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乐读窝 > 文学理论 > 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第九课 想象力的点金术

书籍名:《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写作技巧的12堂课》    作者:苏珊.M.蒂贝尔吉安



安妮·狄勒德在《写作生涯》中将词句描绘为矿藏。现在该到披沙捡石,向更深处掘出金矿的时候了。正如你在第五课所做过的那样,你需要更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上一次,你是借由梦境触发创造力;这一课,是用点金术,一种将普通金属化为金子的魔法,来化腐朽为神奇,寻找内在的创造力之光。

点金术(alchemy)这个词一听就是外来语——事实也确实如此。它来自于希腊语chemeia,而chemeia这个词又来自于埃及的旧称khem,再加一个阿拉伯语的定冠词al。于是乎,包含埃及、阿拉伯语和希腊语词根的“点金术”就这样形成了。最早记述关于点金术的资料见于希腊的古抄本,其被描述为一种起源于埃及的神秘技艺。

那么这种古代技艺指的是什么呢?C.G.荣格的一位同事,玛丽-路易丝·冯·弗兰茨将其定义为一种企图理解神秘现象的自然科学。在化学层面,点金术意在寻找有智慧的石头,一种能够将普通金属变成黄金的物质。在精神层面,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法,点金术是富有创造力的法师的精彩法术。而对于探求自我的心理学而言,点金术是丰满成熟的原型,一种自我完满的形式。

在本课,我会要求你变身为一位点金术士。你需要在自己的梦境、记忆和周遭环境中寻找鲜活的意象,并跟随它们进入黑暗和未知的世界。你会聆听这些意象的诉求,然后写出对话。你需要塑造和打磨这些天然的金块,通过写作日记、散文随笔、小小说或者诗歌来将这些你挖掘出来的金块带到光亮之中。



点金术的历史


首先,我们会以背景介绍的形式简要回顾一下点金术的历史,从最耳熟能详的一个文本开始:“女先知伊西斯对她的儿子说,”这是照搬公元1世纪的希腊手抄本。玛丽-路易丝·冯·弗兰茨在自己的书中这样描述点金术:当一位天使想和伊西斯做爱时,她会首先问他点金术制作黄金的奥秘。天使答说这个问题超过了他的所知,于是找来一位层级更高的天使。这位天使也想和伊西斯做爱,于是他将这个秘密告诉了伊西斯,不过没人知道他们最后是否做爱了。点金术的古法秘方是这样开始的:“以土块围固水银,另取氧化镁和硫黄。取一份量的铅,加预热过的凝固物,再取两份量的白石……”秘方还在继续,总之就是变得越来越复杂。

亚里士多德相信万物都有趋近完美的本质。既然金子是最完美的金属,那么就有理由相信自然是从埋藏于泥土深处的多种其他金属之中创造出金子来的。受到女先知伊西斯的秘方的感召,亚里士多德想到了漂白泥土,通过淬火升华,直到内在的精气被释放出来。他把这种漂白过的泥土定义为“第五元素”[1]。

在中国,也有古法炼金术的记载。《金花的秘密》中指出,这种法术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其中包含早已存在的道教和佛教思想。这可以说是一种修行指南,为得道的精神导师的徒弟们所使用,通过实践和坚持,来寻找永生,创造金花,创造金子一般不朽的生命。

在中世纪早期,阿拉伯世界的点金术文本多与穆罕穆德·伊本·乌马有关。六个世纪后,在欧洲,瑞士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帕拉塞尔苏斯[2]和他的徒弟多恩作为第一批西方世界的炼金师,开始意识到,这种不朽的灵丹妙药是可以通过阅读和思考获得的。

时至今日,荣格在研究了古代炼金术的文本、学者和艺术家们持续不断的努力后,认为这种对于晦暗的点金术不断探究的过程,也正是在找寻一条从黑暗到光明之路。所有这些传统其实都有一个指向:发现光的火花——创造力的本源——而它被隐藏在物理的世界中。作为作家,你需要沿着点金术的发展之路,一路追随意象深入黑暗世界,去芜存菁,然后将它带回到光明之中。不过,用不着让土块和水银化合反应,你需要做的只是让你的写作更上一层楼。

*  *  *

注释

[1]第五元素(quintessence),即精华所在。中世纪哲学认为除空气、火、水、土以外的第五种要素,是构成天堂中物体的元素。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也被称为以太。

[2]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1493—1541),瑞士医学家。其父是移居瑞士的德国医生。1510年,他进入巴塞尔大学学习,后周游欧洲各国,在意大利的费拉拉城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在奥地利的矿区研究矿石。1527年,他被任命为巴塞尔大学的医学教授,喜欢用德文写作。1536年发表《外科大全》。



找到鲜活的意象


为了让你的写作踏上点石成金之路,有必要先找到鲜活的意象——那些能够打开不可见世界之门的意象。有些意象会引领你进入更深层的世界,在那里,你需要像炼金术士那样工作。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信》中写道,首先你必须沉入内心世界,然后“运用那些出自你周遭环境的事物来表达你自己,那些梦中的意象,或者记忆中的东西。”你需要探寻每一种能够获取意象的来源——梦境,记忆,周遭环境——你可以通过阅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来发现自己的意象。



梦境


有史以来,梦境都被视为人类寻求理解神明启示的工具。如果愿意,你可以回到第五课看一看当时我们对于梦的历史的归纳小结。从古代开始,梦境就揭示了人类生活的不同维度。公元前3000年,在埃及的孟菲斯,已经有了释梦的庙宇,人们到那里去与“医师”分享自己的梦境,并获得医师们的解释。

到了20世纪,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探索了人类意识的潜意识背景,他把梦称为“通往潜意识的神圣之路”。荣格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探索了潜意识更深的层次,并将之归纳为“集体无意识”,即我们拥有神话、传说和艺术的共同遗产。我们恰恰可以通过梦境——那些得以进入内心世界的幽闭的小门——开启这条道路。

回想自己的梦境,跟随它进入未知世界,然后找出一个鲜活的意象。在我的作品《寻金》中,每章都从一个梦开始。以下就是一个例子。

《一件金饰》

夜晚时分。我穿过月光映衬下的庭院,整幢大房子缀满点亮的窗口。我走进去,发现自己和皮埃尔在一间小房间里,一起看我的一件金首饰。一个黑影在我们身后,也在默默看着。一开始我们以为他是在那里欣赏首饰,后来我们意识到他是想把珠宝偷走。随后皮埃尔离开我,由我把首饰收好。那个黑影仍然在房间里……

这就是我的梦。这个梦是怎么成为进入未知世界的入口的呢?按照第五课讲过的处理梦境的步骤,首先要记住它。写下来——即便只是午夜记下的零星几个句子,然后在白天将其补全。第二步要记住自己关于梦境的感觉。我喜欢月光映衬下的庭院,还有点缀着亮着光的窗口的房子。我也喜欢金子。第三步是建立联系。你会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建立怎样的联系?这个梦让我想起刚刚读过的一本关于点金术的书。第四步是进行扩展深化,浸入集体潜意识之中。这个梦让我感觉那个贼一样的黑影就是赫耳墨斯,正是他偷了阿波罗的牛群,但他同时也是上帝的信使。随着梦境将我引向更深处,我开始琢磨这个黑影的形象,一个诡计多端的形象。他是来偷珠宝的吗,或者只是告诫我我不能把这些金饰拿走?

下面再看另外一个梦,一个小牧童的梦,取自保罗·柯艾略[1]的《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在这里,圣地亚哥把他的梦告诉给那个吉卜赛老妇人,并期望她可以告诉他这一切的含义。

选自《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这个梦我已经做过两次了,”他说。“我梦见我和自己的羊群停在草地上,这时候有一个小孩冒出来,开始和动物们玩耍……”

“再多说一点,”那个女人回答。

“然后突然之间,这个小孩握住我的双手,把我带到了埃及的金字塔。”

他停了片刻,想看看这个女人知不知道埃及金字塔在哪儿。但是她什么也没有说。

“然后在金字塔那里,这个小孩对我说,‘你在这里会找到一批埋藏的宝藏。’正当她马上就要告诉我宝藏的具体位置的时候,我醒了。每次都是这样。”

圣地亚哥被自己的梦迷住了。那个吉卜赛女人起初没有说什么,她最终将告诉圣地亚哥,那个梦会引领着他穿过沙漠,走向埃及的金字塔。在那里,他将找到宝藏。

现在来写一个你自己的梦。闭一会儿眼睛。你想起了哪个梦,是昨晚的,上周的,还是更久之前的?把它写下来,随心所欲地写,不要担心词句,只需要把能想起来的都记下来。

练习  写一个自己的梦。限时五分钟。

现在停下来,读一读自己刚才写的东西。哪个意象能够引起你的共鸣?哪个意象可以将你引向更深处——金首饰、贼、羊群、小孩,还是埃及金字塔?挑出那个特别的意象。要记住,你是在寻找那个能够带你进入未知世界,并让你展开故事的意象。

练习  读一遍自己写下的梦境,选中一个意象。用几分钟的时间。

*  *  *

注释

[1]保罗·柯艾略(Paulo  Coelho,1947— ),巴西著名作家。从《朝圣》开始,18部作品陆续被翻译成71种语言,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总计销量已超过1亿册,荣获国际大奖无数,被誉为“唯一能够与马尔克斯比肩,拥有最多读者的拉美作家”。由于影响之巨,2007年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2009年,《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以68种语言成为迄今语种最多的图书,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