要知道这个场景设定,这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介绍你的人物出场。同样,在几句话之内,用一两个小细节,给出你的人物概况。

练习  设定场景,引出人物。限时五分钟。

想一想你的主要人物在这次相遇中想要得到什么。会取得进展还是将遭遇退步?当然不管发生什么,你的主要人物都必须贯穿到最后。对白最终会引出某种程度的问题解决。想象一场对峙。开始写一段对白,慢慢来,让对白揭示出你的两个人物,其中包括潜在对白、肢体语言和停顿。

练习  写一段对白。限时十分钟。

停下来读一读你刚刚写的内容。回想一下对白的三个目的:揭示人物,推进情节,增强语气情境。是不是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说话方式,可以揭示其性格?故事有所推进吗?对白增进了语气情境,为这场遭遇制造了氛围吗?最后,主要人物是否经历了转变,获得了新知?现在重写一遍这段对白,记住这是一个迷你小故事,要有完整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练习  重写你的对白,记住这是一个迷你小故事。等写完的时候,再花一点时间为它起一个题目。命名是一种尊重,并且可以避免你轻视自己的作品。

在本课的开头,我们将对白定义为“一种有意义的思想的有效交流”。这也是你所写的短对白的目标所在。如果你写的人物有能力执著于自己的欲望——即使以最不起眼的方式——这段对白也是充满意义的。

现在来做最后一个练习,这是一个既有趣又十分有效的练习。和另一位写手分享你的对白,不管是与工作室的同仁,还是一位你的写作伙伴。选择你们两个要扮演的角色,然后大声读出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剧本写作练习。正如之前提到过的,精彩的对白一句句掷地有声,针锋相对。建议你们站着读对白,这样会听得更加清楚。要相互鼓励。想象自己站在台上。在我教授对白写作并且让大家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我经常会问有没有人愿意来读一下。这时就会有人站出来,走到观众面前。要知道读这些小剧本的效果奇佳,往往会赢得掌声一片!

练习  将你写的对白分享给其他写手;大声读出来。限时十分钟。

※※※

这一课包含了三个五分钟的练习以及三个长一点的十分钟练习。你可以按照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做。如果你希望多花一些时间做练习,那么在学习这一课的一个月中,你可以花第一周先做前三个短练习(两个写人物概述和一个写场景设定),然后用剩下的三个星期每周做一个长练习(写对白,重写,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